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疾病专题心血管专题高血压关注

清晨是高血压病人的危险时段

来源:首席医学网
摘要:舒张压通常总是保持平稳,而收缩压则因人的情绪起伏或活动变换等时而出现波动,这是身体对日常生活与身心压力的正常反应。而一般血压和心率都有昼夜变化的规律,在凌晨3点左右血压最低,但在清晨6点至9点很快达到高峰。研究发现,脑血管意外多发生于清晨刚睡醒后。清晨血压达高峰值时,中风、心绞痛、猝死和心肌梗死等心......

点击显示 收起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单位面积的侧压力。用血压计测量时有两组读数分别是心脏收缩和舒张时产生的压力值,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舒张压通常总是保持平稳,而收缩压则因人的情绪起伏或活动变换等时而出现波动,这是身体对日常生活与身心压力的正常反应。而一般血压和心率都有昼夜变化的规律,在凌晨3点左右血压最低,但在清晨6点至9点很快达到高峰。


  研究发现,脑血管意外多发生于清晨刚睡醒后。心肌梗死在早上9点的发生率比晚上9点高3倍。清晨血压达高峰值时,中风、心绞痛、猝死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最高。换句话说:清晨是高血压病人的危险时段。


  我国有1.7亿人口受到高血压的困扰,照此类推每8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随着大多国民的肉、蛋、奶和水产品消费增加,精细的食物选择和久坐的生活方式,使得高血压的流行增长速度加快,发病年龄提前。高血压已不仅仅是老年人的病症。中外专家们最为关注的是其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造成中风、心肌梗死和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在家里自己服用降压药治疗。病人往往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断断续续服药。有时还会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几十种降压药不知所措,道听途说,听到别的病人服用的药效果不错,就擅自不经医嘱改服降压药,非常危险。用药一定要因人而异,服从个体化治疗原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推荐了六类药物,如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拮抗剂等。作为一线降压药物,它们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医师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相应选择。如个人情况不同,使用哪种降压药,药物的剂量大小,是否需要两种药物搭配降压都有讲究。而预防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最新理念的关键是,长期坚持用药,24小时平稳降压,尤其要注意清晨降压。现代药物学的发展已经使这一理念得以实现。最新一代的降压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简称ARB或AIIA),降压作用缓慢平稳,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是临床上有效的一线降压药物。从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反映,ARB类药尤其是替米沙坦,在整个24小时内较转换酶抑制剂能更有效控制血压,有利于每日1次给药控制24小时血压,即使偶尔漏服1次药物也不引起血压反跳,仍然保持一定的降压效应。

作者: 殷格汉 2004-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