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

呼吸锻炼三原则

来源:《健身气功》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增进健康,人们比较熟悉的锻炼方式是身体锻炼,而不是呼吸锻炼。在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中,调息就是以呼吸锻炼为主要技术,通过呼吸锻炼所产生的健身效果,以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在学习呼吸锻炼的具体方法之前,应该了解和掌握呼吸锻炼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呼吸锻炼的特点呼吸锻炼可以包括在广义的体育......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增进健康,人们比较熟悉的锻炼方式是身体锻炼,而不是呼吸锻炼。在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中,调息就是以呼吸锻炼为主要技术,通过呼吸锻炼所产生的健身效果,以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在学习呼吸锻炼的具体方法之前,应该了解和掌握呼吸锻炼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呼吸锻炼的特点

    呼吸锻炼可以包括在广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但与形体锻炼相比,呼吸锻炼的特点比较内在,比较精细;注重主观体验。

(一)细小变化巾追求长远效果

    呼吸锻炼没有明显的外在可观察的形态变化,不能像形体锻炼那样一看就能照着做。只有气喘吁吁时才能看到胸廓起伏、张口耸肩、鼻翼扇动等外在的形体变化,如果是心平气和的呼吸,外在形体上基本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学习呼吸锻炼主要是把握内在变化。其内在变化包括呼吸方式、部位的变化,呼吸气流的速度、强度、到达位置的变化,呼吸所引起的相关内脏、肌肉的感觉变化等等。

    呼吸锻炼所引起的上述内在变化并不很强烈,而且是渐进的、细微的。呼吸锻炼的功夫和技巧讲求的是细致入微,不但不追求,而且要避免大起大落。在呼吸锻炼过程中,往往越是细微的变化越有深远的效果。这一点可能和日常的身体锻炼大相径庭。身体锻炼往往是动作大一些,剧烈一些,效果就显著一些,运动量与运动效果成正比。呼吸锻炼则不然,要求见微知著,从细小的变化之中去追求长远的效果,运动量于运动效果未必成正比。   

    由于呼吸锻炼的内在和精细,学习上就特别要求敏锐和专注。且由于内在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理解的正确也格外重要,需要仔细、认真地看书或听讲解,最好有教师或有实际锻炼经验者作指导。在理解正确的基础上,再去悉心体会,把理解的概念落实于实际的操作和体验中。

()注重主观体验

    由于呼吸锻炼比较内在,缺乏外在可观察的指征,在练习时必然要注重主观体验。呼吸锻炼的许多描述和评价指标就只能落实到感觉上。例如,腹式呼吸就被描述为用腹部呼吸,而评价是否达到操作要求,也以是否有用腹部呼吸的感觉来衡量。这些落实于感觉的描述和评价标准,可以用以指导呼吸锻炼的操作,但它们并不能用于解释呼吸锻炼的机理,而仅仅是操作标准。

    理解这一点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不能机械地用这些操作性指标与现代科学研究挂钩。例如,腹式呼吸的操作要求是耍有用腹部进行呼吸的感觉,这种感觉确实在操作中可以诱导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呼吸之气真正到达了腹部。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呼吸之气只能在肺部出入,根本不可能下降到腹部。所谓的腹式呼吸只不过是肺部的扩张将横膈膜向下压,挤压腹腔内脏所产生的效果。空气不可能穿过横膈膜进入腹腔,如果空气真的进入了腹腔,那是要出问题的。然而,现代科学对于腹式呼吸的解释是基于客观的观察和实验,从生理、解剖学上阐明了腹式呼吸的

机制,但其解释并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呼吸锻炼的操作。我们知道了腹式呼吸并不是将呼吸之气引入腹部,并不等于学会了操作。实践表明,在呼吸锻炼操作性的学习上,还是依据感觉指标比较容易进行。

    在学习呼吸锻炼的过程中,懂得主观感觉的作用及其局限,对于正确把握锻炼的进程大有帮助。一方面,在操作过程中依照主观感觉的指标,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在理解上又不局限于主观感觉,而去深入探究主观感觉的现代科学内容,方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呼吸锻炼的基本原则

