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学思相济格致歧黄,求责觅真仁术惠民

来源:中医院临床
摘要:再如新医所列之病,及其医源药源而致之疾更为典籍之无稽,面对前无古鉴、后少今验,接踵求治之恙,只得潜心歧黄,探赜索微。...

点击显示 收起

    胡国俊主任医师年已望七旬,业医近50余载,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安徽中医学院新安医学教改试验班指导老师。出生于皖南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热爱中医,尽得其父胡翘武老先生(安徽省著名老中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真传。胡老熟谙经典,治学严谨,心圆智方,大胆探索,融汇各家,学验俱丰,崇尚东垣脾胃学说及其后新安汪机之固本培元说,尤喜运用伤寒、温病经方,其在继承前贤家学基础上,更有发挥,学思相济,融会贯通,精辨善治,屡起沉疴。擅长内科、儿科,尤对肺系、脾胃系顽难病证的辨治独具匠心,具有独特的中医学术特色。在医、教之余,胡师坚持偷闲笔耕,整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医的学术思想,已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医学著作3部。
    精诚医者
1淡泊名利,仁心近人
    《初学记》中有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明良,不可信也。”有幸师从胡国俊主任医师,发现为医者大有学问,医德之重要令我大为感慨:笑容可掬的态度,从容和缓的讲解,颇有技巧的心理暗示,言语间流露出的安慰、关切之情,让病人首先从心理上好了几分,多日的临床观察使我懂得了为医者首先要施以仁心。胡老常常告诫,对于患者关键在医者,对于医者关键在医术和医德,而医术之关键在于医者的进取之心,医德之关键在于医者广施仁心。老师不仅利用中医为人治病,而且把中医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生活中。他常说,中医药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指导人们养生、防病、治病,而且指导人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他教导我们做人可淡泊名利,做事要尽心尽力。
    正如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大医精诚》中的古训:“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胡师不仅以此言教,更时时为患者着想,作为身教。胡老近古稀之年现仍每周应诊6次之多,虽每次门诊都因各种原因而加号,他却从不厌烦,几乎每次都耽误吃饭、休息,但把病人看完,让患者满意而归,已是从不更改的惯例。
    除了每周定时应诊外,他还承担着诸多干部保健工作,胡老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态度同样和蔼可亲。对为官者他无欲无求,对活动不便的患者,他就不辞劳苦,离开座椅亲自到患者的轮椅旁边诊脉;很多慢性病或老年患者言语唠叨,他总能耐心解释,又可发掘其中重要信息,充满着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常常有很多外地患者慕名前来求诊,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需要经常复诊,胡师会体贴地考虑到往返旅途的不便与花费,总会诸多嘱咐,甚至会开出不同情况下的方子,嘱其交替服用,许多患者时常打电话跟胡老咨询指导,已是家常便饭。
2医贵兼学。以能为师
    常言道“学无止境”,医道亦然,清代名医赵濂在《医门补要•自序》中提出的治学格言:“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胡师除惯以律己外,更善兼学,以能为师。他一再告诫我等,向古人学、向老师学是“理所”,向同行学、向病人学也是“当然”,不管对方年长年幼,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都可以为师,用他的话说“还应拜掌握绝技专长的村妇乡翁为师,不耻下问,为我所用”,从而触类旁通,提高临床疗效。
    曾有一小故事,在胡师行医初始,尝诊一坐骨神经痛半年患者,经中西诸法屡治少效,来诊时右下肢冷痛,步履艰难,胡师诊视后断定为阳虚寒湿人络,在用温通肾督、散寒蠲痹的方中,重用制川乌45g,先煎2h,岂知7剂后寒痛大减,调治1个月步履正常。胡老分析此案之验,综由《金匮要略》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衷中参西录》之活络效灵丹,及《外科全生集》之阳和汤化裁而来,而45g川乌超量之用,是胡师从医之第一次,并非其盲目胆大,而是胡师云南一亲戚身验口授。又如胡师曾亲眼目睹一村妇用天浆壳之内容物止伤口出血,用后出血即止,并讨教到如何择药,怎样运用;又此壳之止咳化痰功用是胡师从一位20世纪60年代之老年赤脚医生处获知,用后确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此皆胡师纳容下问后之所得。
