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我全力培育绿色超级稻

来源:文汇报
摘要:水稻生产“基本不打农药、大量少施化肥、节水耐旱”,我国科学家正在全力培育绿色超级稻。中科院院士张启发教授日前在武汉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透露,我国多个研究单位正在联手以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技术等途径培育“绿色水稻”,预计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达到“绿色水稻”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此,我国科......

点击显示 收起

     水稻生产“基本不打农药、大量少施化肥、节水耐旱”,我国科学家正在全力培育绿色超级稻。

        中科院院士张启发教授日前在武汉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透露,我国多个研究单位正在联手以品种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技术等途径培育“绿色水稻”,预计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达到“绿色水稻”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我国水稻育种实现了两次重要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又增长20%左右。

        张启发院士指出,要保证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地和谐发展,我国水稻品种改良的目标除高产、优质外,还必须要克服一些缺陷。为此,我国科学家提出了培育“绿色水稻”的战略构想:在不断提高产量、改良品质的基础上,实现基本不打农药,大量少施化肥,节水抗旱。

        张启发介绍,这一战略可分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基本不打农药。今后5年内,我国抗病虫水稻品种的推广会有大的进展;第二阶段目标:大量少施化肥。目前我国在营养高效基因的研究方面有了较好的基础,可望在8至10年内培育出氮磷高效的新品种;第三阶段目标:抗旱节水。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可望在10年内培育出抗旱性明显增强的水稻新品种。
作者: 2007-7-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