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专题献血

我国无偿献血现状如何

来源:新浪健康
摘要:主持人:手术用血比较少的话,有什么利弊吗。纪宏文:用血少应该是好事情,一样的手术,如果把手术完成了,现在假如说做搭桥手术,现在进阜外医院,有70%的病人不需要输血了,反映医疗质量的指标。包括外科大夫,麻醉大夫,相关的医生在手术期为病人考虑非常周到,首先减少出血,如果出了血,可以通过无菌的方式回收......

点击显示 收起

  主持人:手术用血比较少的话,有什么利弊吗?

  纪宏文:用血少应该是好事情,一样的手术,如果把手术完成了,现在假如说做搭桥手术,现在进阜外医院,有70%的病人不需要输血了,反映医疗质量的指标。包括外科大夫,麻醉大夫,相关的医生在手术期为病人考虑非常周到,首先减少出血,如果出了血,可以通过无菌的方式回收回来,进行处理之后,把红细胞输给病人,一是减少输血,二是肢体输血,不需要输他人的血,这样的病人愈后往往是更好的。

  主持人:献过一次血之后,需要不断去献血吗?

  纪宏文:那不是,献了一次血,对肌体造血系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并不会造血系统不停地造血,必须地献,不需要这样的。

  主持人:您是如何看待重复献血的问题?

  纪宏文:所谓重复献血就是他定期献血的人,他一年要重复献血献过三次血,每年至少献一次血,这种人是献血最低危的人群,这样的人反复检查,是合格的,如果一次不合格,知道献血者是不合格的。反复献血之后,他的血液质量应该是最好的,不是说短期,是定期的,我们是支持这些人,他们也是有爱心的献血者,也是我们血液质量最好的献血者。

  无偿献血现状

  主持人:现在国内和国外的情况都是怎样的?

  纪宏文:现在从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来说,我们国家无偿献血事业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识,献血者人群不断增加,但是我们国家离国际的差距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比较高速的国家献血者占人群的人口总比例应该是4.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献血者占总人群人口比例是1%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低的安全标准献血者占人口的1%左右,我们国家这个比例应该是0.8%多。

  主持人:还是不达标的。

  纪宏文:还是有差距的。

  主持人: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会不会有朋友认为我的血型比较稀少,比较稀有,我需要等到有需要的人这个时候才去献血,有这样的情况吗?

  纪宏文:就稀有血型的人,比如说手术或者意外情况下,也会发生的,他们一旦出现了意外情况,随时都需要血液的。而现在马上献血不一定来得及,因为血液需要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储存,然后发放。即便是稀有血型,需要人固定去献血,不要等到急需的时间来献,不完全是这样。

  主持人:提前去献一次血,说不定之后自己也能用到?

  纪宏文:因为稀有血型人群比较少,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时候更多一些,更需要。

  主持人: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由于不规范献血导致的疾病呢?

  纪宏文:现在因为国家《献血法》规定之后,包括现在实行全部无偿献血制度,现在不规范献血的情况应该是得到了杜绝,我们要到合法的采供血机构比如献血车、血液中心,献血屋献血,到这些机构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的。但是以前我们国家曾经有过这些情况,我想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医生们也会全力救治,提供医疗服务的。

  主持人:一般现在临床用血都是哪几种来源?

  纪宏文:主要无偿献血的,从血液中心和血站提供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还有病人的自体血,自体输血分三个部分,一个是术前,一般是手术病人的,不是着急的,可以术前两周或者更长的时间采集病人的血液,储存在血库中,等到手术的时候,术中或者术后早期输给病人。还有是稀释式的,这种病人一般在术中,病人要做手术了,麻醉之后,也是用无菌方法和病人的血液放在血液保养袋中,同时给病人一定量的交替,来补充血容量,这样循环稳定,放出的血,10到15毫升,这部分血在室温下保存,术后早期需要的时候输给病人。基本是这些病人血液稀释了,出的血含的有效成分也少。还有血液回收,也是自己输血,比如心脏手术病人,很多抽出的血都采用无菌的方式回收回来,经过处理洗涤之后,把红细胞输给病人,这也是能解决大量的血液资源,自体输血能提供一部分血液资源。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病人在心脏搭桥手术的时候,不需要输血了,能给我们归类一下,哪些病人是必须要输血的?

  纪宏文:心脏手术,婴幼儿,比如5公斤体重的孩子,要做心脏手术,在我们医院是比较常见的,这类病人是必须要用血的,因为需要血进行体外循环的浴冲。再就是手术特别复杂的,比如说我们的大血管手术,比如主动脉流,手术创面比较大,手术时间也比较长,我们再想更多的办法,仍然有一部分血丢失掉,需要输血,有时候需要其他的血液成分,比如血小板,像心脏移植的病人,心功能特别差,老年人,这都是输血的高危病人。

  主持人:出血量在多少以下,就不需要输血呢?

  纪宏文:一般不需要输血是10%,甚至更多一点,只要肌体像心扉功能正常,甚至更高一点,15%,都可以考虑补充容量前提下,察看是不是有缺血的指正。

  主持人:亲属之间输血安全吗?

