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国家队”引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

来源:人民网
摘要:在今天举行的全国农业科技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博士说,在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我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和“国家队”,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坚持科研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以体制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之......

点击显示 收起

  在今天举行的全国农业科技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博士说,在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我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和“国家队”,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坚持科研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以体制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构重建与稳步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左”的思潮和“文革”的冲击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遭到重创,所属研究所几乎全部被打散下放。1978年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建制开始得到恢复,收回了下放的研究所,大批科技人员重返科研第一线。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组织技术力量研究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要办好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几个重点的高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农业部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3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宏观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和科研布局,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种类齐全、重点突出的现代农业科研学科体系。研究领域覆盖我国主要农作物、畜禽与特种经济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栽培饲养、疫病防治、产后加工、质量标准与检测、农业与农村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工程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



  3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素质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学历和专业布局较为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全院编制10286,有两院院士11人、国家级专家26人、省部级专家218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8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0人。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7.3%,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科技人员的38%,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43%。3



  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一批科研基地初步建成。建设了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国家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库,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6个国家动植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29个国家和农业部重点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个国家及部级质检中心,藏书210万余册的国家农业图书馆,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3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共获得科技成果4054项,获国家级奖26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发明奖30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奖173项(一等奖8项),获省部级一等奖69项。



  1.推进农业基础及高新技术研究。建成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保存种质39万份,居世界首位。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的核心和微核心种质,实现了以5%的种质资源代表90%的遗传性状,为进一步发掘新基因提供了基础。开展了棉花、黄瓜、马铃薯等基因组测序,发掘并利用了一批具有重要农艺性状的新基因,为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保障。利用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研制出小麦群体改良的理想工具——矮败小麦,实现了小麦育种方法的重大创新,可以提高育种效率一百多倍,居国际领先水平,被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率先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Bt基因单价、双价抗虫棉,形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创新体系。近年来,又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建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该技术推广应用后每年新增的皮棉产量相当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利用种子生物反应器,获得了高效表达植酸酶的玉米种子,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并有效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



  2.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发掘利用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培育杂交组合79个,年种植面积4500万亩,为我国种植面积第二大杂交水稻;选育出“协优9308”、“国稻”系列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超级稻组合;育成的“中单2号”是我国推广种植面积最大、利用时间最长的多抗、丰产玉米杂交种;育成“中棉所”系列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占据我国棉花推广品种的半壁江山,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超过我国抗虫棉总面积的90%;以“中双9号”为代表的一批双低油菜新品种,品质、产量和抗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植面积超过全国三成;“中蔬牌”系列蔬菜品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通牦牛新品种覆盖率达75%;选育出的瘦肉猪品系和肉乳兼用的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品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创新种养殖技术。建立小麦栽培“叶龄指标促控法”。创新了与小麦、玉米、超级稻、双低油菜等优良品种相配套的超高产理论模型与技术规程。明确了黄河流域麦棉两熟种植制度套种棉花新机制,研发了棉花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提出了蔬菜设施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推广面积占蔬菜育苗总面积的34%。根据旱作农田肥水协同效应及其耦合模式,构建了不同类型区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地膜覆盖技术、科学施肥和节水灌溉技术取得突破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研究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畜禽集约化饲养技术,使畜禽蛋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4.提高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治防控能力。查清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稻飞虱、棉铃虫等30多种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与迁飞规律,提出了中短期预测预报技术。构建了300多个入侵农林危险生物实验种群,开展入侵生物风险分析,为预防与检测潜在危险性入侵生物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马传贫弱毒疫苗,突破了慢病毒免疫的世界性难题;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H5N1、H5N2型基因重组流感灭活疫苗及配套诊断防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禽流感的防控能力;自主研发的口蹄疫高效疫苗,为预防口蹄疫的流行暴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5.拓展可持续农业技术领域。创新了一批水、土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创制出一批生物肥料、节水制剂等新型投入品;在资源循环利用、生物节水、土壤修复和地力培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提出有机肥和改良剂等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提出防灾减灾技术对策;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立了适合不同类型区域的沼气技术应用模式,为生物质能源的充分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技术依托。



