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疾病专题癌症专题常识

关怀癌症患者别过度

来源:扬子晚报网
摘要:误区一:关怀照顾过于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这些小事都包办代替,像对小孩子似的,生怕累着患者。这样极易使患者认为自己已是一个废人,自己的存在只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麻烦,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经过放化疗等治疗后体力较差,往往会对别人的帮助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放弃活动和锻炼的机......

点击显示 收起

  误区一:关怀照顾过于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这些小事都包办代替,像对小孩子似的,生怕累着患者。这样极易使患者认为自己已是一个废人,自己的存在只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麻烦,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经过放化疗等治疗后体力较差,往往会对别人的帮助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放弃活动和锻炼的机会。殊不知这对身体的恢复是没有好处的。
  
  误区二:探视患者时在其面前表现出明显的怜悯与同情,和患者一起埋怨老天不公,甚至和患者一起掉眼泪。与其交谈时则小心翼翼,目光不敢对视,顾左右而言他,甚至连一个与病相关的“敏感”字眼都不敢提等等。这些都会产生负面效应,使患者感到悲伤、孤独和压抑。
  
  误区三:过于频繁的探视。过于频繁的探视会影响患者休息,同时也往往会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压力,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自己剩下的时间不长了,从而也会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
  
  误区四:隔断患者与社会的联系,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病人的孤独感更加强烈,甚至会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
  
  误区五:日常生活上过度放纵或限制。有的不管有无科学依据,限制患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而有的则认为患者反正活不久了,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想抽烟就抽烟,想喝酒就喝酒,想吃什么也尽量满足等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反而加重疾病。 毕晓红
作者: 2007-4-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