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界风云医疗器械与设备

市场前景看好 软件盈利魅力吸引传统企业转型

来源:医药网
摘要:6月1日~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北京举办。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医疗手段的发展,软件制造成为医疗器械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日前,记者就软件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影响等问题采访了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李越西。李越西表示,随着泛IT时代的到来,软件产业的发展对医疗器械产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点击显示 收起

    6月1日~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北京举办。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医疗手段的发展,软件制造成为医疗器械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日前,记者就软件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影响等问题采访了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李越西。

 

    李越西表示,随着泛IT时代的到来,软件产业的发展对医疗器械产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与RIS(放射科信息系统)的发展彻底结束了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原有认知,即医疗器械产业只是个机械设备制造业。在计算机无处不在、芯片价格日益低廉的信息文明时代,人们完全可以把医学影像设备认知成一个集信息采集、加工、显示为一体的工作终端或节点,甚至是无限网络中的一个构件。而软件作为IT的核心力量,对医疗器械产业的产品形态、服务方式、生产作业、人力资源、商业模式和客户价值等诸方面都影响巨大。

 

    事实上,HIS、PACS、RIS对医疗器械产品的影响已为业内熟知。但李越西认为,嵌入式软件给医疗器械产业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据他介绍,随着IT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各种设备与装备的嵌入式计算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科学家认为嵌入式技术是人类继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以后最伟大的发明。2004年全球嵌入式系统产品产值达2000亿美元,中国嵌入式软件产值已达660亿元人民币。随着全球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市场将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目前,传统装备业的改造与创新为嵌入式软件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医疗设备中嵌入式应用逐步推广,如MRI(磁共振)、监护系统等。现代化的医疗、测控仪器和机电产品需要有专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支持。这些需求都极大地刺激了嵌入式系统发展和产业化进程。例如迈瑞的监护仪、医用超声仪等产品价值中,软件比例占60%左右,其中嵌入式软件在设备总产值中超过30%。

 

    在信息时代,医疗器械越来越呈现多信息终端或节点的特征,这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商业模式和客户价值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李越西举例说,如果将医疗器械产业与IT产业比照,就不能不提到IT业蓝色巨人IBM的转型之旅。20世纪90年代后期,IBM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多年来在硬件的专注和辉煌,IBM忽略了巨大的软件市场的兴起。在硬件销售高潮过后,IBM将最大的市场利润拱手让给了微软等软件公司。当时硬件市场衰退,造成IBM的利润逐渐衰弱,同时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让IBM认识到信息服务业面临着历史机遇并蕴涵着巨大市场潜力。IBM新掌门人郭士纳审时度势,提出了全面转型的理念,先卖掉硬盘和个人电脑制造部门,并购了普华永道咨询和Rati-onal软件两家公司,加强其在咨询服务和软件领域的力量,从此更专注于高价值市场,做服务器和软件业务。通过转型,IBM将企业定位为IT基础架构方案提供者。他们确信,软件和服务是IBM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必须将其与硬件业务紧密结合,通过硬件业务的市场积累来赢得客户的认可。因此,IBM成立了系统与科技事业部,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等资源,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线和一揽子软硬件整体化解决方案,以此进一步贯彻”随需应变”的战略理念,并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从1998年到2006年8年的全面转型之旅中,IBM软件集团共完成了近40项收购,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商,利润约占IBM总利润的三分之一。

 

    IBM的商业模式可以归纳为:服务器+软件+咨询解决方案。这种商业模式的进化对医疗器械产业尤其是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制造商的转型颇具借鉴意义。李越西认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缺少的不是技术专家或产品专家,而是像IBM的郭士纳、迈瑞的徐航这样的战略家和企业家。(作者:姜恒)

 

(转载自《中国医药报》)

作者: 2006-6-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