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中药资源开发与保护

青海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来源:www.tcmgap.com
摘要:纤维植物主要有:罗布麻。狼毒:分布广泛。芦苇:多分布于柴达木地区。赖草:分布于林线以下地区等。...

点击显示 收起

 

  纤维植物 
  主要有:罗布麻;白麻:为荒漠地灌木;狼毒:分布广泛;芦苇:多分布于柴达木地区;赖草:分布于林线以下地区等。
  淀粉植物 
  主要有:蕨麻:分布于祁连山、昆仑山等地;锁阳:仅分布于柴达木地区;山丹:分布于祁连山和西倾山等地;榛:分布于祁连山和西倾山地区等。
  油料植物 
  主要有:虎榛子:分布于西倾山;叉分蓼:分布于祁连山、西倾山、昆仑山;钓樟:分布于西倾山;茶条槭:分布于祁连山、西倾山;文冠果:分布于祁连山;楤木:分布于西倾山等。
  香料植物 
  主要有:小叶丁香:分布于西倾山;毛叶丁香和花叶丁香:分布于祁连山和西倾山;羽叶丁香:分布于玉树、果洛;红紫挂竹香:分布于玉树、果洛;山刺玫:分布于祁连山和昆仑山地区;蔷薇,包括大卫蔷薇、刺梗蔷薇、扁刺蔷薇、秦岭蔷薇、美丽蔷薇,分布于祁连山、西倾山和玉树、果洛等。
  蜜源植物 
  主要有:忍冬、岩生忍冬、甘青瑞香、报春花、天山报春、鍚金报春、川赤芍、山梅花、东陵八仙花、珍珠梅、雪山极春、花叶海棠、毛樱等,多分布于祁连山中、东部、西倾山、阿尼玛卿山、玉树和果洛一带。
  野果野蔬菜植物 
  主要有:山楂,分布于祁连山和西倾山。桑叶葡萄和四数猕猴,分布于西倾山。草莓、锡金微孔草、荨麻、冬葵、珊瑚菌、蕨菜等,分布广泛,除柴达木盆地处,其它地区多有分布。山荆子、毛山荆子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东、中部和西倾山。另外,一些地区还有黑木耳、野葱、钩子等。
  化工原料植物 
  主要有:地榆、金露梅、峨嵋蔷薇、梾木、陇蜀杜鹃、大坂山杜鹃、黄毛杜鹃等。
  把柄与纺织材植物 
  主要有:花楸、天山花楸、湖北花楸、四川花楸、灰栒子、水栒子、中国黄化柳、乌柳、川滇柳、托叶樱、毛樱、西南樱、甘青锦鸡儿、川青锦鸡儿等,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中、东部、西倾山、阿尼玛卿山和果洛、玉树。柠条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中、东部。柴达木盆地分布有柽柳、短穗柽柳、甘青锦鸡儿等。
  具有商品价值的经济植物 
  目前,青海己收购或藏量较大的经济植物主要有:
  (1)中药材有,党参,黄茂,当归,贝母,丹参,大黄,羌活,秦艽,枸杞,防风,赤芍,大力子,甘草,虫草,麻黄,四川獐牙菜,益母草,苍耳子,青木香,荆芥,小檗皮,柴胡等。
  (2)淀粉植物有蕨菜、蕨麻等。
  (3)野菜植物有地皮菜等。
  (4)纤维植物有罗布麻,鬼箭锦鸡儿,金露梅,藏忍冬,芦苇,狼毒等。
青海特色植物:  
  绿绒蒿 
  青海特产。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3000─5200米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省内各地都有分布。其品种有多刺、总状花、全缘叶、五脉等4种,藏名分别为“乌巴拉色尔布”、“才完”、“欧贝赛保”、“欧贝完保”。株高10─60厘米,根圆锥状,肉质。叶基生,莲座状,有长柄。花生于花葶顶端,有蓝色、青蓝色、淡黄和鲜黄色、淡紫色、红色等多种,人称“高山牡丹”。花期6─8个月。除观赏外,花、茎可入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息风定喘,治肝、胆、肺、胃、肠炎、头痛、皮肤病、咳喘、白带、经痛、小儿惊风及跌打损伤等症。
  山丹 
  主要分布于青海的东部。是群众喜欢的一种野花,常在花儿中唱到山丹。山丹属百合科。生于海拔3000米以下潮湿沟谷、山坡草甸和林缘、灌丛中。地下鳞茎可以吃,还能治劳嗽咳血、虚劳咳血、虚烦惊悸、浮肿、小便不利、骨折和外伤等。
  杜鹃
