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药品不良反应

专家呼吁客观认识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 ——中药临床应用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医药管理局
摘要:2006年8月28日上午,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药临床应用专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卫生学校主任中药师金世元,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杨明会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主任委员、北京......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8月28日上午,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药临床应用专家座谈会。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秘书长主持。参加会议的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卫生学校主任中药师金世元,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杨明会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仝小林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粱爱华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司沈志祥司长、新闻办蒋健主任、新闻办赵文华副主任、医政司查德忠副司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吴振斗副处长等领导到会听取专家意见。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


      李俊德秘书长首先讲话:据网上报道,近期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发现“复方芦荟胶囊”中的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而何首乌则被发现会引发肝炎和黄疸等不良反应。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的官员发出进一步的警告,提醒民众服用中药时要注意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房书亭副局长要求学会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座谈研讨,澄清认识,提出政策建议。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常用的复方芦荟胶囊由芦荟、青黛、朱砂和琥珀组成。朱砂中的汞是药物的有效成分,朱砂入丸散直接服用毒性较小,加热后毒性增强。水飞法制成的朱砂虽然毒性较低,但长期服用会导致汞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引起中毒。对于“复方芦荟胶囊”等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其病例可能是事实,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是否属于不合理用药不清楚,中药有害性产生的原因并不明确,所以将责任统统归咎于中药是不合理的。如果该药用的是水飞朱砂,用量极小,是在安全的范围内。如果根据病证,按照剂量要求服用,应该是安全的。报道中所谓“汞含量超标11.7万倍”,其参照的标准是食品的标准。朱砂本身是药物而不是食品,不能用食品的标准来衡量,这是不合理的。根据炮制的不同,何首乌分为生首乌和制首乌,饮片不同,功效不同。生首乌具有清热泻火,养阴通便的功效;制首乌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从文献报道来看,不良反应多见于生首乌。


      王琦教授指出,不同体质、不同人种的人群对药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代谢与应答也是不一样的。仝小林教授认为,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以毒攻毒时的不良反应,这是正面的毒,可以通过严格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来减轻。二是药物治疗作用外的毒副作用,我们可以尽量提高炮制水平来减少。三是辨证论治的错误,必须通过合理用药来解决。从小柴胡汤到鱼腥草注射液,再到复方芦荟胶囊,造成国外对中药误解的原因主要是标准的错位和观念的差异。李连达院士指出,  目前对于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两个错误认识。第一是中药是安全无毒的。是药三分毒,说中药无毒是对中药的误解。中药有治疗作用,也有毒副作用。中药不是绝对安全无毒的。中药说明书往往回避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了误导,使群众认为中药完全没有毒性,对中药可能造成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掉以轻心。第二是有毒的中药就应该禁用,动辄列入黑名单。这是西方对中药的习惯看法和做法。药物有毒副作用不一定就要被禁用。比如西药青霉素和放化疗药物,都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并不被禁用。关键是药物的合理使用。无论西药还是中药,盲目使用都会产生毒副作用。即使是食盐和水,不合理的使用也会中毒。


      关于如何减少和避免中药不良反应,李连达院士指出:一、要强调合理用药,保证用药的有效和安全。用药的适应症和对象要正确。明确不适用和禁用的情况,对于特殊人群,要慎用或禁用。剂量要合理,疗程要适当。长期用药,大剂量服用往往会导致药物中毒。二、中药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应该更加详细,特别是对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一定要写清楚。要事先提醒医生和患者,防范于未然。三、加强科研工作,改进生产工艺。  目前我国中药的科研工作仍然做的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鱼腥草注射液事件,近三个月了,有关科研工作仍未正式启动。四、药品出口审批要加强监管力度。由于药品出口缺乏有效的监管,国内的一些药物按保健食品出口,或者通过非正常渠道出口。国外没有将其作为处方药进行监管,而是作为保健食品在杂货店出售。国外消费者受中药安全无毒的误导,随意购买服用,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客观评价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不断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中药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严格制定产品说明,引导中药的合理使用,严格药品出口管理。对于发现问题的相关药物,不能盲目禁用。只要该药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就应该承认其合法性。媒体不应盲目炒作,不能以偏概全,报道要公正,从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中药,合理使用中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本次座谈会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会后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及时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天在新闻频道和第一综合频道进行了播报。
      (中华中医药学会供稿)

 

 

作者: 2006-9-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