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组织工程再塑“面子”天衣无缝 九院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来源:上海市
摘要:人脸的眼睛水平以下部位称为“口腔颌面部”,如果因病或事故不幸造成骨组织的缺损,不但“面子”大受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蒋欣泉博士领衔的课题组,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取得修复“犬下颌骨大块节段性缺损”的成功,突破了骨组织再生最终应用于临床的瓶颈。相关成果获得2007年度市科学技术......

点击显示 收起

  人脸的眼睛水平以下部位称为“口腔颌面部”,如果因病或事故不幸造成骨组织的缺损,不但“面子”大受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蒋欣泉博士领衔的课题组,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取得修复“犬下颌骨大块节段性缺损”的成功,突破了骨组织再生最终应用于临床的瓶颈。相关成果获得2007年度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过去,要整形修复颌骨大块缺损这块至关重要的“面子”,通常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从患者的自体组织中“取材”,“补”在缺损处,但无论重塑外形还是再造功能都很有难度。  



  近年兴起的组织工程再生医学技术,使天衣无缝再塑“面子”不再是奇想。在导师张志愿教授指导下,蒋欣泉博士为此攻关多年,逐渐见到了成功曙光。首先运用计算机等技术制造出与缺损完全匹配的支架,然后从动物髂骨取几毫升骨髓提取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3周左右扩增到足够数量,最后放入支架,使细胞与支架紧密复合,再进行手术修复。为了提高速度和质量,他们还在培养过程中加入一些奇特的“生长因子”。比如Ne1l—1(与婴儿颅缝早闭有关的基因),蒋欣泉团队和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发现,这种基因用于修复大鼠的骨块,不但成骨面积大,而且骨组织更加致密。运用这些方法,蒋欣泉团队成功修复了犬下颌骨3cm大小的节段性缺损,术后检查显示,“生物力学和骨组织重建”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据了解,这项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2篇。蒋欣泉还因此获得了国际口腔医学领域著名的IADR/Hatton奖,成为中国首获此殊荣的青年学者。  



  邱蔚六院士:骨组织工程整复颌面骨缺损要解决骨量、外形及功能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课题初步解决了骨量和籍数字医学与组织工程结合得到比较理想外形的目的,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 2008-3-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