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药用植物栽培管理

北柴胡栽培技术

来源:www.tcmgap.com
摘要:北柴胡又名硬柴胡、津柴胡等。柴胡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需要二年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人工栽培柴胡第一年生长只生基生叶和茎,只有很少植株开少量花,尚不能产种子。一、性状鉴别北柴胡:主根呈圆柱形,有分支,稍弯曲。...

点击显示 收起

 

  [产地分布]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北柴胡又名硬柴胡、津柴胡等。生于较干燥的山坡、田野及路旁等处。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柴胡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需要二年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人工栽培柴胡第一年生长只生基生叶和茎,只有很少植株开少量花,尚不能产种子。田间能够自然越冬。第二年春季返青,植株生长迅速,于7~9月开花,8~10月为果熟期。全生育期约190~200天。
  一、性状鉴别
  北柴胡:主根呈圆柱形,有分支,稍弯曲。长约5~20厘米,上端直径约0.2~1.0厘米,尾端渐细,形如鼠尾,顶端略带芦茎。外皮黄褐色或淡棕褐色,有细纵纹和横长点状皮孔及支根痕,质较坚硬而韧性强,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柴质。气微香,味淡。以主根粗大、少支根、黄褐色为佳。
  二、药理作用
  柴胡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功能: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菌、抗肝损伤、抗病毒(流感病毒)等作用。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1)育苗田的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或轻壤土地块,土壤pH 6.5~7.5,同时交通管理也要方便。
  (2)生产田的选择
  选择沙壤土或腐植质土的山坡梯田,或旱坡地,或新开垦的土地为宜;盐碱地、低洼易涝地段和粘重土壤不适宜柴胡种植。
  2、整地
  育苗地整地要精细,在地平、土细、耕层土壤疏松上狠下功夫。耕翻深度达25厘米以上,清除石块、根茬和杂草,做到精耕细作。
  生产直播田整地,深翻达30厘米以上。冬春季进行耙压保墒,早春进行耢耙整地,清除根茬和碎石及杂草,实现地平、土细碎、土壤墒情好的要求。
  (二)作畦育苗与直播
  1、作畦育苗
  柴胡育苗是为了节省种子,便于集中管理,提高成活率,同时,北方地区第一年育苗,还可节省大量农田种植其它作物。
  (1)作床畦 因柴胡种子较小,为便于管理和有利于出苗,要制作床畦育苗。畦宽1.2~1.5米,畦长30~40米,畦埂要坚实,畦面平整,土细碎。对于易发生积水地块要制成高畦床,畦宽1.2~1.5米,畦面高出地表面10~15厘米,畦间设步道沟,宽40~50厘米,便于排水和苗圃管理。
  (2)施肥 育苗田要施入充足的农家肥作底肥,坚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一般结合制作育苗床畦施入,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2500~3000千克,磷酸二铵10~12千克,充分混合均匀后施入20厘米耕层中。
  (3)处理土壤 为防治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害虫,要配制毒饵、毒土等进行土壤处理(方法见北沙参地下害虫防治节)。
  (4)种子处理 柴胡种子出苗率低,据试验,用药剂处理种子,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出苗率。①用浓度0.8%~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0分钟,出苗率可提高15.4%;②用0.3%~0.5%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可提高出苗率12.6%;③用超声波处理种子3~5分钟,可提高种子出苗率14.7%;④在播种之前应用植物激素6-苄基氨基嘌呤浸种(浓度0.5毫克/升),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具体选用哪种处理方法,根据条件而定。处理完种子后要进行快速发芽试验,以确定播种量。发芽试验可用保温瓶快速催芽法。取一只保温好的暖瓶,内盛三分之一容量的60℃左右的温水,取处理好的种子百粒左右,用新纱布包好,再用细线捆扎住,另一端拴好大头钉,扎于暖瓶软木塞上,将催芽种子包吊悬于暖瓶水面上,盖好软木塞(不要压塞太紧),经18~20小时即可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种子芽率低于50%要加大播种量。
