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药界风云新药

新生安眠药呼之欲出 新一代产品令人欣喜?

来源:医药经济报
摘要:大约7000万的美国人经受着经常性或偶然性失眠的折磨,但只有10%~15%的患者寻求治疗的方法,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安眠药所带来的副作用。于是,一些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将目标锁定在睡眠失调上,现在至少有12只安眠药处于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新一代产品令人欣喜据对美国安眠药市场的统计,2001年,安眠药的销售量为13......

点击显示 收起

  大约7000万的美国人经受着经常性或偶然性失眠的折磨,但只有10%~15%的患者寻求治疗的方法,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安眠药所带来的副作用。由于睡眠缺乏会引发包括心脏病在内的疾病,所以医学界越来越相信对失眠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一些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将目标锁定在睡眠失调上,现在至少有12只安眠药处于Ⅱ、Ⅲ期临床试验中。

  新一代产品令人欣喜

  据对美国安眠药市场的统计,2001年,安眠药的销售量为13亿美元,2006年上升到大约4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9%;同一时期的安眠药处方总数从3000万张上升到5600万张,年增长率为13%。

  目前安眠药市场的核心产品是唑吡坦(Zolpidem、Ambien),原为赛诺菲-安万特的专利产品,但其专利已于4月到期,为了应对蜂拥而至的仿制药,赛诺菲-安万特推出了新一代控释制剂AmbienCR。同时亮相于市场的还有Sepracor公司的右佐匹克隆(Eszopiclone、Lunesta)、替马西泮仿制药和唑吡坦仿制药。仿制药占了该市场的三分之二。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Lunesta比老安眠药有优势,因此可以长期使用。受到安全性限制的其它药物只能短期使用。”标准普尔公司制药行业分析师称,尽管有优势,但Lunesta和其竞争对手一样,仍然受到控制,因为很多安眠药直接向消费者销售,所以销售量受到广告效应的影响,“就像抗抑郁药一样,安眠药也有成瘾性,因此必须贴上管制药标签。”

  尽管仿制药已经对Ambien造成了威胁,但分析人士对2005年上市的Ambien的替代品——AmbienCR充满了信心,并认为赛诺菲-安万特可以通过AmbienCR收复Ambien的失地。

  而Sepracor公司正在扩张Lunesta的海外市场,其最近和日本卫材签署了日本市场的合作协议,和葛兰素史克签署了欧洲市场的销售协议。

  此前的安眠药领域产生了许多“垃圾”,比如由默克和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Goboxadol。现在研制的新安眠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减轻宿醉和相关的副作用为目标,这是令人鼓舞的改善。

  在研药物的领先者

  目前在安眠药领域进展较快的是SomaxonPharmaceuticals和NeurocrineBiosciences两家公司,它们正在研制新一代安全性较高的安眠药。Neurocrine公司的Indiplon及速释剂IndiplonIR离批准已经不远,但Indiplon缓释剂型IndiplonMR却收到了不许可的信函。到目前为止,Neurocrine还没有拿出最终计划。Somaxon公司则希望在2008年初向FDA提交其药物Silenor的申请。

  据悉,向FDA提交新药申请,通常会收到3种回复:一种是“批准”,一种是“可批准”,还有一种是“不予批准”。“可批准”意味着公司需要重新提交FDA特别要求的数据或临床试验结果。而在不予批准的情况下,公司可请求与FDA碰头,了解其中的原因,从而开展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日后重新提交申请。如IndiplonIR获得的是“可批准”,这表示需要Neurocrine公司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如今Neurocrine公司已经完成了IndiplonIR的再申请工作,最早将于12月获得FDA的批准。

  与此同时,Somaxon公司也在努力向FDA提交申请,但FDA需要的是更进一步的研究数据。据Somaxon公司透露,Silenor可阻断脑内组胺Ⅰ型受体释放组胺,从而避免安眠药物成瘾的问题。Silenor的活性成分是具有抗抑郁活性的神经系统药物多塞平。多塞平用于治疗其它适应症已经使用了30年。Silenor的Ⅲ期临床试验显示,Silenor在睡眠和保持睡眠都出现了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的结果。
作者: 赖强 作者: 2007-1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