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药学研究

美研究人员发现一抗体可有效控制内出血

来源:新华网
摘要: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抗体,可有效控制由外伤导致的严重内出血。组蛋白毒性俄克拉何马医学研究基金会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外伤导致大出血主要由名为“组蛋白”的蛋白质破坏血管组织膜造成,新发现的特殊抗体可抑制组蛋白破坏作用,控制内出血。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在患败血症老......

点击显示 收起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抗体,可有效控制由外伤导致的严重内出血。它有望为挽救在车祸、枪击等事件中受伤人员的生命提供新途径。

  组蛋白毒性

  俄克拉何马医学研究基金会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外伤导致大出血主要由名为“组蛋白”的蛋白质破坏血管组织膜造成,新发现的特殊抗体可抑制组蛋白破坏作用,控制内出血。

  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在患败血症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很高,并在随后对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研究中发现同样事实。

  组蛋白一般存在于细胞核中,环绕脱氧核糖核酸(DNA)并起到维持DNA双螺旋形态的重要作用。但是,当细胞由于外伤或疾病受损,原本位于细胞核中的组蛋白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吞噬血管组织膜,造成血管损伤。

  研究小组认为,这导致内出血和身体组织中体液聚积,威胁生命。

  研究带头人、心血管生物学家查尔斯埃斯蒙说:“当意识到组蛋白的毒性时,我们立刻投入到寻找阻止它们破坏性作用(的物质)的工作中去。”

  研究报告25日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

  老鼠有抗体

  这种可抗阻组蛋白的特殊抗体被称为“单克隆抗体”,由美国天普大学研究人员马克莫内斯蒂耶发现。

  单克隆抗体最早在一只患有自身免疫病的老鼠体内发现。在患有自身免疫病的患者体内也已发现单克隆抗体,但目前尚不清楚为何这些患者细胞核内会有这种抗体存在。

  研究人员在患有败血症的老鼠身上试验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抗体确实能阻止组蛋白的毒副作用,老鼠恢复健康。

  埃斯蒙说,所有哺乳动物体内的组蛋白类似,因为它们是身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老鼠体内的单克隆抗体对人类应同样有效。下一步研究将针对灵长类动物和人类。

  止血防衰竭

  “对因简易炸弹袭击受伤的士兵、枪击受害者和忍受外伤痛苦的患者而言,这一发现为救治他们打开了一扇新门,”埃斯蒙说,“当患者大出血时,单克隆抗体能防止多器官衰竭。”

  埃斯蒙认为组蛋白的存在可以看作进化过程中的适应表现。

  “数百万年前,人和动物生病后,并非死于心脏病或车祸,而是死于传染病……”他说,“我们相信细胞核中的组蛋白正是免疫系统最后一道防线。”

  俄克拉何马医学研究基金会主席斯蒂芬普雷斯科特说,遭受一处外伤的患者往往还要遭受多次致命性继发损伤,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同时给人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线索。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