  (5)精细播种 平畦以条播为主,高床畦以撒播为宜。条播行距10~12厘米,于清明节前后进行,在作好的畦面上用种药双齿镐划小沟,沟深3~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播入沟内,覆土盖严,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然后人工踩或用小石石衮镇压保墒,并加盖草帘子保温保湿。高畦撒播时,在做好的畦面上,保持畦面土壤墒情和湿度的情况下,均匀撒播种子,每亩播种量2.5~3千克,播完种子后,使用竹筛或铁丝网筛,均匀地筛上一层湿润的细土覆盖畦面,覆土厚度达2~3厘米,然后架拱棚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保温育苗。
  2、生产田直播
  (1)播种时间 当土壤表层温度稳定在10℃以上,清明节过后的4月上中旬,土壤表层解冻达10厘米以上,即可开始播种。
  (2)播种方法 人工开沟条播,行距20~25厘米,开沟深3~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每亩播种量1.5~2千克,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然后进行踩实或镇压保墒。
  (3)抗旱保墒 柴胡播种至出苗前一段时间保持土壤墒情,满足种子发芽对水分的需要十分重要。
  (三)苗期管理
  1、育苗田管理
  经常检查育苗棚内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如果高于28℃要遮荫或放风。畦面发生干旱有裂隙时,要用喷壶进行喷水,一次喷透喷均。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畦面可萌发出针叶,逐渐进入苗期,要及时拔除畦面杂草。当畦田面见绿时要控制好湿度,用放风孔的大小来调节棚内温、湿度。苗生长到3~5厘米高时,对塑料棚采用昼敞夜覆方法进行练苗,逐渐撤掉棚膜。当苗高5~10厘米时,每亩追施尿素7~10千克,追肥后浇灌一次透水。畦面要保持清洁,发现杂草就要及时清除。苗田出苗过于拥挤,要进行疏苗,以每平方米留苗180~200株为宜。
  2、生产田管理
  大面积生产田播种后,在自然条件下一般10~15天出苗,渐露针叶,逐渐进入苗期,其管理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中耕除草 出苗后结合除草,用手刮锄进行中耕松土,为幼苗根系生长创造适宜条件。田间有草必除,严防草荒。
  (2)间苗定苗 当幼苗长到3~5厘米高时进行疏苗,防止幼苗拥挤,疏苗后及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和除草。苗长到5~7厘米高时进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50株左右。
  (3)防治害虫 进行田间调查,一旦发生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苗期害虫(象甲、金龟子等),要及时进行防治(参照北沙参害虫防治进行),确保苗全、苗壮。
  (四)生长期管理
  柴胡生长第一年植株细弱,生长缓慢,多以叶茎丛生,一般不抽苔开花。因此生长期管理以壮苗促根为管理中心。育苗田以壮苗为管理中心。
  1、中耕松土 柴胡属于根类中药材,人工栽培以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柴胡根为目的。生长期适当增加中耕松土的次数,有利于改善柴胡根系生长环境,促根深扎,增加粗度,减少分支。一般在生长期要进行3~4次中耕,特别是在干旱时和下雨过后,进行中耕十分有效。
  2、追肥浇水 生长期是柴胡需营养和水分的第一高峰期,为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要在6月中旬追施一次肥料。施以尿素每亩10~12千克,追肥后浇一次透水。待水下渗后2~3天再次进行中耕松土,保持田面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
  3、除草防涝 生长期田间有杂草生长,杂草与柴胡争夺养分、水分和空间等,会影响柴胡植株生长,造成柴胡生长不良,为此见草就要及时拔除。同时夏季也是洪涝灾害多发期,因柴胡怕积水,遇涝要及时排除。
  4、摘蕾防虫 植株生长到7~8月份,田间出现个别植株抽苔现蕾现象,发现后及时摘除,减少营养不必要的消耗。同时,对田间发生的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做好防治工作,可用5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喷雾。
  5、培育健壮秧苗 对育苗田管理基本同生产田,要更加仔细些,严防徒长,以培育健壮秧苗为目的,促进幼苗根系深扎,以利翌春挖苗移栽。
  (五)越冬管理
  柴胡植株生长到9月下旬,地上叶片开始枯萎黄化,进入越冬休眠状态,此时管理好坏也直接影响来年春季返青。
  1、浇越冬水
  北方气候条件多十年九旱,为了防止冬春风害失墒,保证来年春季返青有足够的土壤水分,于封冻前浇一次越冬水,对柴胡根系发育和生长十分有利。育苗田同样浇一次封冻水越冬。
  2、严禁放牧
  柴胡越冬休眠状态,一般地上干枯茎叶突出于地表面,会引起放牧人员的青睐,一定要加强管理,禁止放牧,以防各种牲畜的侵害和践踏。
  3、禁止放火
  越冬柴胡地表茎叶一般不割除,深冬后人工用木制筢子轻搂即掉落,在此前,往往有人点火烧其茎叶,这样将影响到翌年春季返青。此法不可取,应禁止。
  (六)二年生药田管理
  1、返青期与育苗移栽