  (三)中国农业科学院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3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以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为依托,始终紧密围绕“三农”工作,不断探索科技兴农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



  1.大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科研与生产结合,不断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截至2007年底,累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6亿亩以上,推广畜禽新品种20亿头(只),推广各类新技术应用面积37亿亩。



  2.大力开展与地方的科技合作。根据各地科技需求,通过与地方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开展项目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帮助解决地方农业农村生产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先后在河南省唐河县、河北省鹿泉县、山西省绛县、湖北省浠水县与地方政府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综合示范县;此外还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种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点1000余个。与黑龙江、河南、吉林等粮食主产省开展科技合作,通过科技支撑使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3.大力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将农民最急需的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先后在豫、鲁、冀、苏、京、津、湘、鄂、川、贵等10个省(市),连续多年开展科技兴农、科技扶贫工作。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中国农科院组织百人专家团,先后到内蒙、宁夏、甘肃、新疆四省(区)开展了“农业科技西部万里行”活动。通过选派干部挂职、举办培训班、参与“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等多种形式,在合作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为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支持。



  三、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面临的历史重任和严峻挑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要自觉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认清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所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耕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紧缺,2007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降至1.39亩,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灌溉缺水约300亿立方米。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对农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预测,在我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之前,今后粮食需求总量每年将增长80亿斤以上。作为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国内粮食需求不可能依靠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从根本上说,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只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来看,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主要推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生物技术已成为引领未来农业的前沿领域,精准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也将在农业上广泛应用,农业发展将越来越依靠科技的贡献。对此,农业科技必须加速进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其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据统计,我国有4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的速度在退化;旱涝灾害、病虫鼠害、低温冻害、高温热浪及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为有效缓解对农业资源的过度使用、改善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建立起人口、资源和环境良性互动机制,确保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对农业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业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业科技的竞争。进入21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只有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跻身于世界农业强国之列。必须从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着手,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努力占领国际农业产业体系分工中的有利地位,增强农业竞争优势。



  四、坚持科学发展,勇攀科学高峰,再创科技辉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要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作物科学、畜牧兽医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等九大学科群建设;从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战略前沿高新技术开发、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三个层面统筹布局全院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种质资源收集挖掘利用与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农产品高效生产与质量安全、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选题,创新一批关键技术,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及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发挥中国农科院的综合优势,加快成果培育与推广;加强与地方、尤其是重点农产品主产区的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农业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做大做强;因地制宜,开展直接面向农民、基层推广单位、农业企业的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积极配合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跨出国门的农业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加快自主创新团队建设



  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围绕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骨干力量;培养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业务一流、兢兢业业的科研辅助人才;形成一批具有攻坚能力和较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搭建人才梯队,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队伍。



  (四)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



  围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完善种质资源库圃、科学实验基地和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完善一批国际一流的农业科学数据库,形成完善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全院及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打造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五)深入推动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



  巩固和拓展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国外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强国的科技合作,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重大合作计划,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六)积极开展全国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小麦水稻育种协作网、航天育种协作网、矮败小麦育种协作网、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科研协作网络,创新合作机制,从联合攻关、人员交流、学科共建、平台建设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中央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全面加强与全国各农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推进全国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七)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潜心科研的执著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倡导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营造鼓励创新、促进合作、诚实守信、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通过加强理念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标识文化建设和院所环境建设等工作,着力创造以人为本、激励创新、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使全院保持旺盛持续的创新活力。



  翟虎渠最后表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对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中国农业科学院将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30年为新的起点,继往开来  ,加快发展步伐,与农业科技界各兄弟院、校携手并肩,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继续谱写我国农业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 2009-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