  杜鹃花科,常绿灌木。种类较多,有烈香杜鹃(又叫黄花杜鹃,藏语叫“大勒”)、头花杜鹃、黑鳞杜鹃、青海杜鹃(又叫楷杷、陇蜀杜鹃,藏语叫“大玛”)、千里香杜鹃、长管杜鹃等。产省内海拔2500-4700米的阴湿灌丛。植株高低不一,矮者35厘米,高者3米,一般1-2米。均分枝。俗称“香柴”的,枝条直立,枝叉多,质脆、含油,有强烈香味。花色有红、粉红、黄、紫等。可燃。称“冬青”的,枝圆柱形,质坚而脆,花黄、白、紫、蓝色,可燃。称“枇杷”的,常绿,质鞣,不可燃。枝、叶、花含芳香油,可作高级香料;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健胃消肿、强身抗老等功能,常用于治疗气管炎;藏医广泛用于治疗肺炎、肺脓肿、喉炎、尿道炎、胃下垂、胃癌、肝癌、肝脾肿大、梅毒性炎症,外用治皮肤瘙痒。
  报春
  多年生草本植物。报春花科。青海有鄂报春(四季报春)、锡金报春(藏语叫“象治赛保”)、甘青报春(唐古特报春,藏语叫“奥勒西”)、仙客来(又称萝卜海棠)、羽叶点地梅等。分布于玉树、 黄南、海南等地3000-4500米的潮湿草地、水边。根系发达,枝纤细,花色有褐紫、紫红、花果期5-7月。种子药用,能安神、止痛、退烧,治神经痛、关节痛、肺病、心脏病、高血压及烫伤、疖疮等。
  龙胆
  龙胆科植物。1年生草本。我省种类很多,有刺芒、青藏、六叶、祁连、匙叶、大花、乌奴、蓝玉簪龙胆(藏语名分别为:完布、邦见察保、解吉那保、邦见那保、奥拉毛、邦见恩保、冈嘎穷、邦见恩保)及达乌里秦艽、黄管秦艽、麻花秦艽、灌花秦艽等。生在海拔1800-4800米的高山草甸、灌丛草甸、沼泽草甸,分布于省内各地。高3-35厘米,根丛肉质,茎平卧或直立,花有白、黄、蓝紫等色。根入药,中药称秦艽,土名为左拧儿。入药可解热、消肿、祛风除湿,治咳嗽、天花、气管炎、黄疸、炭疸、扁桃腺炎、荨麻疹、结核病潮热、风湿关节痛、阴囊湿疹等。
  刺玫花 
  青海林区刺玫花较多。到6、7月间,花枝招展,娇艳夺目。青海刺玫花有红刺玫和白刺玫等多种。生长于海拔2300-3200米的阴坡山谷的灌丛和林下。多产于黄南、海北等地。刺玫花果入药,能解毒、退烧、滋补、止泻。
  蜀葵 
  青海叫“大福其”,是当地普遍栽培的观赏植物,在西宁、海东地区普遍栽种。花色有红、紫、白、紫黑等,花期较长。蜀葵的花、果可入药,花治月经过度,鼻衄不止;果治小便不通、腹泻、口喝等。
  黄精
  又叫鸡头参、葳蕤,藏语称拉尼。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1米。根状茎横生,肉质,淡黄色,先端如鸡头状。茎直立或上端攀援。花期5-6月,果期6-7月。产于海东、黄南及海北等地2600-3600米坡地、沟谷、林缘处。根状茎入药。能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可益身延年,主治肺结核、干咳无痰、久病体虚、倦怠乏力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外用治脚癣。又是观赏花卉。
  凹舌兰 
  别名手掌参、手参、太平参。青海高原特有珍贵药材。兰科,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块根肉质,形似手掌。茎直立。花序穗状,紫红色,花期7-8月。产于黄南、海北、玉树等地海拔3000-4000米的阴坡、水边、林下或草地。块根用药,有大补元气、补肾益精、安神增智之功,治病后体弱、腰腿乏力、阳痿不举、瘀血肿痛、跌打损伤、久泻白带症,为强身特效药物。具有大补元气,安神增智的功能。
  锁阳
  又名锁燕。锁阳科,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植物。产海西、海南海拔2700-2900米的荒漠沙地,常寄生于白刺根部。株高30-40厘米,无叶绿素。茎直立,不分枝,直径3-4厘米,暗褐或棕褐色。茎入药,为固精壮阳、健身润肠良药,治阳痿、筋骨痿弱及便秘。
  地软 
  别名地皮菜。念珠藻科。雨后地面生长。外形似木耳,柔软。含钙质高,是一种寒性食品。青海大部分地区均产。
  红景天
  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3000-5400米的岩石缝隙和高山砾石带。分布于省内大部分地区。省内有唐古特红景天、大花红景天(藏名均叫“苏曼玛保”)、小丛红景天、狭叶红景天(藏名“尕都尔”)及宽瓣红景天。形似小灌木,植株较高大,根肉质块状,花瓣呈绿黄色。其药用部分是花、根及根状茎。6-7月采花,阴干;早春、秋末挖根,晾干备用。有活血止血、化瘀消肿功效,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咳血、月经不调及痢疾等。 藏医中将其花、根入药,主治肺病、神经麻痹症、退烧等。
