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陈万义教授:生物农药能否让“春天”不再“寂静”

来源:科学时报
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生物农药无疑是农药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生物农药的发展取决于它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目前,仍看不到生物农药能在农药市场成为主流的有力依据。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一书......

点击显示 收起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生物农药无疑是农药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生物农药的发展取决于它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目前,仍看不到生物农药能在农药市场成为主流的有力依据。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书中,蕾切尔·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卡逊认为,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需要另觅“蹊径”。

  

生物农药就是被广泛看好的“蹊径”之一。近年来,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的呼声甚高。然而在实际推广中,生物农药却步履维艰。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曾提出“到2000年,生物农药的用量要占农药60%”的号召。如今,这个号召已化为“泡沫”,随时间飘逝而去。

  

生物农药缘何“叫好不叫座”?

  

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虽然有了一定的产业化规模,但销售困难,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据中国农业大学农药专家陈万义向《科学时报》介绍:“一种商品能否受到市场青睐,重要的是它的使用价值。农药能不能被市场接受,首先要考虑它的药效,能不能有效地防治农业有害生物。”

  

由于生物农药的活性物是生物活体,因而受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的影响较大,而且其药效发挥缓慢,难以稳定。另外,其产品的贮存条件苛刻,一般要求储藏温度低于常温;更重要的是,多数生物农药“货架寿命”(shelf  life)不足。

  

货架寿命指的是物品的最佳使用期。根据1998年英国出版的《生物农药手册》(The  Biopesticide  Manual)中收录的60种微生物活体农药统计,其货架寿命达两年的仅15%,30%的微生物活体农药的货架寿命低于3个月,10%的微生物活体农药要求货到即用。

  

按照我国“国家农药标准”的规定,农药贮存两年,其有效成分分解率不应超过5%,而生物农药很难做到两年之内药效损失低于5%。陈万义说:“这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生物农药的这些商品属性缺陷不解决,是不可能‘叫座’的。”

  

另外,陈万义还指出,对于生物农药的研发喝彩者居多,而真正参与研发的企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广泛。国际大公司致力于生物技术的研发是事实,但生物农药不等于生物技术,生物农药的市场还有待拓展。

  

生物农药的几个误区

  

陈万义说:“近40年来,生物农药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生物农药的概念就很不清晰。”

  

按照目前有些文章的界定,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化农药(如动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天敌农药(如天敌昆虫等)和转基因农药(如抗病虫草的转基因植物等)等几大类。

  

陈万义指出,上述界定仅仅是一种按来源分类的方法。农药分类的核心应该是活性物,生物农药应该是以生物活体为活性物的农药,如微生物活体农药、害虫天敌产品等。而把植物农药、抗生素农药等活性物为化学物质的农药列入“生物农药”是不合适的。比如,杀虫剂除虫菊素,其活性成分是从除虫菊花里提取的化学物质,因而,严格地说仍是化学农药,它仅仅是由植物体合成的化学物质。转基因农作物也不是农药,而是作物品种,属于农业的防治范畴。

  

生物农药是无毒的吗?中国的有毒植物就有1000余种;烟草是著名的植物农药,其活性成分烟草碱是剧毒的;另一种植物农药鱼藤酮,对鱼的毒性也很高;而令美国发生恐慌的炭疽粉末,就是微生物制剂。陈万义说:“‘生物农药无毒’这个概念是错误的。任何一种农药是否低毒和对环境是否安全,要经过严格的评价来下结论,不能一概而论。”

  

说“替代”为时尚早

  

陈万义说:“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生物农药无疑是农药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生物农药的发展取决于它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目前,仍看不到生物农药能在农药市场成为主流的有力依据。”有些生物农药学家预测:生物农药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在未来20年甚至40年都不会占农药的主导地位。

  

“无论化学农药还是生物农药,其研发都需要创新,根据农业的需求,利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寻求具有新功能、新作用机制的新活性物,或者是已知活性物的新用途,但各类农药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化学农药的研发应侧重寻求低毒、易分解、低残留、环境相容性更好的化合物,微生物活体农药的研发要致力于解决制剂的药效和稳定性问题。”陈万义说。

  

陈万义说:“在生物农药发展的同时,化学农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40多年来,化学农药的品种更新很快,新品种的毒性在下降,活性在提高,环境相容性也在改善。在环境保护呼声的推动下,化学农药亦得到了很大改进。”

  

“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有各自的优势,应该在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则下,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择优使用,用其利、抑其弊。目前化学农药依然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主力军。就发展现状而言,生物农药在短期内仍不可能取代化学农药。生物农药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药效、储存、价格等一系列的问题。”陈万义强调。
作者: 2007-1-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