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分析

来源:中国色谱网
摘要:摘要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是一种对造血细胞有重要作用的因子,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移植、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贫血和其他血液病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分析本所制备的rhSCF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上述结果初步说明制备的rhSCF理化性质与天然hSCF一致,生物活性良好,有望进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 要 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是一种对造血细胞有重要作用的因子,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移植、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贫血和其他血液病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分析本所制备的rhSCF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凝胶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别测定了制品的纯度、分子量、氨基酸组成、紫外光谱等,并用TF-1细胞测定了制品的生物活性。结论:制品分子量为18 558,与天然hSCF的差异小于0.2%,产物以非共价二聚体形式存在。氨基酸组成与天然hSCF相同,紫外光谱为典型的蛋白光谱,在277 nm有特征吸收,比活为0.95×106 U/mg,与国外参考品相似。上述结果初步说明制备的rhSCF理化性质与天然hSCF一致,生物活性良好,有望进一步开发用于临床

  关键词:干细胞因子;生物活性;理化性质;色谱法,高压液相;碎片质谱法

  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 是一种对造血细胞有重要作用的因子,它主要作用于早期多能干细胞、祖细胞,同时对晚期成熟血细胞也有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前体细胞移植、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贫血和其他血液病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3]。为了满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我所已完成了对人SCF基因的克隆和高表达,并初步建立了该工程菌的发酵、产物纯化和复性的中试工艺。我们对制备的rhSCF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纯度分析
  HP1050高效液相色谱仪为惠普公司产品,C8 4.0 mm×250 mm色谱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UV 检测器,波长280 nm;流动相A:0.1%TFA+超纯水,流动相B:0.1%TFA+乙腈。洗脱程序为:0→50 min,A:100%→10%,B:0%→90%。上样量20 μl。
1.2 分子量测定
1.2.1 SDS-PAGE法 15%分离胶,4.5%浓缩胶,蛋白分子量标准购自上海丽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法 Tofspec质谱仪,氮气激光源,线性飞行距离:65 cm,加速电压23 608 V,检测器电压-1 750 V,扫描频率4 ns,信号为50次扫描的累加结果。
1.2.3 凝胶排阻色谱法 PE LC-235高效液相色谱仪,TSK2000色谱柱。Sigma公司产蛋白分子量标准。将标准蛋白分别进样,测其保留时间,以标准蛋白分子量的对数与保留时间作线性回归;rhSCF制品同样条件下进样,测定其保留时间代入上述线性方程计算rhSCF的表观分子量。
1.3 氨基酸组成分析
  采用DABS柱前衍生法,样品水解和衍生按Beckman公司试剂盒提供的方法完成,色谱仪:Beckman 黄金系统Ⅰ型,ultrasphere C18 4.6 mm×250 mm,436 nm检测,混合氨基酸标准品(Beckman公司产品)。流动相A:11 mmol/L柠檬酸(含4%二甲基甲酰胺),用NaOH调pH至6.4,B:30%A液,70%乙腈(含4%二甲基甲酰胺),流速1.4 ml/min。洗脱程序见表1。

表1 洗脱程序

t/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0  44  56
17.2 14  86
23.2  0 100
29.2 75  25
39.9 75  25


1.4 紫外光谱
  Beckman DU64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扫描范围220~320 nm,样品为0.2 mg/ml。
1.5 活性测定
  TF-1细胞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吴淑华教授惠赠。rhSCF活性参考品由英国国立生物标准与控制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andards and Control,NIBSC)惠赠(Invoice number 16716)。无血清培养基由本所细胞工程实验室陈昭烈副教授惠赠。rhSCF样品用无血清培养基在96孔板上作倍比稀释,每孔加样100 μl, TF-1细胞培养在含10%新生牛血清和2ng/ml GM-CSF的1640培养基中,使用前,先用无血清培养基洗细胞4次,用无血清培养基稀释至浓度为4×105/ml,以每孔100 μl细胞加入上述96孔板,于37℃、5%CO2条件下培养65 h左右,每孔加20 μl MTT,再培养5 h后,加入20%SDS 80 μl,溶解后在酶联仪上测D570。rhSCF活性参考品用同样条件测定,作为活性计算的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2.1 纯度分析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制品的纯度(图1)大于98%,可用于进一步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测定。

