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在沪举行的农业植生技术研讨会 专家为转基因正名

111
来源:解放网
摘要:植保(中国)协会生物科技分会今天在上海召开“农业植物生物技术媒体研讨会”,会上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的应用现状和安全性等科学知识,让消费者更加准确、科学地了解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对农民、消费者及环境的利益,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此次研讨会由中科院院士赵国平主持,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植保(中国)协会生物科技分会今天在上海召开“农业植物生物技术媒体研讨会”,会上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的应用现状和安全性等科学知识,让消费者更加准确、科学地了解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对农民、消费者及环境的利益,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



        此次研讨会由中科院院士赵国平主持,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研究员薛红卫和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黄大昉分别作了题为《全球转基因作物应用概况、现状与前景》与《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应用与生物安全》的学术报告。专家的报告让与会者进一步了解农业生物技术的知识以及它已经或将为中国带来哪些重要的利益与变革,农业生物技术的成果将如何带给我们光明美好的未来;让人们科学客观地认识生物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国际作物生命协会亚洲分会(CropLife  Asia)成员也出席了这次研讨会。



        转基因植物自1996年进入商业种植以来,发展迅猛。据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2006年的年度报告,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继续以两位数向上攀升,增长率达13%,种植面积首次超过1亿公顷。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首次突破1000万户;转基因植物推广应用10年来,累计种植面积超过5亿公顷,前所未有地实现了60倍的增长。



        据专家介绍,中国是全球最早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转基因植物种植国家。截至2006年,农业部共受理了192个国内外研究单位的安全评价申请1525项,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共批准了转基因中间试验456项、环境释放211项、生产性试验181项,安全证书176项。已经批准的商业化种植有转基因抗虫棉花、抗病毒番木瓜、延熟番茄、抗病甜椒等。



        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道理来消除人们的对转基因植物的“神秘感”,甚至“恐惧”。他们说,如今种植的绝大部分农作物已经不是自然进化的野生种,而是经过千百年人工选育的栽培品种。植物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为基础,结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先进工程技术手段,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改造植物体,按人类需求获得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



        转基因技术实质上是传统育种方法的延伸,其本质与传统常规杂交育种相同。传统的常规育种一次转移的是成千上万个不同植物品种甚至不同植物种类的基因;而基因工程只是转移一个或数个基因,且更为准确、更具预见性和高效率。



        例如,1994年首例转基因植物产品——耐贮存番茄进入市场,1996年后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迅速发展,势不可挡。至2005年在全球21个国家转基因植物推广应用总面积达到9000万公顷,1996年至2005年十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近53倍,累计种植面积已达4.746亿公顷(合71.19亿亩),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3.75倍。



        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转基因植物主要是抗虫、抗除草剂的品种;为了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科学家正在培育抗旱耐盐、改良品质、增加营养、医疗保健及生物能源用的第二代、第三代转基因植物,不仅可使消费者直接得益,还将为解决与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全球性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作出重大贡献。



        转基因植物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在减少农药使用、增加农民收入与降低农田环境污染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统计,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已育成并审定转基因抗虫棉品种46个,2005年种植面积超过3600万亩;推广7年来累计种植面积1.27亿亩,减少农药使用65万吨,农田环境污染指数降低21%,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21亿元。又据专家调查统计,未来的转基因水稻可平均增产6.8%-10.8%,每公顷可为农民增加676元的收入。



        为了确保环境安全与人类健康,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高度科学的、严格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体系。经政府批准进口或商业化种植的每一个转基因植物品种或产品都是通过严格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性与环境安全性评价的。目前筛选出来的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不具有危害,也尚无发生因转基因引起的食物过敏事故。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在长达10多年的应用中没有发生因转基因引起食品引发的病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传统食品,尤其在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和营养含量等方面表现优异。例如,转基因抗虫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等微生物毒素含量比常规玉米低;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减少施用农药的次数和数量,因此降低了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更营养,如提高β-胡萝卜素含量的转基因水稻,对克服贫困地区因维生素A营养缺乏导致的夜盲症与失明将起到积极作用;转基因技术也可提高水稻中铁元素的含量,以改善亚洲妇女常见的贫血症;应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变某些食物中的致敏成分,使得对这些食物过敏的人群也可以放心地食用;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改变种子油的成分,降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或降低重金属在果实、种子中的沉积等,使食品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专家们认为,转基因作物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跨越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转基因技术必将造福人类,在中国更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作为重大专项,这就为研发更加优质、高效、营养丰富的转基因作物,利用科技创造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宋夏



小资料:国际作物生命协会亚洲分会(CropLife  Asia)

          CrofLife    Asia是国际作物生命协会(CropLife  International)的地区协会。国际作物生命协会是全球性的植物科学行业联合会。CropLife  Asia由十四个成员国协会组成,开展的活动遍布亚洲各国。协会领导亚太地区的成员国,构建强大的行业网络。协会由知名公司领导,包括巴斯夫(BASF)、拜尔作物科学(Bayer  CropScience)、陶氏益农公司(Dow  AgroSciences)、杜邦(Du  Pont)、孟山都(Monsanto)以及先正达(Syngenta)。从全球而言,该联合会在91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植物科学行业致力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作物保护及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科技和服务,其成本最低、污染最少并最易为社会接受。在全球人口激增的情况下,为满足食品、饲料及纤维的需要做出贡献。



        CropLife    Asia以科学为依托,制定实用规程、国际公约及政策标准,以促进作物保护以及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效益。通过管理项目,协会将进一步发挥植物科学行业的重要作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食品生产。  



        技术和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为了安全有效地提供行业产品,除了会员企业在产品登记时严格遵守规程以外,还必须有健全的产品管理体系。CropLife  Asia与各种利益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实行涵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项目——从研发阶段到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再到废物处理以及产品废除。



        植物科学的益处

        作为亚洲植物科学行业的代表,CropLife  Asia认真了解各利益相关者的关切。作为公开的持续性对话的一部分,这一举措将促进安全及可持续的作物保护和生产。协会的主要沟通渠道包括各种国际及亚洲地区的组织,这些组织是农业、食品、贸易、健康和环境行业的全球政策制定者。它们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当然还包括许多其他机构。



        以科学为依托的实用规程及政策环境

        CropLife  Asia与国际上和亚洲地区的多个机构及政府合作,确保能以科学和风险机制为基础,制定出透明、可行的标准,进一步实现作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公平的技术收益共享。协会的工作重点为以下领域:农业生物技术;作物保护化学制品;关税削减及国际贸易;知识产权及假冒产品查处;管理工作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与国际作物生命协会一样,CropLife  Asia的核心宗旨在于尊重、开放、承诺、技术和可持续性——这是协会全部工作的基础。
作者: 2007-4-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