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药用植物栽培管理

生物农药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来源:www.tcmgap.com
摘要:半个世纪以来,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依赖化学农药,忽视自然调控,使病虫害防治趋于复杂和困难。不能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已成为全球共识,不少国家以法规形式制定了5--10年内减少50%化学农药用量的目标。为了达到既能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目的,生物农......

点击显示 收起

 

 

   半个世纪以来,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依赖化学农药,忽视自然调控,使病虫害防治趋于复杂和困难。不能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已成为全球共识,不少国家以法规形式制定了5--10年内减少50%化学农药用量的目标。为了达到既能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目的,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便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
一、生物农药的概念及种类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制备出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环卫昆虫、杂草、鼠害,以及调节植物生长制剂的总称。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
  (1)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2)对病虫的杀伤特异性强,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持生态自然平衡;(3)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天然产物,它可回归自然,保证可持续发展;(4)可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不断提高性能和质量;(5)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原菌难以产生抗药性。
二、我国生物农药生产及应用现状
   我国从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Bt杀虫剂的研究工作,80年代中期,杀虫剂的发展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到90年代初期,全国Bt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开始大幅度提高。目前Bt制剂的生产厂家达68家,已相继研制与开发出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和高含量粉剂及原粉,年产量达2~3万吨,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林业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5000万亩次。还大批量出口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国家。
  近年来,天然生物农药的研制发展较快的有杀虫病毒、抗虫真菌、抗病细菌及其抗生素等。
  我国对真菌制剂的研究、开发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白僵菌、绿僵菌为主。尽管白僵菌还未成功开发成制剂产品,但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等的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木霉菌已开发成功,取得登记注册,用于防治蔬菜灰霉病,效果理想,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在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中,棉蛉虫核多角体病毒已有多家企业登记注册,进入工业化生产。防治蔬菜害虫的多个病毒产品已实现商品化,其中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基因修饰及含有增效蛋白因子的病毒株系已处于开发生产阶段,从而使昆虫病毒产品的杀虫谱更广、防治效果更好。
  线虫和微孢子虫杀虫剂起步虽晚,但在解决工厂化批量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产品已达到实用化程度。
  拮抗细菌生防制剂的研究趋于活跃,主要用于防治植物土传病害,在全国的应用面积已超过亿亩。
  截至2000年,全国已登记的生物农药品种18种,产品53个,生产厂家102个。
三、我省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进展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生物农药研究和开发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水平,研究成果中形成的技术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1.防治水稻病害的生物农药研究成果,将很快运用于生产
  防治水稻病害的拮抗细菌,目前已获得农药“三证”,进入市场化生产。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证明,拮抗菌在水稻植株上定殖能力较强,繁殖较快,对纹枯病防效近80%,对稻曲病防效达63%-85%。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前国际植物病理学会主席,国际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学术权威R.J.Cook博士现场考察了拮抗菌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示范现场,对这一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认为用拮抗菌防治水稻纹枯病是目前世界生物防治叶部病害研究中最先进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已具备了转向商品化生产条件。该项研究成果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具备技术成熟、产品先进和适用的特点,中试产品深受农户欢迎,具有很好的开发推广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有望成为重要的产业化开发项目。
  2.广谱性昆虫病毒的研究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已获得苜蓿银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两种核多角体病毒的高毒力专化型毒株,专化型毒株的活性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外报道的其他株系。已研制开发出多种用于防治农作物重大害虫的连续多代无污染群体饲养技术,生产成本低,病毒接种的生产效率高,属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形成了完整的质检技术体系。
  该所通过与日本合作开展增强型病毒株系研究、引进先进技术和试验材料,为我国开发该项最新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已筛选获得几种活性较高的昆虫病原线虫新株系
  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昆虫病原线虫种类及生存环境调查,从国外引进了16种高致病性昆虫病原线虫株系,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品种改良工作。通过杂交手段进行抗逆基因的重新组合,可望培育出高抗逆性、高活性的新线虫品系。
  此外,利用棉株内生菌筛选获得了对棉花黄萎病有明显诱导抗性效果的菌株,经人工接种,平均诱导抗性效果分别达45%和36%。
四、生物农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田间效果不稳定。 生物农药的防效实质上是生物间在自然界中的平衡作用,因此,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另外生物农药田间药效不如化学农药快,使用次数较多,如果使用技术不规范,也容易造成田间效果不稳定。
  2.对生物农药的宣传急需加强。 由于农民长期习惯使用化学农药,对生物农药的优点和可持续控制作用缺乏感性认识,加上生物农药的毒性低、药效相对慢等特点,使农民对生物农药的优越性认识不足,直接影响到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
五、生物农药的发展策略
  1.抓住发展机遇,加强生物农药研究。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农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发展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生物农药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强化基础研究,加大研究力度。首先应建立省级生物农药研究基地或工程中心,组成一支生物农药科研队伍,围绕当前生产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开展生物防治的研究,系统筛选有效菌株,建立优化的发酵、增殖的生产工艺和规范的生产质量标准,组建配套的田间实用技术;其次要加强生物农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加强菌种选育,研制杀虫治病的基因工程菌株,注重更新剂型,创制新型生物农药。
  3.加速生物农药产业化进程。研究项目在立项的同时就应考虑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形成生物农药产品,进入市场。因此,应着重对生物农药的制剂加工、产品质量、环境行为等一系列问题开展研究,提高生物农药商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政府应制定向生物农药产业化倾斜政策,一方面要加大扶持生物农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单位直接参与项目研究,使企业成为生物农药研究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基地,促进生物农药的产业化。

 

作者: 陈志谊来源:江苏农业科技信息网 2005-4-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