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药学研究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有抗炎作用

来源:健康报
摘要:他汀类药物可以降脂已是人所共知,近来又有研究发现它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还具有抗炎作用,而这对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据文章作者、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李建军教授介绍,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壁的慢性炎性过程,其中包含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两方面的作用,一旦两者间的平衡被打破,......

点击显示 收起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脂已是人所共知,近来又有研究发现它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还具有抗炎作用,而这对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相关文章近日发表在《心脏》、《临床化学》等国际刊物上。

  据文章作者、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李建军教授介绍,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壁的慢性炎性过程,其中包含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两方面的作用,一旦两者间的平衡被打破,促炎因子占据主动就可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乃至破裂,由此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而作为降脂药的他汀类药物在这一平衡中究竟起到何种作用一直颇受人们关注。

  李建军教授在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对这部分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而IL-10作为重要的抗炎因子之一,有助于抑制很多细胞反应,从而延缓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破裂和血栓形成过程。事实上,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IL-10的浓度往往低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内的水平,而这种浓度减低与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能够降低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而CRP已经被证实是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

  因此,他汀类药物一方面通过提高抗炎因子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使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平衡倾向于抗炎方面,从而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作者: 2007-6-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