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在日前举行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农业科技论坛上介绍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在推进农业基础及高新技术研究、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创新种养殖技术、提高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治防控能力和拓展可持续农业技术领域等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已经建成的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现保存有种质资源39万份,居世界首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的核心和微核心种质,实现了以5%的种质资源代表90%的
遗传性状,为进一步发掘新基因提供了基础。开展了棉花、黄瓜、马铃薯等基因组测序,发掘并利用了一批具有重要农艺性状的新基因,为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保障。利用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研制出小麦群体改良的理想工具——矮败小麦,实现了小麦育种方法的重大创新,可以提高育种效率100多倍,居国际领先水平。
率先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Bt基因单价、双价抗虫棉,形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创新体系。近年来,又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创建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该技术推广应用后,每年新增的皮棉产量相当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利用种子生物反应器,获得了高效表达植酸酶的玉米种子,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并有效减少磷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马传贫弱毒疫苗,突破了慢病毒免疫的世界性难题;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H5N1、H5N2型基因重组
禽流感灭活疫苗及配套诊断防治技术,极大提高了我国禽流感的防控能力;自主研发的口蹄疫高效疫苗,为预防口蹄疫的流行暴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查清了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稻飞虱、棉铃虫等30多种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与迁飞规律,提出了中短期预测预报技术;构建了300多个入侵农林的危险生物实验种群,开展入侵生物风险分析,为预防与检测潜在危险性入侵生物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以上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治、防控能力。
发掘利用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培育杂交组合79个,年种植面积4500万亩,成为我国种植面积第二大杂交水稻;育成的“中单2号”是我国推广种植面积最大、利用时间最长的多抗、丰产玉米杂交种。创新了一批水、土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关键技术,创制出一批生物肥料、节水
制剂等新型投入品;建立的适合不同类型区域的沼气技术应用模式,为生物质能源的充分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日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者:
20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