  柴胡栽种的翌年春季,当气温达到12℃以上时,根茎芽鞘开始萌动,生长出新植株。冬春季如果一直干旱无雪无雨,地表干硬,对返青的柴胡幼芽产生阻碍,此时可结合施入返青肥,浇一次返青水。返青肥每亩施入优质农肥1500~2000千克,混入磷酸二铵5~7千克,地面均匀铺施。遇旱随即浇水。如果不遇干旱,土壤墒情好,土壤水分充足,就不必浇水。对地下害虫,搞好调查,做好预防工作。
  早春移栽时,在对栽植田进行精细整地的基础上,于地表耕层土壤解冻(清明节)后进行移苗栽植,用犁开沟,行距20厘米,株距10~12厘米,顺垅斜放于垅沟内,覆土厚度3~5厘米。每亩施入农家肥1500千克以上,磷酸二铵7~10千克,硫酸钾3~5千克。其它管理同样进行。
  2、旺盛生长期
  柴胡植株返青后,逐渐进入旺盛生长期,地下根系继续深扎长粗,地上植株抽茎、开花,旺盛生长发育。
  (1)中耕松土 返青后幼苗生长离开地面3~5厘米高时,用药锄进行中耕松土,打破地表板结,为根系输送氧气,促进生长。以后每隔7~10天再进行一次,连续中耕松土2~3次,以利提高根的产、质量。
  (2)除草防荒 由于田间杂草生长,同柴胡植株争夺养分、水分、光照空间,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因此,田间见草就立即除净,严防草荒。
  (3)追肥浇水 柴胡植株开花期,是全生育期第二个需养分、水分高峰期,田间土壤养分不足,将影响植株和根系生长发育。一般在柴胡现蕾期,每亩追施尿素10~12千克,追肥后浇水,满足柴胡植株开花生长发育需要。
  (4)排水除涝 遇洪涝积水,易引起根部发病,因此要及时排水除涝。
  (5)摘蕾促根 对于以生产中药材为主,不作留种田的地块,在柴胡花蕾期,进行2~3次摘除花蕾,减少植株营养消耗,有利于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
  3、留种田管理
  选留部分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健壮的田块留种,不进行摘除花蕾,而要进行保花增粒;有条件者可放养蜜蜂辅助授粉,以提高种子产量。8~10月份是柴胡种子的成熟季节。由于抽苔开花不一致,因此种子成熟时间不同。田间观察,种子表皮变褐,子实变硬时,可收获种子。要求成熟一穗收获一穗,成熟一株,收获一株。因野生柴胡种子随熟随落,很难大量采到,所以人工栽培时要注意增大留种面积,以利扩大种植。
  四、采收加工
  柴胡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挖为宜。人工栽培二年生的植株(或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可用药叉采挖。采挖后剪去残茎和须根,抖去泥土,晒干备用或出售。二年生柴胡每亩可产药用根100~150千克,三年生可产药用根150~200千克。折干率为1∶2.5~1∶3。
  五、商品规格
  干货,主根圆柱形或圆锥形,分支少,略弯曲,表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根头部膨大,无绿苗及茎茬,断面黄白色,微有香气,味微辛苦,大小不分,无土沙,无杂质,无虫蛀,不霉变。保管期间不受雨淋,防潮湿霉变。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种植柴胡财源不断
  功用主治:解热、镇静、镇痛、抗炎作用和解表里、疏肝、治寒热、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一、栽培方法
  1、选地整地:造择土层较厚,利水保墒的缓坡地或梯田作基地,冬季将土地深翻36-45厘米,以改善土壤,增强土壤肥力。次年2-3月将农家肥均匀撒入地面,亩施足底肥800-1000公斤,或施复合肥40-50公斤。然后将肥料翻入地下,整细耙平,作畦待播种。
  2、种植时间:在3月上旬4月下旬,即春分至谷雨期间为最佳播种期。
  3、浸种处理:播前可用0.3-0.5%高锰酸钾液浸泡24小时,作催芽除菌处理。浸泡后捞起晾干,半天后下地,种子下地要求“两干下地”或“两湿下地”,即“基地土壤干燥,播种时种子也要干燥,土壤湿润,种子下地时也要湿润”。
  4、繁殖方法:分直播、点播和育苗移栽三种方法种植。以直播为主,播种采取沟厢化,要求厢宽90厘米,长90厘米左右,然后在厢面上开沟直播,沟深4.5-6.0厘米,行距 18-24厘米,将种子与细沙土按1:1.5拌匀撒入沟内,用细土覆盖,稍加镇压后浇水,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最好用地膜或稻草覆盖,每亩用种0.75-1公斤。也可采用上述方法育苗移栽,浇足水分,稍压后培土封窝。
  5、田间管理:发芽后幼苗期苗高3-6厘米寸时幼苗去弱留强,随时清除杂草,待苗高大9-12厘米时,按株距9厘米定植,结合清除杂草松土培土。苗高15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稀薄人粪尿,每亩1000-15000公斤或尿素5公斤,一年生柴胡苗茎杆细弱,在夏季暴雨来临前结合中耕除草、追肥时培土以防倒伏。病害有根腐病,注意排水即可防治;虫害有主要是黄风蝶和蝽蟓,一般发生在6-9月,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7天喷雾一次,连续2-3次即可。
  二、采收加工
  柴胡播种后第二年秋季采挖。一般在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或春季新苗未长出前采收为宜,采挖时除留种外,挖出全株,除去残茎,抖去泥土,晒干即可。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6-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