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我科学家首次发现福氏志贺氏菌新菌型

来源:健康报
摘要:我国科学家新近研究发现,在我国引发志贺氏菌痢疾的病原,已不再是福氏2a志贺氏菌,而是一种新菌型——福氏Xv志贺氏菌。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意味着我国现有痢疾志贺氏菌疫苗已失去了使用意义。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不同,志贺氏菌属可分为4个血清群(即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2001年,河南省......

点击显示 收起

        我国科学家新近研究发现,在我国引发志贺氏菌痢疾的病原,已不再是福氏2a志贺氏菌,而是一种新菌型——福氏Xv志贺氏菌。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意味着我国现有痢疾志贺氏菌疫苗已失去了使用意义。2月1日出版的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临床微生物学杂志刊发了相关研究报告。  



  领衔此项研究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介绍,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志贺氏菌属细菌引起,估计全球每年有1.65亿人次感染志贺氏菌,死亡人数达70万。志贺氏菌致病性极强,10个细菌细胞就可使人发病。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不同,志贺氏菌属可分为4个血清群(即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由于一直认为志贺氏菌痢疾主要由福氏2a志贺氏菌引起,国内外生产使用的志贺氏菌疫苗都主要针对该菌型。  



  2001年,河南省CDC报告发现一种志贺菌新血清型,分离率超过福氏2a,连续5年成为该省第一优势血清型。使用现有诊断血清,鉴定为福氏4c。其后,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和河南省CDC合作研究发现,这一新血清型菌株并非福氏4c。对该基因组序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了编码X血清型抗原基因,且与福氏X的抗原性不同,是一个变种。科学家将这一菌株命名为福氏Xv志贺氏菌。深入研究发现,编码X血清型抗原的基因位于一个细菌的病毒——噬菌体上。获得了这个噬菌体后,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人工构建出一株福氏Xv菌株,重复出了在自然界观察到的现象。噬菌体转导会不断地变换血清型,规避人群建立的特异性免疫保护。  



  徐建国称,志贺氏菌免疫保护具有血清型特异性,用一种血清型菌株制备的疫苗,只能保护相同血清型菌株引起的感染。因此,上述研究发现意味着我国现有痢疾志贺氏菌疫苗已失去了使用意义。志贺氏菌痢疾预防控制策略须重新调整。  



  研究还发现,福氏Xv志贺氏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增强,其中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接近100%。  



  据悉,在已知志贺氏菌46个血清型中,只有福氏Xv血清型是我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和命名的。
作者: 2010-2-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