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何良志教授治疗痛证验案3则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摘要:何良志,男,主任医师,教授,1983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特需专家,康复理疗科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痛证、消化内科专业近30年,拜师于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施奠邦教授并学习5年。患者3d前晨起时感腰部寒冷疼痛,痛引脊柱,但行走如......

点击显示 收起

    何良志,男,主任医师,教授,1983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特需专家,康复理疗科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痛证、消化内科专业近30年,拜师于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施奠邦教授并学习5年。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获益良多,兹录何师验案3则。探讨如下。
1腰痛
    于某,男性,70岁。2012年6月初诊。患者3 d前晨起时感腰部寒冷疼痛,痛引脊柱,但行走如常,疼痛得温则减,伴左下肢麻木,纳食可,眠欠安。查体见患者左下肢痛觉轻度减退,肌力正常,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行腰椎MRI示:L4-L5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曾于骨科静点鹿瓜多肽,症状不能缓解。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为腰痛病。辨证:肾虚寒凝,痰湿阻络证。治法:散寒除湿,温阳补肾。方用阳和汤、青娥丸、补络补管汤加减治疗:熟地黄30 g,杜仲15 g,补骨脂12 g,鹿角霜12 g(先煎),炮姜lO g,肉桂3g,黄芪20 g,胡桃肉15 g,白芥子10 g,独活10 g,三七3 g(冲服),龙骨20 g(先煎),麻黄6 g,生甘草15 g,山茱萸肉15 g,牡蛎20 g(先煎)。10剂,水煎服,每日l剂。10 d后复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嘱其服金贵肾气丸善后。
    按:清代名医潘楫在其所著的《医灯续焰》中曾明确指出要根据腰痛的伴随症状分经辨证论治。本案中患者腰痛痛引脊柱,原文中有“足少阴腰痛,痛引脊内廉。宜金匮八味丸、六味丸、青娥丸之类”的语句。故本案患者的腰痛属少阴腰痛。而何良志教授根据长期临证总结认为,急性腰痛应以除湿、补肾、通络并用为法治疗,若寒证明显宜选用阳和汤加减,本案患者疼痛得温则减,腰部有冷痛感也提示寒凝证,患者伴左下肢麻木,在《傅山医书》中就也提到“麻属气虚,木属湿痰死血”。故处方时应注意补益中气。气足血充才能使药达病所,各行其道,方中黄芪寓意如此。补络补管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原为治咳血、吐血之方,但何良志教授认为方中龙骨、牡蛎性皆收涩而一阴一阳,与肾中之阴阳相对,有补肾强骨、镇静安神之功效,山茱萸肉亦是阴阳双补之品,三七活血化瘀止痛而不留瘀.共奏补肾强骨止痛之功。青娥丸中补骨脂、杜仲、胡桃肉诸药引补络补管汤之众药直达病所,而主方以阳和汤为主,方中除熟地黄、鹿角霜、肉桂、炮姜温补肾阳外,另以麻黄、白芥子散寒除湿。为加大散寒止痛之力,方中加入独活。为防止全方不至太过辛温燥烈,故加入生甘草15 g防止药物偏性,且生甘草有抗炎、解毒之功效,因恩师心思缜密、丝丝人扣,故能效如桴鼓。
2  胃  痛
    李某,男性,65岁。2012年4月初诊。患者近1月来胃部胀满疼痛,食后疼痛明显,疼痛时间多为4-6 h,多为刺痛,但按揉后疼痛缓解,近几日胃痛加剧,不思饮食,体倦乏力,喜温食,腹诊见上腹部有轻微压痛,便秘,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苔薄黄,舌下络脉曲张,脉弦细。胃镜示:十二直肠溃疡。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脾胃虚寒,瘀血阻滞证。治法:益气温中、化瘀通络。方用理中汤、威灵仙丸加减:党参15 g,生白术15 g,干姜10 g,炙甘草6 g,香附10 g,陈皮10 g,枳实15 g,苍术10 g,黄芪30 g,威灵仙12 g,防风10 g,焦黄连10 g,急性子15 g,莪术10 g,鸡内金15 g,白芍12。7剂,水煎服,每日1剂,1周后复诊改用香砂六君子方加减,痊愈。
