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邢子亨-全国名老中医 一星如月耀壶天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摘要:1999),号一樵,山西定襄人,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邢子亨先生幼承庭训,笃志医学,勤学敏思,学验俱丰。先生7岁入小学后,熟读过《四书》《五经》《论语》《孟子》等。1926年,先生考入山西医学专门学校中医班,学习四年毕业后开始行医。...

点击显示 收起

 【医家简介】邢子亨(1907—1999),号一樵,山西定襄人,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邢子亨先生幼承庭训,笃志医学,勤学敏思,学验俱丰。先生7岁入小学后,熟读过《四书》《五经》《论语》《孟子》等。1926年,先生考入山西医学专门学校中医班,学习四年毕业后开始行医。
  邢子亨先生与山西近代医学名家梁子和、薛一斋、时逸人等皆有师生之谊,并常一起交榷医奥,共探渊源。先生平生治学,上溯轩岐,谙熟长沙,近取诸家;尚考证而中允,不意偏执;辨证精审全面,立法谨严,细于八纲推求,膺服仲景,辨证师法不拘方;著有《中医基础学》《伤寒 论浅解》邢子亨医案》等书。    
    在临床之余,邢子亨先生认真研读。古典医籍,开卷于《内经》《伤寒》《金匮要。略》,继之于《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在近70年的教学和临床工作中,他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的临床体悟结合在_起,读中思,思中读,在读思中熟记创新。他说:“一笺处方即一篇论文也。”他认为治病必须构思周到,诊察入微,制方严密,用药贴切,方可收效卓著。邢子亨 先生在一生的医学生涯中,擅治心内科和妇科疾病。尤其是结合自己的临床观。点将《太平圣惠方》中的茯神散化裁为“邢氏养心汤”,经多年的临床验证,该方成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疾病之良方,常有起死回生之奇效。
  颠沛流离 笃志中医
  中医专家邢子亨于1907年9月生于山西省定襄县镡村。子亨7岁在本村入学,他记忆好,悟性高,课余熟读《论语》《孟子》等,扎下古文根底,为他后来研读古代医药典籍打下了基础。四年小学毕业,因家庭经济拮据,他无力升学,而年幼不宜就业,故仍留校就读。父亲务农,又工绘画雕塑,且通医道,在校一位老师是本族叔翁,亦通医道,子亨先生耳濡目染,内熏外陶,便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一年里,他读了《濒湖脉诀》《王叔和脉诀》《汤头歌诀》,还学了《陈修园医书》《医宗金鉴》等,由于医学知识的积累,对医道渐有所悟。15岁起,他跟从本村开业行医的邢庭芝先生学习临床知识,所学的医学理论结合实践,医道志趣越浓,医术日进,自此确立了悬壶济世之志向。   
    子亨先生的两位兄长,都在太原做事,由于这个依靠,他于1926年考入了山西医学专门学校中医班,当时19岁。四年毕业后,恰蒋阎冯大战,省城纷乱,生计难维,且因父母年事已高,无人侍奉,先生决定回乡行医。1937年双亲相继去世,日寇铁蹄践踏定襄,烧杀抢掠,民生涂炭。先生不但柴米难支,性命亦难保,于是再次到太原寻兄避难谋生。此时太原亦已沦陷,同乡故友多已逃散,先生生计亦难维持。
    某日,一位穷乡友谈及一位相识,有孩子十余岁,患病日久,治疗无效,想请邢子亨先生去医治。先生详诊后,与之服药数剂,病即痊愈。家人与亲友大喜,有口皆碑,四处传扬,先生医名远播。太原上肖墙百万恒药铺一店员为病家女婿,见先生是杏林高手,就介绍他做了该铺的坐堂大夫。由于先生行诊医术高明,为人诚笃谦和,不但与铺家相处和谐,患者亦视之为华佗再世,于是慕名而来求诊者日增,药铺生意也目见兴隆。
    但好景不长,百万恒铺面被日本人强占,药铺只得搬迁,先生亦随其漂泊。后在朋友帮助下,他们借资数百元买下了太原市红市街体信堂药铺,应诊卖药。随其临床经验不断丰富,先生医术更精,前来求诊者盈门,日不得暇,生计亦见好转。时过不久,蒋阎独裁,挑起内战,省城太原重陷水火之中。先生只会医人体之疾、难治国家之乱,无奈感慨等之。太原解放前夕,工商凋敝,粮价飞涨,百姓难以度日。先生有几位亲友在北平,于是他于1948年春携妻挈子避难异地,靠亲友资助,在北平悬壶行医。         
  国泰民安 仁术济世
