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

郑和把中医药带到非洲大陆

来源:www.th55.cn
摘要: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非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总人口约15亿.有53个国家已与我国建交。传统医药是非洲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有较长应用传统医药的历史.迄今80%以上非洲民众的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非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总人口约15亿.有53个国家已与我国建交。传统医药是非洲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有较长应用传统医药的历史.迄今80%以上非洲民众的医疗卫生仍然依赖44-统医药.非洲各国历史上遭受殖民统治.即使独立之后.经济命脉长期为外国控制.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事业落后.是艾滋病、疟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高发区。
    中医药在非洲的诊所数量、从业人数都相对较少.较在其他国家发展相对落后.非洲国家对中医药的管理尚缺乏成套的法规条例。非洲各国的医学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目前仍主要靠国外培养医生.中医师多由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培养。但是通过历史学研究.中医药和非洲交流的历史比较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
    从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率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郑和航海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七次远航.前三次主要在南海、南洋群岛和南印度洋一带。第四、五次下西洋时开辟了新航线,首次到达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东岸、非洲东海岸等地。每次远航的总人数约27 000人.其中有宦官.有掌管文书和负责外国朝贡的争人.有掌管远航粮草和各国贡品的户部郎中,有负责外交礼仪的鸿胪寺序班.有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谕和从事翻译的通事.有精通医术南营养保健的医官、医士等。
  这些参加郑和下西洋的专业人灵给我们留下了多部著作.为我们还原那一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据随队的马欢著《瀛涯胜览》记载.每一次远航的随队医官、医士约有180名.大约平均l50名官兵有1名医生.这些医官、医士有太医院派出的.有从民间良医中招募的。随同郑和远航的船医.在地方志中可以查到一些记载:《江南府志》记载安徽太平府名医彭正、彭宾父子先后担任郑和远航船医。《嘉兴府志》记载枫泾名医陈以诚“累从中使郑和往西洋诸国”.并说由于他远航途中的医疗贡献.回国后被提升为太医院的院判(统辖太医院事务官员)。《松江府志》记载上海名医陈常“遣使下西洋,(陈)常以医士从,历洪熙、宣德间.凡三往返”。此外.还有太仓郁震、常熟匡愚等。
    宋、元、明时期我国中医都有详细的分科制度.宋代分大方脉、小方脉、风、眼、疮肿兼折疡、产、口齿兼咽喉、针兼灸、金镞兼书禁十三科;元代分大方脉、小方脉、杂医、风、只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十三科;明代则分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根.据当时的医官制度,可以推测在随队的l80名医生中.会从不同分科中进行选拔.其间不乏有精通药物、针灸、各科疾病、按摩等医技的医生。
    因为大量医务人员的加入.郑和下西洋除了将中国的历法、礼仪、度量衡、建筑生产技术等传到西洋各国.特别具有历史意义的是,船队开启了中医、针灸对非洲交流和传播的先河.船队相关专家对所访地区的生物资源进行了长期和广泛的考察.重点调查研究了若干种珍奇和具有经济、药用价值的动植物。通过采集、购买或进贡等途径,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当时中国需要的物种.也撰写了有关海外动植物资源、地理地貌的著作。在植物方面.从国外引进的胡萝卜、南瓜、苦瓜、乌木、木棉等,都被与郑和同处一个朝代、却比郑和晚90余年的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丰富了中国的中医药学。动物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非洲马林迪国王向中国皇帝赠送了长颈鹿。不过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虽然当时有中医、针灸医师到达非洲沿岸肯尼亚、科摩罗群岛和塞舌尔群岛等一些国家,但并未形成大范围流传,以至几百年来逐渐销声匿迹.
    直到近年.经过多位记者和非洲问题专家的共同努力,踏寻郑和的道路。才在非洲的沿岸国家零星地寻找到了郑和船队所留下的中医、针灸的痕迹。在肯尼亚的马林迪.就有一位被称为“中国人”的当地人法基伊。据说.其祖父母都有中国血统.他继承了中国医术.懂得把脉、针灸、按摩.还保留了一些祖传的膏药.
    比法基伊更为幸运的是肯尼亚的非洲女孩、郑和宝船中国水手后裔沙里夫.她在全国人大、教育部、南京市有关领导的关心下,18岁时圆了她的学医梦.如愿以偿地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学制7年,前2年学习汉语.之后5年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并且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她的中文名字是“夏瑞馥”。肯尼亚“郑和船队后裔”来中国学习中医.这预示着时隔600年.曾经在遥远的非洲大陆种下的中医、针灸的种子已经萌芽,并呈现出茁壮成长的势头.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中医药、针灸对非传播的先河,随船队医将其传入非洲沿岸一些国家。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如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用药习惯差异等因素,中医药在当地未形成大规模流传,以致在郑和之后的几百年中.中医、针灸在非洲的传播几乎找不到任何记载。直到l963年.中国政府派出援非医疗队.才真正开启了中医药传入非洲的大门.
    近几十年,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1 1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申遗的成功是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2012年3月,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南非中医针灸学会承办.在南非开普敦市召开了首届中非中医药国际合作与发展论坛.是对中医药在非洲发展的又一促进。
    郑和下西洋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不过郑和下西洋在中医药对非洲的传播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踏着郑和对外交流的道路.中医药对非洲的传播也走出了一条由政府主导.院所高校联合.社团协会共参与,援非医疗队、志愿者、当地医生齐配合的国际合作道路。相信以其简便易行、疗效可靠、人民认可度高.中医药之花必将在非洲大陆全面开放。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