    按:胃部胀满首分虚实,虚证一般由于脾胃气虚,无力运化中焦水谷精微所致,而胀满实证多见痰浊、湿邪、瘀血等病因,患者虽胃部胀满但仍喜热食,另外按揉胃脘部后患者症状能够减轻说明脾胃有虚寒,但仍有便秘,说明为气虚便秘。而食后痛甚、舌下络脉曲张等症状说明存在瘀血的病因,故为虚实夹杂之证。何良志教授的处方原则一般为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阴阳平调。在本例中可体现,首先用甘温为主的理中汤温开中阳,再用辛温之苍术、陈皮、防风以运脾祛风除脾湿,继用《鸡峰普济方》中的威灵仙丸中威灵仙、黄芪、枳实加
香附等助胃气之下降功能顺利转动,少佐酸苦的白芍柔肝止痛,苦寒的焦黄连燥湿消胀,而攻药则用莪术、急性子、鸡内金等活血化瘀,消胀通络。急性子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肝经,其功用与主治为败毒抗癌、散瘀消肿,破血软坚,消积,用于瘾瘕痞块、经闭、噎膈。何良志教授常用其与鸡内金配伍治疗瘀血痛证,效果满意。莪术不但能活血,并且少量应用有行气止痛之功效。总之全方以补为主,攻补兼施,又能照顾脏腑与身体机能,故能取得良好效果。
3产后身痛
    朱某,女性,30岁,2012年6月初诊。自诉于2012年4月顺产后,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腿肿胀、膝关节疼痛、白天不疼痛,夜间疼痛明显,伴怕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纳可,眠差,二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西医诊断为产后风湿病,中医诊断为产后身痛。辨证:气虚血亏、肝肾不足证。治法:养血活血.补肝益肾。方用:四物汤、归肾丸、归芎丸加减:当归20 g,熟地黄20 g,川芎10 g,黄芪30 g,白芍10 g,桂枝12 g,杜仲12 g,菟丝子20 g,红花5 g,山楂12 g,牛膝15 g,益母草15 g,茯苓30 g,山茱萸肉10 g,山药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1周后复诊,症状明显减轻,期间有少许汗出,上方加入马齿苋15 g,7剂,三诊诸症消失未发。
    按:何良志教授认为产后关节疼(产后风)是由于人体生产后,体内气血两虚,遇受凉、风吹的刺激所致。体内肌肉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或是肌肉对外界刺激的阈值降低,引起对凉、风等刺激敏感。治疗可中药汤药治疗,在治疗时应当注意,因为妇女产后气血大损.外感受风寒湿等邪气,但主要是风寒,主因是体虚.次因是外邪,产后关节疼一般不应采用发汗的方法治疗。产后关节疼主因是人体大虚,如果发汗会伤人体之阴.气血亏虚未愈,又加阴虚,必然会增加出汗,加大治疗难度。本例中,患者右腿及关节疼痛在白天不明显,夜间加重,主要是患者体内阳气浮躁夜晚不入阴,阴亦不能敛阳,阴阳失衡,不归其位。人体元阴、元阳根于肾阴肾阳,因此治疗产后身痛应该围绕肾脏进行治疗,并根据人体气血、阴阳盛衰调整补益药中气药、血药的比例,因此以归肾丸处方恰到好处。何良志教授处方中选取归肾丸中熟地黄、茯苓、当归、山药、杜仲、菟丝子、山茱萸肉等药,皆是平补肾阴肾阳的中药,使中药偏性不大,另外合四物汤中的白芍、川芎以调血分,气分药以黄芪为主固表,若肺表得固则风寒可去,加之以调血疏散表里不畅之气机,必能气血调和而痛止,归芎丸出自《竹林寺女科秘传》,原文为“产后必要归芎丸,此方能去败血,止腹痛,并除妇人一切杂症”。何良志教授认为产后诸证多虚实夹杂,病情缠绵者多责之瘀血,但用药不能刚烈、辛燥,否则伤阴损血或引起出血则造成治疗难度,归芎丸中少量红花活血止痛,山楂不仅能消食化积,更能和利血脉,益母草功用活血、祛瘀、调经、消水.何老师认为补中宜通,山楂消食以通中焦,益母草利水以通下焦,这样才使补中有通,不显呆滞,总之妇科疾病只要把握气血、肝肾以及补益通泻疏利关系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二诊患者有少许汗出,乃气血渐调之兆,但因防汗出过度,阴津亏虚,故引《本草纲目》马齿苋“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之说用之于临床
作者: 闫明哲 胡春丽 何良志 2013-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