  沙棘
  胡颓子科灌木或小乔木。 俗称黑刺、醋柳、酸刺,藏语叫“达日布”。分布于全省海拔1800-4000米的河漫滩、台地和山坡。适就能力很强,耐旱耐寒,易成活,繁殖快。高1.5-10米,3200米以上为矮小灌木。枝黑灰色,有刺。果圆形、桔黄色并黑褐色小点,有强烈酸味,维生素C、E、A等含量几乎居一切果、蔬之冠。果入药,补肺、活血,治月经不调、肺结核、胃溃疡等,还可制饮料、酿酒、果酱;种子榨油;树皮含鞣质,可制烤胶。茎对肿瘤、心血管疾病有疗效;叶可代茶,还可作牲畜饲料。
  白刺 
  蒺藜科落叶灌木。蒙古语称为“哈日莫格”。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生长在荒漠、半荒漠地带的盐渍化低地和湖泊附近的盐土上。耐盐碱、风沙、干旱。繁殖力强。青海除本种外,还有西伯利亚白刺,毛叶白刺。果实味甜略带咸味,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糖类等成分,可作果酒、果汁、果酱,还有补脾健胃、滋补强壮和调经活血之功效。
  黄刺 
  别名小檗、黄酸刺、三颗针,系小檗科落叶灌木。分布地区大体与黑刺相同,且常混生在一起。青海除本种外,还有甘肃小檗和普通小檗。藏语称黄刺为吉尕尔。其果具有补脾健胃、止咳化痰、清热止泻之功效。
  发菜
  俗称“头发菜”。藻菌植物念珠藻科。植物体丛生,干燥时丝体呈乱发状,黑色或褐绿色。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为名贵山珍,并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的功效,手术后食之可促使伤口愈合。分布于黄河、湟水谷地、坡地含石灰质的土壤表面。
  蕨菜
  别名如意菜。蕨科,多年生植物,高可达1米以上。分布于祁连山东段各山,以阴坡为最。鲜嫩时采摘,时在“小满”前后。食用前,捋去卷叶,洗净茸毛,开水中煮熟,切成段,泼熟油即可。趁鲜生腌,翠绿如生,鲜味长存。其根茎含淀粉,可制凉粉,亦可酿酒。全株入药,驱风湿,利尿解热,治脱肛。
  猪苓
  地方特产。多孔菌科。担子果从埋于地下的菌核发出,有柄。菌核形状不规则,上有丛状菌盖,肉质,干后硬而脆,圆形;菌肉薄,白色。产互助、乐都等地桦林中。菌核入药,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治水肿、急性膀胱炎。
  冬虫夏草
  又名冬虫草,虫草。青海名贵特产。麦角科奇异中药。藏语叫“牙扎更布”。该草冬天是条虫,夏天地面部分又是株小草,药材形状是虫与草的复合体──虫子头上有株草。寄生鳞翅目昆虫蝙蝠蛾。冬季菌丝侵入蛰居土中的幼虫体中,吸取其养分,虫体被菌丝体所充满而成为空壳。夏初,自虫体头部生出子座,露出土外;子座单生,茎高4─11厘米,表面深棕色,断面白色,柄基部仍与虫体头部为一体。虫体深黄色,细长圆柱状,形似休眠老蚕,长3─5厘米。产玉树、果洛、黄南、海南及海东脑山地区海拔36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采挖后阴干。其成分除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外,尚含虫草酸,冬虫草素和维生素B12等。味甘性温,有抗菌、平喘、强心、降压、滋补、止血、益肺肾、补精髓等功效,主治虚劳咳血、阳痿遣精、盗汗虚喘、腰膝酸痛等症。民间用虫草炖鸡,用以治疗阳虚体弱和病后虚损。为本省出口“拳头产品”。
  蘑菇
  黑伞科植物。柄与菌盖、菌肉白色或近白色,盖为半球形至平展、光滑,柄近圆柱体,肉部松软充实。产于本省各地,可食的40余种,生于草原的约占一半。常见的有野蘑菇、四孢蘑菇、草地蘑菇、墨汁鬼伞、沙底蘑菇、大肥菇、油菇、树菇等,海北皇城滩、俄堡滩、青海湖畔,遍地生长,菌蝇稀少,不受污染,是为佳品。尤以祁连所产黄菇质量最优,水分少,肉质厚。细密脆弱,味香纯正。蘑菇含有异常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B1、C等。性味甘平,益肠胃,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传导,常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强防癌抗癌能力,并能预防病毒感染、脚气病、牙床出血、盆血等症。
