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疾病大全其他

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

来源:网易
摘要:概述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calciumpyrophosphatedihydratedepositiondiseaes,CPPD)发现已有30多年历史,在CPPD结晶被确证之前,常混称“痛风”。之后,又称“假性痛风”(pseudogout),又因其X线上呈现关节软骨钙化,所以又称“软骨钙化症”(chondrocalcinosi)。但此病可无软骨钙化表现,所以目前一般称之为“焦......

点击显示 收起

概述
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rate deposition diseaes,CPPD)发现已有30多年历史,在CPPD结晶被确证之前,常混称“痛风”;之后,又称“假性痛风”(pseudogout),又因其X线上呈现关节软骨钙化,所以又称“软骨钙化症”(chondrocalcinosi)。但此病可无软骨钙化表现,所以目前一般称之为“焦磷酸性关节病”(pyrophosphate arthropathy)。

病因
1988年McCarty[10]将 它分为多种类型(表37-1),说明此病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有遗传性、非遗传性;有与代谢障碍相关的,也有与关节外伤相关的。根据有关统计发现,80%以上病人,年龄在60岁以上;70%病人,有关节损伤史;年轻(<50岁)病人大多伴有代谢障碍存在[13]。

表37-1 焦磷酸性关节病分类

1.遗传性
2.散发性(特发性)
3.与代谢病相关性
甲状旁腺肌能亢进,家族性低尿钙性高血钙症,血色病,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痛风,低血铁症,低血磷症,淀粉样变性。

4.与关节外伤、手术相关

发病机理
CPPD结晶沉积的机制不详。多数认为与局部无损无机焦磷酸(PPi)增加和软骨糖蛋白抑制PPi沉积的作用减弱相关。正常情况下,三磷酸核苷(NTP)被三磷酸核苷焦磷酸水解酶(NTP)分解为单一磷酸核苷(NMP)和PPi,而后PPi被无机焦磷酸酶(PPiase)分解为无机磷酸(Pi)。

如果三磷酸核苷焦磷酸水解酶活性增加,无机焦磷酸酶活性降低,再加上局部组织沉积抑制作用的减弱,即可造成无机焦磷酸酸的沉积。据称,随着年龄增长或组织损伤,抑制沉积作用会逐渐减弱。所以CPPD沉积于多发生于老年人,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也见于组织损伤部位,因而膝关节的发病率较高。代谢障碍也改变局部组织的理化性质,有利于CPPD结晶沉积。如血色病中的铁离子,一方面直接改变软骨性能,另一方面又抑制无机焦磷酸酶,从而增进CPPD沉积[13]。这些假说,是否能全部解释CPPD沉积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10]。不过最近有人证明CPPD沉积病人,其关节液中ATP浓度较其他关节炎浓度为高[14]。ATP可被NTPPase水解为AMP和PPi;还有人证明焦磷酸酶对焦磷酸钙有溶解作用[15]这种溶解作用受Mg++刺激,受Ca++抑制。Fam也证明CPPD客病人中,其关节液ATP水平较其他关节炎关节液为高,并与PPi浓度成正相关。

诊断
1.急性假痛风 多见于老年,常继发于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褐黄病、肢端肥大症和低磷酸盐血症等。发作诱因与痛风相似。急性起病,12~36小时达高潮。一般为单关节炎或少数关节炎,最常累及膝关节,其次为踝,腕、肘和髋关节。受累关节性戏肿热痛伴功能障碍。X线检查见受累关节软骨钙化,显示和软骨下骨表面呈平行的细线样或钻孔样钙化斑。滑膜液检查可见焦磷酸盐晶体,偏光显微镜下亦见大小不一的菱形或砖状,呈正性弱双折光。

2.慢性假痛风 常继发于骨关节病,由于焦磷酸盐持续不断地沉积于关节腔内的变性软骨所致。X线检查可见骨关节炎病变及软骨钙化。诊断依据为滑膜液检出焦磷酸盐结晶。

作者: 2006-8-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