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为双股环状DNA,由3200个核苷酸组成,分为4个开放读框(ORF),也就是说是4个编码区,即S区(包括S、前S1、前S2)、C区(包括C和前C区)、X区和P区,该4个基因区均可发生突变,不同基因区段出现突变的频率和类型不同,其意义也不同。
所谓的突变,是病毒适应人体细胞环境和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自然选择。病毒突变可以发生在自然感染过程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时、免疫和干扰素等治疗中。
这里主要是介绍对人体产生不利因素的病毒突变。
S区突变:可以出现3种情况,一是可以导致乙型肝炎病毒亚型的改变;二是当145位氨基酸发生变异后,就失去和表面抗原的结合力,因此就无法检测到表面抗原,并可逃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免疫,这并不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真正转阴,而是更隐蔽地潜伏在人体内;三是当前S2区缺失前S2启动子及B和T细胞表位编码区,但仍保留前S1区的肝细胞结合位点和编码区,则出现另一种S区突变株,可穿入肝细胞而发生感染,但很难被清除,而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该突变株也可以逃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也就是说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折射,产生表面抗体的人,仍可以感染该变异株。
C区变异:当前C区基因发生变异,病毒颗粒仍可形成,但不产生e抗原,虽然e抗原阴性,出现了e抗体,而并非真正e额抗原转阴,反而易发展成慢性肝炎和
肝硬化,且干扰素治疗复发率高。因此,当e为抗原转阴后,病情反而不减或加重,除了要考虑是否并发其他病毒感染(如丁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等)外,还应考虑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此时应检测HBV-DNA,如HBV-DNA阳性,说明病毒仍在复制增殖。
S、C和X区多点突变:一是可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部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始终阴性;二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恢复期也检测不到表面抗体;三是有的患者无任何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三大抗原抗体全部阴性,仅HBV-DNA阳性,这种情况更易被人忽视。因此,即使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是阴性,应检测HBV-DNA,以免贻误病情。
作者:
佚名 20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