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药学研究

俄专家制成口服胰岛素胶囊

来源:新华社
摘要:为了控制血糖,部分糖尿病人需要每天数次注射胰岛素,这给其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的专家研制出了一种口服的胰岛素胶囊。据俄《化学与生活》杂志最近报道,胃液的酸性较强,直接进入胃液的胰岛素会受到酸性物质的破坏。因此,如何保护胰岛素使其平安进入肠道,是研制胰岛素胶囊的关......

点击显示 收起


  为了控制血糖,部分糖尿病人需要每天数次注射胰岛素,这给其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的专家研制出了一种口服的胰岛素胶囊。

  据俄《化学与生活》杂志最近报道,胃液的酸性较强,直接进入胃液的胰岛素会受到酸性物质的破坏。因此,如何保护胰岛素使其平安进入肠道,是研制胰岛素胶囊的关键。在研究中,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的专家筛选出了两种制作胶囊的材料——带正电荷的精蛋白和带负电荷的葡聚糖硫酸盐。研究人员依据异种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这两种物质一层紧贴一层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胶囊壁,最内层与胰岛素相结合的是葡聚糖硫酸盐层。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胃液中,当溶液的pH值即酸碱度为1.7至5时(数值越小酸性越强),这种胶囊能保护胰岛素不受破坏。而当胶囊通过pH值为6至8(pH值大于7时,数值越大碱性越强)的小肠和回肠时,胶囊壁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逐渐破裂,被保护的胰岛素在反应中会得到负电荷,因而与带负电荷的葡聚糖硫酸盐相互排斥并分离。之后,胰岛素会被肠自然吸收,进入血液,开始调节机体的糖代谢。

  参与上述研究的专家介绍说,用于制作胶囊的精蛋白和葡聚糖硫酸盐均能被生物自然降解,在动物体内它们都能在完成运输胰岛素的任务后,被酶分解并排出体外,不会危害健康。目前,俄专家正在继续测试这种胶囊,以期尽早使这一研究成果进入实用阶段。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1-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