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药用植物栽培管理

麻黄栽培技术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
摘要:(一)概述别名草麻黄。为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以全草入药。(二)植物特性多年生草本状矮灌木,高30~70厘米。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肉包种子。...

点击显示 收起

    (一)概述
    别名草麻黄。
    为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以全草入药。性味辛,微苦,温。有发汗、平喘、利水功能。用于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搔痒等症的治疗。主产于内蒙古、华北、西北等省区。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状矮灌木,高30~70厘米。根木质,黄褐色至暗棕色。木质根状茎横卧于地上。小枝对生或轮生,直立或微弯斜,绿色,节明显,节间细长。叶对生,叶小鳞片状,膜质,下部联合成鞘围绕于茎节。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肉包种子。花期4~5月,种子成熟期5~7月。
    (三)生长特性
    麻黄耐寒、耐旱,多野生于荒砂丘、荒砂地、干燥坡地和向阳的多石山坡上,对土壤要求不严,砂质壤土,砂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黏土不宜栽种。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的缓坡地。每公顷施厩肥或堆肥15000千克左右作基肥,施后翻耕、细耙、整平做畦或开挖浅沟。
    2.繁殖方法
    常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
    麻黄因授粉不完全,种子多不能成熟,采种时要注意采收成熟饱满的种子。播种采用条播或穴播。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穴播穴距30厘米左右,每穴播种20~30粒,覆细上0.3~0.6厘米,播后浇水,约15天出苗。出苗后不需间苗,但应注意经常松土和除草。
作者: 2014-3-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