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药学研究

华人科学家解开常用物质致癌之谜

来源:www.zyzwtp.com
摘要:来自科罗拉多州大学(CU)6月20日的消息,CU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华人科学家薛定(DingXue)等人发现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复合物,比如樟脑丸,空气清新剂会导致癌症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自杀”(cellsuicide)这个正常途径的阻碍,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子刊NatureChemicalBiology杂志上。樟脑丸中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科罗拉多州大学(CU)6月20日的消息,CU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华人科学家薛定(Ding Xue)等人发现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复合物,比如樟脑丸,空气清新剂会导致癌症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自杀”(cell suicide)这个正常途径的阻碍,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

    樟脑丸中的萘Naphthalene,以及某些空气清新剂中的对二氯苯(para-dichlorobenzene,PDCB)已经发现会阻碍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早期的酶,但是虽然这些物质已经被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和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on Carcinogens列为了潜在的致癌物质,但是基本机理还并不为人所知。

    Xue等人由于实验室螨虫为患,偶然间将含萘的樟脑丸放置于培养的秀丽线虫旁边,竟然发现这些线虫的细胞没有进行正常的细胞凋亡,因此他们在这一现象的提示下进行了各种线虫培养实验。结果发现普通线虫在含萘的油脂薄膜上生长时,有20%的线虫体内至少有一个应该凋亡的细胞没有正常进行凋亡过程。实验还发现对于存在基因缺陷、细胞容易逃避凋亡的线虫来说,这一情况更加明显。体内缺少一种凋亡酶———胱天蛋白酶的线虫,在正常环境下平均有1.5个细胞拒绝凋亡,在萘含量与普通樟脑丸相似的环境下则有8.5个这样的细胞。

    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因此如果本应该凋亡的细胞没有正常凋亡,那么就和和癌症细胞现象相似相关了,而且线虫作为一种模式动物,许多机制与人类相似,因此这一研究有可能带给科学家们对癌症研究以及治疗的新观点。

    

作者: 2006-6-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