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科学家造出基因改良型蚊子 可遏制疟疾传播

来源:搜狐
摘要:英国科学家19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制出基因改良型蚊子,这种蚊子不仅不能传播疟疾,甚至能遏制疟疾传播,将成为人类对抗疟疾这一致命性疾病的重大突破。很多蚊子身上携带疟疾,一旦人们被这种蚊子叮咬,就有可能感染疟疾。科学家说,这种蚊子能够迅速适应野外生存,并能驱逐所在地区携带疟疾的昆虫,以此来阻断疟疾从蚊子到......

点击显示 收起

    英国科学家19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制出基因改良型蚊子,这种蚊子不仅不能传播疟疾,甚至能遏制疟疾传播,将成为人类对抗疟疾这一致命性疾病的重大突破。  

  很多蚊子身上携带疟疾,一旦人们被这种蚊子叮咬,就有可能感染疟疾。  

  科学家说,这种蚊子能够迅速适应野外生存,并能驱逐所在地区携带疟疾的昆虫,以此来阻断疟疾从蚊子到人的传播途径。  

  这一新成果一旦投入使用,每年将有可能挽救数百万人的性命。目前疟疾多发于非洲地区,每年有3至5亿人感染,导致约270万人死亡。这一死亡率仅次于艾滋病。  

  科学家说,大批的基因改良型蚊子将被投入到疟疾肆虐地区,在那里,它们将与野生蚊子杂种繁殖,经过几代的繁衍,这样将大大降低携带疟疾蚊子的数量。  

  然而这一方案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环境组织认为,这样的做法通过人为的遗传基因变异,将自然物种排挤出自然界。  

  一些人则怀疑通过改变基因是否能真正起到遏制疟疾的效果。即便是参与这一研究的科学家也承认,在基因改良型蚊子投入到野外之前,他们还将做大量的试验。  

  第一批基因改良型蚊子于七年前研制成功,但它们适应野外的能力极差。这意味着它们将很快在自然界灭绝,起不到遏制疟疾的效果。  

  但马里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这次研制出来的这批改良型蚊子不再有这种缺点。这种蚊子含有一种叫做SM1的蛋白质,能够防止被疟疾感染。它们的眼睛发着红光或绿光,以此与普通蚊子区别开来。  

  他们在一次试验中,将这种蚊子与同等数量的普通蚊子以及携带疟疾的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科学家们发现,基因改良型蚊子已经成了笼子中的多数派,占蚊子总数的70%。  

  科学家们还发现,当这种蚊子吸食携带疟疾寄生虫的血液时,它们能比普通蚊子更好地适应这种血液带来的危害。“当它们吸食感染的血液时,这种蚊子比普通物种更能适应,即便是他们的下一代也不会受此影响。”  

  伦敦皇家学院的一个基因改良型蚊子研究团队也表示,这一新成果的出现有着极大的潜力。“这其中蕴含着极大的潜力。你在野外放上少数改良型蚊子,很快大多数蚊子都会具有抵抗疟疾的能力。你不在需要杀虫剂了。”团队的负责人Andrea  Crisanti说。  



  相关:数字看疟疾  

  疟疾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90%的疟疾死亡者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下地区的孩子。  

  非洲每年花在疟疾上的政府卫生开支占总数的40%,这一疾病也导致非洲国家GDP每年损失120亿美元。  

  60%的疟疾死亡率发生于全世界20%最贫困人口身上。  

  71%的疟疾死亡者年龄在5岁以下。  

  疟疾第一症状出现之后,儿童会在48小时内死去。(雅龙)
作者: 2007-3-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