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专家讲座专家提示

梦游和做梦无关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梦游中的孩子易受到伤害一天半夜时分,我们被一种开门的声音惊醒:莫非有强盗入室偷盗。半夜三更的,这孩子想要到哪里去。这时候,妻子也起来了,见孩子要去外面,便不顾一切地大喊道:“儿子。”大概是妻子尖厉的嗓音把孩子吓住了,只见孩子突然跌倒在地下,“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点击显示 收起


  
  ■梦游中的孩子易受到伤害
  一天半夜时分,我们被一种开门的声音惊醒:莫非有强盗入室偷盗?我连忙打开电灯,走出卧室一看,只见五岁的儿子正要打开房门。半夜三更的,这孩子想要到哪里去?
  这时候,妻子也起来了,见孩子要去外面,便不顾一切地大喊道:“儿子!你要去哪儿?三更半夜的,快回来!”
  大概是妻子尖厉的嗓音把孩子吓住了,只见孩子突然跌倒在地下,“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们连忙上前把孩子抱起,只见孩子的后脑勺跌破了一道伤口,殷红的鲜血流了出来。
  这下可把我们吓坏了,连忙抱起孩子直奔医院。急诊医生帮孩子处理好创口后,问起了前因后果,我们将孩子的情况如实相告。医生听了,严肃地说:“这是‘梦游’,好在当时孩子没有站在危险的位置,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接着他向我们说了几个例子:有一个小孩半夜梦游爬上了阳台的栏杆,其父母发现后大惊失色,大喊大叫,命令孩子赶快下来,结果孩子被突然惊醒后在惊恐中摔下阳台,造成了悲剧。
  这时,妻子问医生:“孩子梦游时,是否清醒呢?”医生说:在梦游状态下的孩子实际上仍在睡眠之中,其意识处于抑制状态,他虽能自行避开障碍物并完成一定的动作,但活动却是无意识的,动作是机械的、呆板的,也是不顾危险的。我们听了,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真是太危险了,刚才孩子要是站在阳台的栏杆上,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孩子梦游不是病
  听了医生的介绍,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想:真倒霉透了!我的宝贝儿子怎会患上这种“神经病”!
  医生仿佛知道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其实,如果见到这样的情况,父母首先应该冷静,孩子只是梦游而已,孩子的梦游不是病,更没有得“神经病”。如果说做梦是大脑皮层中思维“痕迹”的再现,那么,夜间梦游则是大脑皮层中支配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行为。
  过去,当人们对梦游真相不了解时,常会被“鬼勾魂魄”之类的言词所迷惑。其实,从睡眠生理学角度来看,梦游仍然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睡眠本身就是大脑皮层抑制扩散的结果,在抑制过程中,皮层中仍有一些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是那些支配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一旦兴奋,便促使肌肉收缩和舒张,去完成平时经常反复做的、熟悉的动作,如开门、扫地、搬凳子等,这在生理学上称为“动力定型”。
  有些儿童有时候晚上入睡后不久突然坐起来,睁开双眼,呆呆地茫然望着前面,一会儿又躺下来睡着了;有时也会走下床来,在房子里走来走去,东摸摸、西摸摸,甚至翻箱倒柜;或者重复白天的一些活动,极个别的还可能走出室外,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活动,如洗衣服、做家务等,这些活动完成后又回到床上睡觉。第二天询问他,他完全记不起来,这就是“梦游”现象。曾经有一对孪生兄弟,晚上睡觉后不久,两兄弟同时下床,彼此把小便尿到对方的鞋子里,第二天早上起来则互相指责。
  所以,梦游时孩子的神志是不完全清醒的,有时从表面看他们的动作行为似乎很有目的性,能主动避开危险和障碍,但他们当时的神色与清醒时却有明显的不同:双眼时闭时开,步态不稳,跌跌撞撞,面无表情,默默不语,轻声唤之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
  这时妻子问医生:“是否所有的孩子都有梦游的经历?”
  医生笑了笑说:那倒不是!“梦游”不属于“做梦”的范畴,事实上,梦游与做梦无关,因为根据脑波图的记录,梦游是在沉睡的阶段并非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阶段人是不会做梦的,因此梦游称为“睡中行走”可能更符合事实。每个小孩都会做梦,却不是每个小孩都会出现梦游。不过,梦游在年少人群中并不少见,据统计,约1.5%~8.6%的儿童有过梦游的经历,其中男孩较多,有时在成人亦偶尔可见。
  医生又介绍说,孩子梦游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过于疲劳;在睡前看了令精神紧张激动的电影、电视,或听了恐怖离奇的故事;睡前和别人吵架,或受了委屈或遭到责骂;晚饭吃得过饱、睡眠过迟、枕头过高或过低,以及长蛔虫,都有可能诱发梦游。
  ■如何对待梦游的孩子
  我们又急切地问:“既然孩子梦游不是病,那么怎样对待呢?”
  医生说:孩子梦游倒也不必大惊慌。如果是偶尔发生梦游,也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频繁发生,就需要由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医生来治疗了,一般来说单靠药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临走前,医生一再叮嘱我们:孩子发生梦游,关键是家长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大呼小叫惊醒孩子,而应迅速地、悄悄地帮助孩子脱离险境。
  我们回家后,根据医生的指导,对孩子的生活与习惯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检查孩子的枕头高低,让孩子的作息时间规律化,在睡觉前尽量不让孩子看较刺激的故事片,不责骂孩子,睡前讲一些优美动听的童话帮助孩子入眠,对孩子晚饭的量也适当控制一些,一改过去让孩子吃饱喝足的习惯。
  除此之外,我们为了防止孩子在梦游时出现碰伤、跌伤、烫伤甚至触电等意外,在家里的阳台上设置了防护栏网;在睡觉前锁好通向阳台和室外的门,处理好孩子能触摸到的电源及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的物品。
  经过我们的努力,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梦游也自行消失了。
   (王志成)
作者: 2007-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