    以能为师,实事求是,多临证、多用方、多见病人是胡师丰富经验的源泉。胡师问医涉病之广,遣方择药之宽,使我们这些所谓的专科医生视野开阔,不但能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疑难杂症,而且还可以学习老师的辨证思维方法,继承老师的临床经验。《礼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以书为友,以师为友,以患为友,这种严谨又宽阔的治学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着实可谓“润物细无声”。
3薪火传承。甘为人梯
    老师是传统的中医,也是坚定的中医,对中医的疗效深信不疑,经他治愈的疑难杂症也数不胜数。他常说,目前很多医生疗效不好,不是因为中医本身不行,而是做医生的没有真正地按照中医的方法去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呢?首先医生要有中医思维;其次,必须注重传统中医理论特别是经典的学习和运用。老师的言行,坚定了我们按传统中医思维治病的信念,坚定我们继承中医、发扬中医的信心。
    跟师临诊是学习老师诊疗思路的好机会。每次出诊后,凡有典型有效的个案,胡师总要予以一一讲解,口传心授,娓娓道来,余犹未尽。他给学生深入浅出分析病因病机和立法治则,择方用药犹如调兵遣将,把他治疗此类疾病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甚至是在别人眼中本应该是秘而不传的具体方药和剂量,他也毫无保守。有时他针对一两个典型病例提问,初始时常答非所问,他都会及时纠正加以点拨,并反复强调“一定要多用,多体会”,鼓励我们会“功到自然成”。
    自跟师以来,胡师每月要为我们批阅读书笔记和临证心得,对其中的错漏,他都认真批改,每篇都要写上批语,洋洋洒洒,文采飞扬,所以每次我们取回批改的作业时都会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实践中耳濡目染了一些疑难重症经胡老治疗屡起沉疴的实例,非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对中医的神奇疗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还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自信心和专业兴趣,在中医整体临证思维能力上得到了全新的训练。
    新安渊源
1新安古蕴,深厚纷呈
    从皖南古徽州这片文化土壤中生发出来的新安医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安医学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名医辈出,成就卓著,传承有序,影响深远。尤其在鼎盛时期,医家之众,医著之丰,均属全国各地域流派之首,在中医药发展史上举足轻重,有明清医学“硅谷”之美誉。
    据史料考证,自宋迄清,卓然成家者766人,蜚声海内外。自古新安医家勤于笔耕,其中415人撰写559部著作,还有其他医籍中大量散在记载的医案,这些著作、医案包涵了新安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记述了各种疑难杂症的独特治法、方药。他们在积累临床经验,探
研中医学术的过程中,敢于突破,大胆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见解,如汪机“固本培元”说、“营卫一气论”、“新感温病”说;孙一奎“动气命门”说、“胀满火衰论”;方有执“错简重订”说;吴澄“理脾阴”说;余淙“热能化湿”说;郑梅涧“养阴清肺说”;程国彭“八纲辨证”、“医门八法”等,在中医学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以其仁风济世而昭示来学。
2秉承家技,兼收并蓄
    胡师出生于皖南新安中医世家,自幼即受家庭良好学风之熏陶。学龄前,在其母之谆谆教诲下,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及《千家诗》等启蒙读物已烂熟胸中,并会背诵,更耳濡目染了其父及父辈们运用中医药治病疗疾屡起沉疴的情景,对中医药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先师指导下,他边侍诊边诵读《内经知要》、《伤寒杂病论》、《温热经纬》、《外感温热论》、《温病条辨》及《汤头歌括》、《药性赋》,后逐渐研读诸如金元四大家的论著、《景岳全书》、《临证指南医案》及近现代的名医名著。未满20岁时开始了中医职业生涯,研读了大量新安医家典籍和医案,如汪机的《石山医寒》、吴谦的《医宗金鉴》、孙一奎所著《赤水玄珠》、汪昂所著《本草备要》、陈嘉谟所著《本草蒙筌》、程国彭所著《医学心悟》、吴澄所著《不居集》、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等,后用3年时间又师从其父完成了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先师胡翘武先生,家学渊源,幼承庭训,诵习医经,稍长复从歙县名医汪泽民先生学医有年,既得师承,又得力学,悬壶于宣郎陇亩之间,济世活人,孳孳不辍,积近70年治验,遂卓然成家,为我省著名老中医,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胡师得先师启蒙、严教、真传,涉猎广泛,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其出生新安,学医于此,行医于此,学术思想极受新安医家的熏陶,对其行医之道影响巨大。比如胡师一贯案简理明,注重固本,擅调脾胃,喜用经方,用药轻灵等,都是新安学术在他身上的深深烙印。