  直到1953年春,战争创伤已经愈合,社会秩序井然,百姓安居,工商乐业,他才返回太原,以行医术济世之道。1954年,政府号召成立联合诊所,他欣然参加太原市第一联合诊所。1956年,他应召入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职。生活无忧,愿遂志就,从此先生便全身心投入祖国中医事业。临床之余,先生首先认真研读古典医籍,开卷于《内经》《伤寒》《金匮》,继之于《干金要方》《本草纲目》,中医经典无不精读。先生常说:“读书要读到无字句处,方为精到。”“学而不思则罔。”他总是把书本和自己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读中想,想中读,读想中记,总能做到文有所解,理有所悟。临床之余,先生著书立说,撰有《中医基础学》《中医常用药物集要》《中医常用方剂选解》《中医临床辑要》《伤寒论浅解》《金匮要略浅解》《医话》等,其中《邢子亨医案》已于1982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先生还撰写论文百余篇,发表于全国医学杂志及海外杂志上。
    对于中医学说的理论,邢子亨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一笺处方即一篇论文也。”脉络相通不能脱节。他认为,徒治标而不抓主因主症,药与方不能有机联系,则系有药无方,而成广络原野、叠床架屋之弊;若只治本而不兼清标症,墨守成方不能化裁,虽有方而无对症之药,则是有方无药,难收速效,此属处方之弊。治病必须构思周到,诊察人微,制方严密,用药贴切,方可收效卓著。在临床实践中,他对常见病、多发病亦有自己独特的辨证施治和方剂用药见解。如先生把《伤寒论》中的桂枝汤变通成为葛根解肌汤,该方有疏通解肌、调和营卫之功,而无辛温、酸敛之虑,对外感身痛具奇妙之疗效;化裁《太平圣惠方》中之茯神散,拟出养心汤,经多年临床验证,成为治疗各种心脏疾病之良方,世称“邢氏养心汤”。
  名方新解 六味地黄
  六味丸(六味地黄丸)是从八味丸(肾气丸)化裁而来的,二者意义基本上相同。八味主要是治阳虚。《金匮要略》上用八味的地方不多,在水气病上用它是利用其温阳化水的作用。根据王冰的解释,后家多认为六味是壮水之主,八味是益火之源,但总以调理肾脏的功能为要。肾阳不足用八味益火之源,肾阴不足用六味壮水之主,这是后人用法。原来《金匮要略》是以八味为主,名肾气丸;宋代钱仲阳治小儿病是用六味,小儿稚阳之体,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邢子亨先生认为,六味基本上是助肾脏的功能。肾脏的功能主要是生化,但是利水也是其主要作用,因肾司二便。故用茯苓、丹皮、泽泻,不能纯用补药,纯补不能赞助它的整个功能。补精的药,以熟地为主。肾所以能生化,主要是“精”。肾主藏精,固藏五脏六腑的精气。精就是五脏六腑之精,精就是精气。道家、佛家就讲精气神,精不足气也不足,神也不足。
    邢子亨先生还认为,熟地、山萸、山药三味药,山萸是补肝肾的,山药是补脾的,熟地是滋阴补肾的。原用干地黄,因性寒,后世取九蒸九晒法(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山药理脾,这是很重要的。补肝肾之药,肝是升的,肾是藏的,肝肾都在下焦,而肝以升为用,它以少阳之气为主,故厥阴之治疗以得少阳为欲愈。肾里藏的也是相火,它亦产生阳气,它的这一功能不是直升直降,而是循环式的,要通过中焦脾胃的运转。厥阴所以厥,亦是脾胃不转运。脾胃不转运,肝肾之气就郁滞;肝肾之气要想运转,必须通过脾胃的功能。先生指出,茯苓是化水气的药物,不是利水药,但所用剂量大了,也是利水的药。四君子汤中也用茯苓,不是利水,而是取其行水化气的作用,气化则自然水行,水一化就变成气。如茯苓在五苓散中的作用亦是化水行气,但是水不利,则加猪苓利水。茯苓加上泽泻就利水,茯苓加上桂枝则化水,茯苓加上白术是健脾,配伍不同则功用不同。丹皮有清相火、清肝的作用,用以制相火太过。
  邢子亨先生强调,肾主蛰,为封藏之本,但它不是固藏不泄的,它还有利的一面,如果只是固藏那就不生了。所以他认为治肾脏病不能只让它封藏固密,不让它疏泄。既然肾在生理功能上又藏精气又有疏泄,因此,只有既能补又能利,才符合肾脏的生理功能,才能赞助肾脏功能。
  疗效卓著 博得众睐
  邢子亨先生对不少疑难病症亦有独到的诊治方法,常能收起死回生之奇效。诸如对心肾疾患、肝硬化、出血性疾患、牛皮癣、糖尿病、脊髓空洞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硬皮病等,经先生诊治,常能获神奇疗效。
  如一饭店厨师 ,62岁,粗短肥胖,超重体型,腆腹叠颈,项背圆润,血压高至220/140毫米汞柱,而下肢痿弱,不能支撑,更难行走,只能卧床。先生予以诊治,谓“脾气虚弱,肝气逆上,以致皮肉坠重,血压升高”,于是拟大剂补脾益肾平肝潜阳药,患者只服4剂,血压下降,步履复常,其神奇之医术,一时传为美谈。
    邢老先生的医学成就已在全国铸鼎,海内外多种名医辞书已将他的事迹收录立传。他先后任山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还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两中医》杂志顾问、山西中医业余大学顾问、光明中医函授学院山西分院顾问、农工民主党山西省筹备组成员、农工民主党山两省委员会顾问等职。
作者: 2013-6-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