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数据与行业分析

五大“瓶颈”羁绊我国中药饮片现代化

来源:医药网
摘要:在这次中药炮制学术会议上,许多专家表示,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喜的是,中药饮片产业化发展和中药炮制学术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忧的是,中药饮片产业目前仍存在不少“软肋“,阻碍着中药饮片走向现代化。有些专家将之归纳为五大“瓶颈“问题。...

点击显示 收起

    在这次中药炮制学术会议上,许多专家表示,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喜的是,中药饮片产业化发展和中药炮制学术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忧的是,中药饮片产业目前仍存在不少"软肋",阻碍着中药饮片走向现代化。有些专家将之归纳为五大"瓶颈"问题。

 

    中药材来源、采收不规范由于我国中药材物种丰富,品种众多,导致中药材同名不同物或同物不同名现象严重。加上中药材特别强调道地性,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药材,由于生长地区不同、所处气候条件不同,质量同样有优有劣。此外,采收时间或加工方法的不同也会对原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产生重要影响。而目前的常规检测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判断原药材的来源与采收是否规范,原药材的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到了饮片的质量。

 

    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不统一虽然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则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药监部门制定的规范炮制。然而,由于目前各省、市自订的地方标准缺乏约束力和权威性,导致相同药材有多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常常造成差异甚至相互矛盾,难以实现统一的质量控制。到现在为止,我国依然没有一套完整的中药饮片标准化体系出台。在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中药饮片质量仍以地方标准来控制甚至不按标准操作。

 

    就饮片的内在质量而言,长期形成的所谓标准也只是单靠经验进行鉴定,主观性较强,难以统一和让人理解,缺少先进的、操作性强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控制技术,缺乏量化指标和国内外公认的质量评价标准。如"麸炒苍术炒至深黄色",对于深黄色的标准每个人理解都不尽相同,照此标准炮制饮片,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理化性质的不同,使功效产生差异,其结果必然导致饮片质量的不统一。

 

    炮制机理不明确虽然目前已有部分饮片的炮制机理比较明确,如乌头、附子、马钱子等毒性药物经过炮制后,其毒性成分发生转变而消失,或含量降低或异构化;黄芩通过蒸制软化切片可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等。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饮片的炮制机理不明确,例如补益药物黄精经过酒蒸制之后,可以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且刺激性降低。但也有研究表明,黄精经过酒蒸制后,其发挥补益作用的主要成分黄精多糖含量反而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炮制品种在临床上的使用。

 

    信息标准不统一中药饮片信息标准不统一主要表现在编号上。如有的中药饮片是根据《中药材商品目录》来编号的,有的则是按照中药功能作用编号,有的甚至是由饮片加工企业自行编号,造成同一品种在不同领域和地区有不同的编号,容易混淆和出错。此外,饮片信息不完整。如前面所提及的《中药材商品目录》中,虽收载了编号、品名、规格和产地,却没有标注药材品种来源,某些地区就以变种或同属其它植物作正品使用,造成品种混乱。再就是分类不明确。无论是按药用部位分类的还是按照功能主治分类的,全国都没有统一标准,如有的将根与根茎分成两大类,有的则将两者并为一类,易造成混淆。

 

    产业化发展滞后中药饮片产业现在是中药各产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我国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已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只占少数,大部分企业水平较低、规模较小、效益低下、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薄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管理也不规范。这种状况恐怕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

 

    在会议讨论中,很多有识之士针对上述五大"瓶颈"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大家一致认同的是务必注重饮片原药材的道地性问题,即强调用于生产饮片的药材要求有稳定的内含物质群。其次是强调中药炮制必须以中医中药理论为依据,以中西医结合理论为指导,对传统的炮制方法进行改革与完善。同时要加强对中药炮制机理的研究,包括中药炮制减毒、增效、缓和药性及产生新药效的原理的研究,通过对炮制机理的揭示,制定出统一规范的最佳炮制工艺,以便有效地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与疗效。

 

    与会代表认为,只要找准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五大"瓶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