3融会贯通。推陈出新
    新安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可谓出类拔萃,见解独到,专著亦丰。方有执开“错简重订”之先河,之后有程应旄、郑重光分别著《伤寒论后条辨》及《伤寒论条辨续注》,三者合称“新安伤寒三条辨”,学术影响至今不衰。汪机之固本培元,重视调气血、扶胃气、补肾气,这一经验被当代著名医家裘沛然誉为“足开后世医家处方用药的妙谛”。江南医家用药多以轻灵取胜,最具代表的人物为时方家叶天士,其虽徙吴,但其父叶朝采、祖父叶紫帆皆为新安名医,其他如程国彭、程芝田、叶馨谷等皆为之代表,影响直到现今,成为江南中医辨证遣药的一大特色。“理脾阴”学说的创设为临床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是对李东垣内伤外感辨证的补充。
    胡师对新安医家的诸多理论谙熟于胸,行医论药信手拈来,看似平淡无奇,却着实灵验不已,常有出其不意之效,其中对温病理论运用最广,对“新安伤寒三条辨”最有感情,对“脾阴”最有见地,对“固本培元”最为推崇,对“轻灵派”最为亲近。
    胡师坚守这样的信念,即医者研究新安医学,不仅是要体现出历史上医学的发达,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古代医学的整理、学习、借鉴,来提高今天的医疗水平,既要一脉相承,更要推陈出新。胡师认为,汪机固本培元的提出是源自当时多清热、发汗、通下的时弊,随着时代在生活方式、营养状况的改变,当时弊所罹之疾已非单纯固本培元所能疗治,一味补益易致气、血、津液黏滞不畅,滋生痰、热、瘀等内邪,提出在固本培元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要注重祛邪助运,以“两顾其虚”。对于脾阴及脾阴虚,胡师认为常常被医者忽略,实因长期囿于“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太阴湿土,得阳始运”之学说。临床医家大多喜用温中、补气刚燥之剂。然脾有阳之不足,岂无阴之亏虚?若脾阴亏虚而致生之诸疾,仍按“脾喜刚燥”而投以辛温燥烈之品,非但无效,而必偾事,故常在内伤杂病及外感时邪之诊治中顾护脾阴而独辟蹊径。
    胡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辨证论治 临床经验。在肺系疾病方面,他先后提出老慢支从脾胃辨治,喉源性咳嗽从风论治,养阴清肺治疗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需重益气养阴,支气管哮喘控制不良需益肺补肾兼调营活血,肺癌论治以中医体质为本等多种观点,在临床中实践了中医理论,并丰富和创新了中医理论。
    治学思悟
1  读书与实践。并驾齐驱
    自古医者“白日临证,夜晚读书”,胡师以为习医大要在于读书与 临证并重,二者同步前进,其效乃著。
    胡师曾师承先师,白日侍诊抄方,对各种病证的诊疗过程皆尽收眼底,印入脑海,夜晚常带着侍诊的问题请先师释疑解惑,并一一笔录备忘。这样带着问题学,白天工作,晚上读书,在他数10年的行医工作中,从未间断过。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让胡师从做学生到做导师一直颇为受用。
    胡师行医半生,博览群书,谙熟典籍,他告诫我们,中医其实比西医难学很多,极需耐性,又不能没有悟性,研读中医经典著作,重要章节必须烂熟于心、出口成诵,用时方能信手拈来。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绝非易事,需要实践中学,实践中用,实践中提高。
    要成为名医,就必须经典熟,临证多,胡师强调阅读经典著作和参加临床实践对学习中医不可或缺,必须钻进去,再钻出来,才体会到中医理论的真谛。如日诊遇到疑难杂症,夜间即要查阅大量医案,学习前人治验,加以比较推敲。久而久之,必有大悟独识,而后验之实践,使自己的医术铢积寸累,运用得心应手,而疗效日增。只有长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善于发皇古义,知常达变,融会新知,有所创新,才能解决疑难杂症,得到病人的信任。
2读书重经典。学思相济
    胡师常用“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大医精诚》)勉励学生。然中医书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本本去读,是读不完的,所以要拜读其中尊为经典的著作。胡师认为,之所以他们能被视为经典必读之书,主要是他们确有实用价值,能解决前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书含金量高,皆源于临床,来于实践,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胡师认为《内经知要》、《伤寒杂病论》、《温热经纬》、《外感温热论》、《温病条辨》及《汤头歌括》、《药性赋》,皆为必读之经典,且宜背诵为佳。诸如金元四大家的论著、《景岳全书》、《 临证指南医案》及近现代的名医名著也应涉猎。
