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疾病专题肝病专题肝病诊治200问肝病的诊断治疗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的要点是什么

来源:INTERNET
摘要:慢性肝炎,多由于急性肝炎久治不愈,祛邪不利,湿热病邪未被彻底清除,正气虚弱,迁延复发而致。慢性肝炎的治疗,关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四个治疗要点:(1)祛邪扶正,调理气血:急性肝炎以邪气盛(湿热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湿热之邪损伤正气,造成“因病而虚”。慢性肝炎则以正气虚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脏......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肝炎,多由于急性肝炎久治不愈,祛邪不利,湿热病邪未被彻底清除,正气虚弱,迁延复发而致。
    慢性肝炎的治疗,关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四个治疗要点:
    (1)祛邪扶正,调理气血:急性肝炎以邪气盛(湿热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湿热之邪损伤正气,造成“因病而虚”;慢性肝炎则以正气虚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和机体防御功能减弱,以致正不抗邪,并招致湿热再侵,造成“因虚而病”。
    湿热押留主要部位在肝、脾、肾。热为阳邪,易灼耗肝阴,肝肾同源,肝阴受损,必导致肾阴受损,肾阴久伤,可致肾阳不足;湿为阴邪,易伤脾阳。肝肾阴亏,虚火内生。脾阳受损则内湿不化,湿久不化则蕴热,虚热与湿热相合,深伏阴血则日渐伤正。
    脏腑功能的盛衰又与气血的盛衰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失健运则气血两虚;肾藏精,精可化气,气可化血藏于肝,肾虚日久亦可造成气血不足。气虚不能行血,而致血流迂缓,形成瘀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相互影响,气血则日渐虚损。关老强调气为阳,是脏腑的功能体现,血为阴,是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的虚损,反过来又影响脏腑的功能与阴阳的失调。
    所以,慢性肝炎的治疗,应当扶正以祛邪,即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调整肝、脾、肾各脏的功能,同时要注意调理气血,而达正复邪祛病安。调理气血也突出了关老一贯倡导的气血辨证的学术观点。
    (2)调理肝脾肾,中州要当先:调理肝脾肾病,即以扶正治其本。肝脾肾三脏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脾居中州,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为运湿之枢纽,是肝病波及之要害。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说:“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所以在治疗中,当先调理中州,稍佐祛邪,使湿热余邪非但无处藏身,而且又无由以生。若湿从寒化,当以健脾助阳,温化寒湿,仍以调理中州为要。
    (3)活血化痰,化瘀软坚:在肝病的病因中已介绍了痰的生成,瘀血的生成。痰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再致病的因素,痰湿与瘀血凝结于肝脾,而形成肝脾肿大。由于痰湿与瘀血交阻,以致肝、脾、肾、阴阳、气血失和,形成恶性循环,日复益深,正气益损,更无力祛邪。所以,活血化瘀的治则一定要贯穿肝病的治疗的始终。同时滋补肝肾之阴,养血柔肝,以达软坚消痞的目的。这也是关老痰瘀学说的体现。
    (4)扶正需解毒,湿热勿残留:慢性肝炎是由“实证”到“虚证”,是由气分到血分,是“因虚而病”,在强调扶正的基础上,切不可忽视毒邪未尽、湿热未清的一面。慢性肝炎是消化道疾病,脾胃运化迟早,湿热内生和湿热蕴毒的可能性持续存在。所以,根据病情,佐以祛湿解毒之品。一方面继续清除未尽之余邪,另一方面可以在新蕴生的湿热毒邪处于微弱之际,一鼓歼灭。一般讲,清热解毒之剂每多苦寒,不宜过用,以免伤正,应选甘寒之品;扶正之品每多甘温,长期久服也易蕴热,配以少量苦寒之剂也寓有反佐之意。
作者: 佚名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