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数据与行业分析

随着诚信的回归,窜货必将寿终正寝

来源:医药网
摘要:但笔者发现,对于窜货现象的泛滥,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企业从诚信的角度去反省自己,他们所能想到的仅仅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掉窜货现象,而没有为自己曾经的过错过多地去反省和自责。诚信问题或许谈得不少,但最终能将之确定为自己做人、做事、做生意的一个固定准则却是不多,相信很少人能拍着胸膛、理直气壮地向旁人大声......

点击显示 收起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这几年来,企业在抑制窜货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但是窜货仍然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使得厂家对其恨之入骨,巴不得一口将其咬下去。此时的世道仿佛是道消魔长,企业对于解决窜货是无能为力,甚至会产生“只怕是大限已到”的恐惧感。

 

    自从国内逐渐脱离计划经济,阔步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窜货就与其形影不离了。在以扩大销量为主的年代,厂家对于窜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当时,窜货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迅速扩大厂家的销售区域,尽快树立起厂家的品牌知名度,更为重要的则是可以打击竞争对手。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厂家基本上没有销售渠道规划的概念。在当年,窜货无疑是正道,是策略,更是一种胆量,任何讲究信用的市场操作行为会被耻笑为傻子或者笨蛋。

 

    但当我们的市场经济步入正轨后,厂家们却惊讶地发现窜货对其破坏力竟是那么大。就在这个观点成为诸多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之时,窜货已如洪水猛兽,任何防范措施都已经无法杜绝它的猖獗了。这恰恰印证了中国一句成语:自食其果!

 

    但是,我们还应该庆幸一下:毕竟窜货的始作俑者已经清醒了,回过神来了。从各种媒体报端上,我们可以看见有关解决窜货痼疾的文章简直是“横空出世”,牵涉到的行业之广,专家之多,解决方案之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理论固然有许多,实际解决的办法也已不少。但笔者发现,对于窜货现象的泛滥,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企业从诚信的角度去反省自己,他们所能想到的仅仅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掉窜货现象,而没有为自己曾经的过错过多地去反省和自责。

 

    诚信问题或许谈得不少,但最终能将之确定为自己做人、做事、做生意的一个固定准则却是不多,相信很少人能拍着胸膛、理直气壮地向旁人大声说:“我这个人是可靠的,和我做生意没有任何问题。”最近传闻格林科尔总裁顾雏军被抓了,如果属实的话,那在我们这个商场上,诚信缺失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无法不担忧了。当有识之士对于顾雏军的“投机倒把”向整个社会提出忠告之时,仍然有相当部分学者为顾雏军“撑腰”。但结局恰恰是诚信的回归给予了这些学者一个无声却又响亮的耳光。

 

    反观窜货,屡禁不绝。有没有人愿意为自己曾经的愚蠢去承担责任呢?相信目前还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大声斥责这种扰乱正常经济秩序和破坏公平竞争环境的企业自发行为。因为,他们或许曾经也做过,所以说出来的底气或许不会那么足。但大家应鼓掌而呼的是,现在企业对于窜货是多么地深恶痛绝,在与窜货作斗争时,手底下一点也不放松,这场战斗目前来讲是难分难解。但笔者预见,随着诚信的回归,窜货必将寿终正寝,因为诚信的橄榄枝已经向窜货伸过去了!(作者:唐萱)

 

(转载自《医药经济报》;原题为《诚信的橄榄枝伸出来了》)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