  纪宏文:很多人相信亲属的血是安全的,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亲属的血叫移植物抗素主病,就是近亲属的血发生率非常高的,血中含有了一些没有被灭活的淋巴细胞,这个淋巴细胞假如说两个人是近亲属互相都很熟,认识一看就是熟人来输血,受血者和供血者是近亲的话,不容易识别有害淋巴细胞,对近亲属的发生率比不相关的人要高一百倍。而移植抗生素病发生以后,死亡率非常高。

  主持人:你们建议到血库采血还是怎么样,近期有人出现车祸,亲属要求抽我的血,一般医生怎么建议呢?

  纪宏文::家属亲友互助献血,到血液中心采的,家属献了血之后,血液中心和血站负责调剂其他同型的血液给病人。

  主持人:输血之后,会不会改变我们的血型?

  纪宏文:输血之后不会改变血型的。

  主持人:为什么输血尽量不输新鲜的血?

  纪宏文:刚才也讲了这个问题,新鲜血假如说三天之内的血,新鲜血抗原活性比较高,新鲜血三天之内的血比如梅毒和原体,4度保存,三天以后才能灭活。输新鲜血,假如说对白细胞来讲12小时的血就不新鲜了,血小板一样,超过一天,血液已经不新鲜了,只有红细胞对新鲜血液没有意义的。

  主持人:一般采一袋新鲜的血液,严格的标准条件存储下,应该能够保持多长时间?

  纪宏文:红细胞的保存期限,国内保存期限是35天,但是吸入血浆在零下25度,可以保存一年。血小板在20到24度之间正当保存是5天,不同血液成分保存期限不一样。

  主持人:大量输入库存的血液之后,会有什么不良的反映吗?

  纪宏文:尤其是库存时间长的血液,它的血浆比较高,大量输血相当于自身血容量的血,因为库血是低温保存的,造成低温,体温降低。还有稀释性凝血病。

  主持人:属于并发症吗?

  纪宏文:属于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大量输血,输的库存血,对红细胞和凝血因子,血小板都是缺乏的,需要相应地补充血小板。

  主持人:如果想预防输血之后的不良反应,是不是在输的血液中加一点药物,可以吗?

  纪宏文:血液中禁止加入任何药物的,会影响血液的质量,影响血液的性状。除了特别抢救的时候,没有通路的时候,原则上是不允许加药物的。

  主持人:如果输成分血的话,有什么好处?

  纪宏文:成分血是现在输血的方向。成分血因为是缺什么补什么,它的疗效会好,假如病人是因为学红素低,吸氧能力不够,输红细胞。再一个它可以降低输血反映,假如输红细胞,血浆成分没有输进去,这样减低了血浆成分携带病菌的不良反应。再一个因为成分血是分开储存的,红细胞可以储存35天,血浆可以储存一年,血小板可以储存五天,这样提高了一份血的疗效,献400毫升的血,可以分200毫升血浆,血浆可以给另外一个人用,如果把血小板提出来后,还可以给其他人用,一份血给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用,提高了一血多用。这就是降低传染性风险,因为光输红细胞的时候,一些疾病的病毒在白细胞含得比较多,光输红细胞的时候,传染性风险降低。

  主持人:等于输成分血有一定好处的,自身输血它有什么好处?

  纪宏文:自身输血它没有输血引起的免疫不良反应,血型不合。传染疾病的风险也不存在了。其他的并发症也在降低。自身输血提供了另外一方面的血液资源,从自身提供的血液资源,能够减少采供血机构的供给压力。

  主持人:刚才提到献血需要跟医生很好的配合,输血,咱们怎么做才能更好跟医生配合?

  纪宏文:输血像治疗一样,遵从医嘱,比如病人患者治疗中需要输血,严重的出血,需要补充血,医生做一个处方,这个血液像一个药物一样,它的特殊性是因为是活的组织,病人就像其他药物治疗一样,依从医务人员的医嘱,治疗方式就可以了。

  网友::有人献血会上瘾,不献的话身体会不舒服,我是半年献一次全血坚持两年了,一到时间就会去,是上瘾的表现吗?

  纪宏文:我不认为是上瘾的表现,可以说是爱心的奉献,献血是帮助他人,对自己无害的上善之举,他是想做好事。

  主持人:应该是提倡的。

  网友:另外现在有人说女性的身体本来就会缺血,如果经常这样不间断地去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纪宏文:不是经常,我们国家规定献血间隔期是六个月。我们国家献血规定是18到55周岁,从年龄来讲,男性应该是体重在50公斤,女性在45公斤以上,再就是不能贫血,男性的血红蛋白水平在120克以上,女性在110克以上。再就是健康体检,体检合格,献血前的抽血检查,血液检查,血壁重,转氨酶,血液传染性疾病潜在性风险的检测都合格,才允许献血。献血是红细胞每间隔六个月才能献一次血,血小板间隔期是28天。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在世界献血者日给我们讲了这么多有关献血和输血的知识,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支持我们的献血事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节目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的收看,名医齐聚,畅谈百姓健康,每周二、四下午3:00和您不见不散。

 

作者: 2011-6-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