  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呼吸锻炼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好像是老生常谈,也的确是老生常谈,但他们之所以被常谈不是偶然的。对于呼吸锻炼来说,这些原则是防止锻炼过程中出现偏差的重要保证。

()顺其自然

    呼吸锻炼的根本方式是顺其自然。

    在身体锻炼上,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硬’’练,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勉强做一些很吃力的动作,久而久之,吃力逐渐变为不吃力,乃至于变为轻松。  练的极致就是竞技体育,在运动会上,尽力拼搏是出成绩、拿金牌的金科玉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就是“更高、更快、更强”。作为追求和展现人类运动潜能发展极限的竞技体育当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硬”练并不是人们日常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则,尤其不适用于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一定要顺其自然,也就是“软”练,任何“硬”练都于事无补,甚至会带来副作用。前面已经说过,呼吸锻炼很精细,必须悉心体会。在此过程中,不能有过强的主观调节意识,否则会掩盖呼吸锻炼中细微的自然变化,如果漏掉了那些细微的自然变化,呼吸锻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硬’’练大都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支配,这本身就不适用于呼吸锻炼。此外,无论是过度吸气还是过度呼气,都很容易产生胸闷、头晕等不适和副作用。古人讲练呼吸要“用意不用力”,而且讲用意也要“似有似无”,就是说不能“硬”练,要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

    呼吸锻炼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

    由于呼吸锻炼的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做到一步之后,下一步才能在此基础上发生,所以必须循序渐进。有没有跳过哪一步或者三步并两步的可能呢?答案是没有。对于初学者来说,必须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扎实前进。对于已经学有所成者,可能会在操作上省略一些步骤,但前提是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步骤,而且,这些步骤产生的效果已经完全被吸收,成为了他自身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学已有成者的省略,并不是跳过了哪一个不曾练习过的步骤,而是已经将该步骤熟练至极,融化于日常的呼吸过程之中。显然,就学习的全过程来说,他并没有跳过任何一步,他是在走过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阶段之后,才加

快脚步的。

    例如,在练习顺腹式呼吸的时候,要求吸气时小腹膨出,呼气时小腹回缩,也就是呼吸的支点从胸部下移到腹部。要做到顺腹式呼吸,就必须先找到呼吸支点的感觉,也就是找到吸气与呼气在感觉上的出发点和归宿。日常的呼吸支点是在胸部,找到日常的呼吸支点后再逐渐下移,才能逐渐形成顺腹式呼吸。如果没有找,或者找不到呼吸支点的感觉,只是单纯地在呼吸时鼓肚子或瘪肚子,不但练不好顺腹式呼吸,还可能出现不适和偏差,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因此,找到呼吸支点的感觉、找到胸部的呼吸支点、下移胸部的呼吸支点这三个步骤,初学者不能省略哪一个,也不能改动操作的先后次序。如果学已熟练,可以~步到位形成顺腹式呼吸,但前提是这三个步骤已经浑然一体。

()持之以恒

    呼吸锻炼效果的取得在于持之以恒。

    呼吸锻炼属于慢功出细活,其效果的取得不会一蹴而就,而只能逐步积累。正因为如此,呼吸锻炼要取得效果必须持之以恒。生命在于呼吸,对任何人来说,呼吸都不可离之须臾,正常人每分钟就要呼吸1216次。鉴于呼吸如此之重要,如此之频繁,对它做任何变革都必须小心谨慎,必须小步前进。任何呼吸锻炼都意味着要对日常的呼吸做一些变革,如果变革的步伐过快,就有可能会对日常的生活构成不利影响。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主动改变呼吸的频率,让呼吸的速度加快一倍,那么,这个人只能处于气喘吁吁的状态,而如果终日气喘吁吁,他又如何能生活呢?

    众所周知,形体锻炼也需要持之以恒,但相比之下,呼吸锻炼所需要的持之以恒比形体锻炼更需要时日。如前所述,形体锻炼可以采取一些“硬”练的方式,但呼吸只能够“软”练,只能够顺其自然。因此,呼吸锻炼效果的取得通常不会快于形体锻炼。

    上述呼吸锻炼的三个基本原则,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非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顺其自然则必然循序渐进,而循序渐进则必须持之以恒,做任何一者,都与其他两者分不开。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