  大黄
  又叫将军、唐古特大黄,藏语叫“君木札”。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米。根茎肉质肥厚,圆柱形或圆锥形,表皮棕褐色,断面橙黄色。主要有萝卜黄、牛头黄两种。又因其生长初期如掌状,后又裂为鸡爪形,故有“鸡爪大黄”一名。前者低矮,后者高大,产于省内各地,旧时从西宁外销,又称“西宁大黄”。味苦性寒,根入药,泻热攻下,破积滞,行瘀血,消痈肿,主治食积痞满、实热便秘、黑急后重、湿热黄疸、血瘀经闭、痈肿疔毒、叶血衄血等,外治丹毒口疮、水火烫伤、风火牙痛、跌打损伤。根鞣质,可提制烤胶。
  雪灵芝
  青海特产。属高等植物石竹科。藏语叫“阿仲尕得”。多年生垫状草本,主根粗壮,木质化,茎高寸许,簇生,外形半圆球状,枝叶密集,花色白,冬寒盛开。生长在海拔4000─5000米高山草甸和砾石带,分布于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及祁连山、大坂山。全株供药用,有滋补作用,能退烧、止咳、降压,治流感、肺炎、黄疸、淋病、淋巴结核、筋骨痛疼等病症。
  人参果
  又称蕨麻。学名“鹅绒委陵菜”,藏语叫“卓老沙僧”。蔷薇科,多年生匍匐草木植物。根纤细,中部或末端呈纺锤形、球形或条状块根,皮棕褐色,肉质白色。茎细微,紫红色,节长5-10厘米,节上生不定根,并形成新株,开黄花。生在1700-4300米的草甸、河漫滩等处。省内各地均产,块根肥厚,富含淀粉,味香而甜,其成分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铁、磷等无机盐。有滋补作用,可供食用或酿酒。全株入药,有健脾益胃、止咳利痰、生津止渴、补血功效,治各种出血、止痢。
  黄芪
  又称黄耆。多年生豆科草木植物。本省所产种数较多,有青海黄芪、金翼黄芪、东俄洛黄芪(藏名分别是“塞完”,“塞赛尔”,“大牙甘”)、多花黄芪、马河山黄芪、草木樨状黄芪等。生在1800-4800米的树林、灌丛、沟谷及山坡草地,品种不同,株高各异,有的茎粗而长,直立生长;有的茎细,匍匐地面。根圆而粗。全草入药,内服利尿、愈合血管、镇痛、催吐,治胃溃疡、胃痉挛、消炎接骨,外用治创伤、消肿止痒。根入药可益气固本、排浓生肌、利尿止痛。
  甘草
  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根茎横、竖生,圆柱形,长1-2米,直径0.5-3厘米,棕红色皮黄里。茎直立。产海南、海西、海东等地海拔2300-2800米的沙质中。土根入药,可镇咳祛痰,治咽喉燥痛、脾胃虚弱、疝气等。可作味药,调和炮药。根茎内含有芳香物质和次甘草酸。
  蜀葵
  古称“戎葵”,俗称“大福琪”。锦葵科,2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西宁、海东、黄南、海南等地海拔2900米以下庭院。高1-2米,茎下近木质化,不分枝,花硕瓣密,有单、重瓣,花色有白、黄、淡红、红、紫等,花果期6-10月。除观赏外,花、果入药。花治月经过多、鼻衄不止;果治小便不通、腹泄等症。种子可榨油。
  猕猴桃
  猕猴桃科攀援藤本植物。产循化孟达林区2300-2400米的灌丛、林缘。枝淡红或红褐色,叶纸质,密生,圆状,花白色或蔷薇色,芳香。浆果长球形、金黄色,熟后褐色。花期6月,果期8月。果可生食。
  羌活
  青海特产。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藏名“朱那”。分布于青南、东部地区海拔2600-4000米的林缘及灌丛。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呈竹节状,带紫色。花白色,花期7月,果期8-9月。青海羌活分蚕羌、大头羌两种,有药香味,为全国之冠,尤以蚕羌最为著名,尖扎蚕羌质量最佳。根茎状入药,可表解寒热,治风寒感冒鼻窦炎、风湿关节炎等。
  丁香
