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专题药品价格

药品定价市场化改革箭在弦上 配套文件有望出台

来源:health.sohu.com
摘要: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郭剑英表示,未来一周内很可能出台关于医药及医疗服务价格的管理文件,作为医改配套文件,改革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表示,目前基本药物由政府“设上限”的定价方式可能得到改良,未来将对药品定价方式进行谈......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郭剑英表示,未来一周内很可能出台关于医药及医疗服务价格的管理文件,作为医改配套文件,改革药品价格管理体制。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表示,目前基本药物由政府“设上限”的定价方式可能得到改良,未来将对药品定价方式进行谈判探索。

  基本药物受益受多方制约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家医药企业发现,企业对于基本药物的价格关注之余,也表示如果价格过度偏离成本,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效果堪忧。原因是,且不说药价过低打击了医药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在目前“以药养医”机制尚未破除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使用的积极性也难以保证。

  对于大量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实现全额配备基本药物与全部使用完全是两码事,不排除一些低价药品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配备只是“摆设”。

  中国医药(24.68,0.17,0.69%)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牛正乾表示,基本药物具体品种最终受益程度还待各省招标价、配备使用比例和报销比例,这三个不确定性还待12月份的地方招标揭晓。

  专家认为,配备使用只是基本药物制度能否落实的制约因素之一,此外,药品的统一配送是否到位,医院、医生是否有动力开处方,也影响基本药物制度的发挥作用。

  牛正乾表示,在目前医生的保障制度、“以药养医”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医保付费机制是医生处方行为的指挥棒。这也很大程度上使医药企业预期一旦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就可以完全省掉营销投入的利好变成“水中月”。在医药专家看来,只要“以药养医”机制不破除,即使进入目录,营销功夫也不能少。

  牛正乾认为基本药物的销量能否取得显著增长主要看三个因素:产品排他性竞争力、企业营销竞争力、基本药物实施后市场扩容的大小,由此看来独家品种的前景要乐观很多。

  药品定价将更多考虑市场因素

  各地正在酝酿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工作聚焦着行业目光。医药界人士普遍认为,单纯由政府制定“设上限”的定价方式很容易导致地方招标时“低价恶性竞标”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有企业甚至担忧,以往销售网络遍及多省的医药企业反而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排挤。

  对此, 郭剑英表示,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在药品定价时,更多考虑市场实际价格形成的情况及市场供求关系,在价格中考虑到企业研发投入的成本。郭剑英表示,未来的药品定价方式将坚持鼓励创新与鼓励基本相结合。落实到具体价格政策上是对真正有创新意义的药品上给较高价格,并保证在一定时期内药品价格相对稳定,引导企业把注意力转移到搞研发创新上。

  对此,熊先军表示,对药品定价方式将进行谈判探索,最初阶段可以选择价格较高,又属于临床必需的药品作为谈判案例,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论证、社会的监督来完善科学的价格谈判机制。

  熊先军表示,目前医保目录的调整工作已经启动。此次调整将把行政部门和专家评审区别开,严格专家评审中的评审程序,实行严格的票决制度。预期此次调整后,医保目录的药品总量肯定会增加;此外药品构成将进行结构性调整,一些疗效不显著、药品经济学价值不高的药品将被剔除出目录。

  牛正乾表示,按照目前医保付费机制,医院会希望病人越多越好、治疗时间越长越好,这明显与政策初衷相背离,而未来可以采取人头付费、病种付费、药价谈判机制等方式来探索医保付费机制的改革。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