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家庭药箱辨药识药

小麦巧用是良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中医认为,小麦性味甘微寒,入心脾肾三经,有养心安神,调补肠胃,除热止渴之功。小麦淘洗时轻浮瘪瘦者称浮小麦,有止汗敛液、除虚热、安神定志之功。麦麸也是除烦止渴、利水之良药。治口腔溃疡:小麦粉烧灰与冰片以2:1比例混合研细,吹在溃疡面局部,日2~3次。...

点击显示 收起

 眼下正是麦收时节。中医认为,小麦性味甘微寒,入心脾肾三经,有养心安神,调补肠胃,除热止渴之功。小麦淘洗时轻浮瘪瘦者称浮小麦,有止汗敛液、除虚热、安神定志之功。麦麸也是除烦止渴、利水之良药。以下是几则临床常用验方。

  治口腔溃疡:小麦粉烧灰与冰片以2:1比例混合研细,吹在溃疡面局部,日2~3次。

  治自汗盗汗:浮小麦5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或浮小麦30克,大枣30克,龙眼肉10克,水煎,连渣服。

  治淋证:小麦50克,加水煮沸,放入通草10克,再以文火煎成浓汁,去渣取汁,早晚分服,对小便淋沥不畅有效。

  治腹泻:小麦粉、糯米(研粉)各适量,炒黄,干大枣3~5枚(去核研碎),三者混合,每次15~30克,开水调服,日2~3次。

  治脏燥(癔病):小麦30克,大枣30克,甘草10克,日1剂,水煎服。

  治体虚眩晕:取浮小麦30克,黑豆30克,日1剂,水煎服。

  治消渴:小麦30~60克,加水煎煮成稀粥,分2~3次服食,可缓解烦热、口渴症状。

  治失眠:小麦50克,柏子仁20克,夜交藤25克,水煎服。

  治浮肿:麦麸30克(炒黄),红糖20克,拌匀成麸糖粉备用。用大枣15克煎水300毫升,冲服麸糖粉,日2剂。

作者: 尚学瑞 2012-6-1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