  如胡师将《温病条辨》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皆奉为温病学的经典之作,认为他们继承、创新,立论中肯,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之所未现,中医的温病学说及其流派非只产于清代,但真正能传世立著,有非常完整的理论方药,应属于明末清初的几位温病大家。让胡师深有感触的是,温病理论非但于外感热病有指导作用,对内伤杂病也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反复叮嘱我们要细细玩味。
  胡师又一直将张锡纯视为中医临床大家,注重实践,不尚空谈,医精胆大而效甚捷,故将《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定为中医临床学者必读之本,胡师随父学医之时即拜读再三,受益匪浅。胡师细思,张氏所处的年代是西方文化涌进、中医的传统文化备受冲击的年代,其尚能独树一帜,本于中、参于西,且能以西为我用的观点去研讨中医的传承与发扬,不愧为中医界的为伟人、大家。在数年的临证中,胡师运用张氏理论方药贯穿于诸多疾病之中,如用大气下陷理论之补益升举法治疗肺脾气虚的似喘非喘之症,用降中纳气之法治疗肺气欲静而浊气不止的咳逆上气之症,症平疾安,使呼吸顽疾获它法难以获得之效。
  3年来,老师指导我们阅读了《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医宗金鉴》之《四诊心法要诀》、《医学心悟》,以及中医传承系列医案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每每再读,加上胡师的点拨,总有新的感悟。
3实践重疗效。求责觅真
  胡师临证求实不欺,强调尊古但不可薄今。胡师认为当今去古甚远,非但方土物候、起居服食殊异,且“三废”污染、温室效应、生态失衡,也古之罕见,由此所罹之疾,实多于虚、热多于寒,其时鲜矣;再如新医所列之病,及其医源药源而致之疾更为典籍之无稽,面对前无古鉴、后少今验,接踵求治之恙,只得潜心歧黄,探赜索微。
    在诸多应诊病患中,少效无效案例也复不少。如胡师在临证实践中发现,盗汗并非皆养阴即得,自汗也并非皆补阳。经过在繁杂纷纭病症的反复识别真伪,在相互矛盾的病症中不断取舍,胡师悟得此案其中究竟,实由痰热久蕴肺金,气阴伤耗日久,肺主之皮毛不无疏松,而无法密固,汗常溱溱而出,故可发于昼,也可发于夜。这既不是阴虚也不是阳虚,只有清化肺金痰热,才能使气阴少耗,而肌腠日渐固护,汗始有敛。
    胡师注重反思失败原因,认为不全是病情之顽难,尚有思维之僵化,辨治之偏执,或固守一家之言,缺乏相通互补、灵活善变的辨治方法。始悟业医者非但应“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实者责之”,还必须破门户之见,摒一家之言,容各种流派,纳各家学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才能应对变化万千、错综复杂的各种病证。
4心悟与笔耕。相得益彰
    在医、教之余,胡师执着于笔耕不辍,不单将先辈们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医的学术思想整理出来,对自己的学习心得、诊疗体会及临证经验也常笔录于本,反刍诊疗得失。胡师言,“此记事纂言,虽片鳞只羽,也熠熠映辉,与臆度闭造者未可同日而语。”
    胡师自勉要以勤补拙,决意专心致一,临证之暇非涉猎医籍,即反思诊疗得失,或于师徒之间谈医论药,或追寻巡视患者,铭记于心,一有所得,则整理成文,投诸杂志,自言“鞭己奋进”耳。如从肺治疗郁证在临床取得疗效后,即在《中医杂志》上发文《郁证治肺一得》。再如对病程冗长,症状复杂,涉及诸多脏腑,又虚实一体,寒热互见,处方用药实难措手的病例,胡师在前人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时的实际症情,采取执中运旁、调治脾胃一法,取得理想疗效后,遂在《北京中医》撰文《证涉五脏治中说》。又如蚕砂是一味临床运用较为广泛的药物,方书皆谓其性温、味甘辛,但胡师在实践运用中发现其具有祛风清热、利湿辟秽的作用,再结合《慎斋遗书•用药权衡》之言及王孟英主治湿热霍乱之蚕矢汤,遂书《蚕砂的临床运用(附性味质疑)》发表于《中医药学报》,冀以抛砖引玉。诸如《论闷咳证治》、《额痛证治初探》、《哮喘治痰一得》、《喉源性咳嗽辨治四要》、《支哮夏季发作辨治体会》等,皆为胡师临证之心得体会,成文以冀交流同道,增益杏林。因勤于著述,迄今为止胡师共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并著有《中医临证三字诀》、《老中医经验集•胡翘武专辑》及《内科临证精华》3部中医著作。
    胡师时常提醒学生要多记多写,否则一点心得,一丝感悟似流水一去不复。初始学生略有心得,写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干枯少味,尽管如此胡师总以嘉奖的口气鼓励我们,并且不辞辛苦加以润色,文章立刻有模有样,让学生感慨不已。胡师反复教诲,不写永远不会,越写越有信心,心悟与笔耕可相益互彰。在老师的督促和鼓舞下,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完成读书心得、临证心得近80篇,随诊笔记400余篇,发表胡师经验总结3篇。也越来越感受到写作是对临证的反思,是思想火花的升华。
作者: 朱慧志 2013-4-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