图1 rhSCF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2 分子量测定
  分子量是表征一个蛋白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传统测定方法是采用SDS-PAGE法,我们采用该法,依据电泳距离测得rhSCF的分子量大约为19 000,与理论分子量18 589误差小于10%。SDS-PAGE测定分子量的缺点是误差较大,难以区分蛋白分子的微小改变,如一个或几个氨基酸的缺失等,而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可以测定蛋白分子的精确分子量,其误差可小于0.2%,对于hSCF这样分子量较小的蛋白,即使缺失一个氨基酸也能被检测到。我们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测得rhSCF的精确分子量为18 558 (图2),与根据天然hSCF氨基酸序列计算的理论分子量18 589仅差0.17%,在仪器误差0.2%以内,可以认为rhSCF的分子量是正确的。
  

图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法
测定rhSCF的分子量
M+为分子离子峰;M2+和M3+分别为二价和三价离子峰


  由凝胶排阻色谱测得的rhSCF的保留时间为7.5 min,而作为分子量标准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量66 000)和溶菌酶(分子量为14 400)分别为6.1 min和8.6 min。因而rhSCF的表观分子量为35 000(图3),约为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分子量的两倍。由于凝胶排阻色谱是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进行的,测定时非共价聚体不会解聚,而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时由于电离的作用,非共价聚体会解聚,但共价聚体不易解聚。 可见我们制备的rhSCF是以非共价二聚体形式存在的,这一结果与文献[2,3]报道人干细胞因子的活性形式是非共价的二聚体是一致的。
2.3 氨基酸组成分析
  样品酸水解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以标准氨基酸作外标定量分析,测得各种氨基酸成分如表2所示,其中Trp和Cys水解易破坏,测定值偏低,Gly和His含量低,误差较大,其他氨基酸组成均与理论值相近。

图3 凝胶HPLC法测定rhSCF的分子量

表2 rhSCF氨基酸组成分析

峰 号 氨基酸 rhSCF测定
值(%)
天然hSCF预测
值(%)
 1 Asp+Asn   16.8 8.5+5.5
 2 Glu+Gln   8.6 6.1+0.6
 3 Ser   12.2    12.4
 4 Thr   5.7    4.8
 5 Arg   4.2    3.6
 6 Gly   2.6    1.8
 7 Ala   2.9    2.4
 8 Pro   5.2    6.1
 9 Val   10.0    11.5
10 Met   3.0    3.0
11 Ile   4.7    5.5
12 Leu   8.9    9.1
13 Phe   5.4    5.5
14 Cys   0.3    2.4
15 Lys   7.3    8.5
16 Trp    -     0.6


2.4 紫外光谱
  样品的紫外光谱(图4)表现为典型的蛋白光谱,在277 nm处有一蛋白的特征吸收峰。

图4 rhSCF的紫外光谱

2.5 生物活性测定
  纯化产品与NIBSC惠赠的rhSCF活性标准品相似,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对TF-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其半数有效剂量为6~7 ng/ml(图5), 与NIBSC参考品相似,比活为0.95×106 IU/mg。
  

图5 rhSCF对TF-1细胞的作用

  制备的rhSCF还可明显增加人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集落(CFU-GM)的产率,rhSCF剂量从0增加到40.0 ng时, CFU-GM从(1±0.4)/2×105增加到(348.0±11.6)/2×105骨髓单核细胞。rhSCF与G-CSF,或与EPO+IL-3伍用都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且协同作用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孝兵、谭文松使用我们制备的rhSCF(单用或与IL-3合用)进行脐血造血前体细胞的扩增培养也取得了明显效果,CFU-GM和总细胞数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上述结果初步说明制备的rhSCF理化性质与天然hSCF基本一致,生物活性良好,有望进一步开发用于临床。

[作者简介] 吴军(1969-),男,浙江富阳人,博士,助理研究员。
吴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
巩新(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
唱韶红(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
赵志虎(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
马清钧(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

参考文献

[1] Williams DE ,Eisenman J,Baird A,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ligand for the c-kit proto-oncogene[J]. Cell,1990,63(2):167.
[2] Orazi A,Gordon MS,John K,et al.In vivo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stem cell factor treatment:a morp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bone marrow biopsies[J]. Am J Clin Pathol, 1995,103(2):177.
[3] Shpall EJ,Wheeler CA,Turner SA,et al.A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 of peripheral blood progenitor cell mobilization with stem cell factor and filgrastim in high-risk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Blood,1999,93(8):2491.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年第24卷第3期
作者: 吴军巩新唱韶红赵志虎马清钧 2007-5-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