  省内名花之一。本犀科,落叶灌木。俗称“轮柏”、“二度梅”(每年开花两次)。产西宁、海东、黄南等地海拔1800-3500米处,多为庭院栽培,象征吉祥、富贵。我省主要有暴马丁香,又称暴马子、簪丹、西海菩提、荷花丁香、阿穆尔丁香等,株高5-8米,胸径15-20厘米,树冠椭圆形,枝条上伸而开张。花序圆锥形,色洁白,花期6-7月,有浓郁香味。塔尔寺的白旃檀树,被佛教子弟称为“西海菩提”,便是暴马丁香。还有小叶丁香、紫丁香、白丁香、花叶丁香、羽叶丁香、四川丁香等。高1-4米,花色有淡紫、紫红、粉红、紫、红、白色。花期4-9月。除观赏绿化、作蜜源外,花芬芳,可提取芳香油。1985年3月25日,丁香被命名为西宁“市花”。
  藏茵陈
  肝炎良药。龙胆科,1年生草本。俗称白蒿。我省有四数、抱茎、川西獐牙菜等(藏语叫“假斗”、“斗大”)。高5-60厘米,茎直立,主根黄色,花灰蓝、暗紫红、黄绿色。全草入药,清肝利胆、健胃,治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胆囊炎、消化不良等症。民间与茶熬后同饮。
  枸杞
  青海名产。茄科,多刺灌木。藏语叫“旁庆”或“折才尔玛”。分枝,茎直立或俯垂,有棘刺,淡灰、灰白或淡灰黄色。花粉红、淡紫、紫色、浆果球状、红、橙、褐色。花果期7-10月。我省海西、海南、黄南、西宁、海东等地有野生,海拔1890-3500米的田埂、荒滩随处可见。叶、花、梗皮、根皮都是药材。春采叶,叫“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叫“枸杞子”;冬采根,称“地骨皮”。上述4味阴干研末,制密丸,早晚各1丸,常服解除邪热、明目轻身。枸杞子性味甘平偏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属补血药类。藏医治心热引起的头痛、健忘、失眠及妇科病。果实含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烟酸、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有滋补作用。
  党参
  青海特产。桔梗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产海东、黄南、海南、果洛等地海拔1650-3300米的灌丛、林缘。高1.5-2米。根圆锥形,外皮淡灰棕或乳黄色。茎缠绕,多分枝。花淡黄绿色。枝叶花有异香味。根入药为强壮剂,有补脾、益气、生津、利尿、健胃、镇咳、祛痰之效。治肺结核、脾虚、衰弱症及贫血
  雪莲
  青海特产。菊科,凤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雪荷花”。我省有水母、芭叶、唐古特雪莲等,藏语分别叫“恰羔素巴”、“克登”、“漏子多保”。产于全省海拔3800-5200米的高山流石滩及冰川间草甸等处。高5-50厘米,茎直立,全株密被白色柔毛。水母雪莲为密集的管状花,蓝紫色。花果期7-9月。藏药用地上部分,治炭疸、风湿关节炎、下死胎、高山反应等症。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证实,有除寒、壮阳、调经、止血作用,治阳痿、腰膝酸软、妇女崩带、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及食物中毒等。
  贝母
  青海特产。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6-35厘米,鳞茎由2-4米枚内质鳞片组成,直径5-10厘米,白色。花期6月,果期8月。产兴海、河南及果洛3200-4500米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入药部分为其鳞茎,因其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我省所产叫青贝──“珍珠贝”,形似“怀中抱月”而驰名全国。本种为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药,治肺燥咳嗽、久咳痰喘、急慢性气管炎,又能补血,治感冒、月经过多等症。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4-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