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世博英国馆“种子圣殿” 6万颗种子全部来自中国

来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我们不鼓励人们排队六小时来看英国馆,”昨日,英国驻上海副总领事雅克·布克女士告诉记者。我们不鼓励排队六小时号称世博园最酷建筑的英国馆,在开园首日最高等待时间为六小时。“我们可以理解游客在大热天里等候数小时的痛苦,”布克说,“我们正在与世博局协调,想办法控制人潮,并尽量使排队的人们感觉好一些,”布......

点击显示 收起

        “我们不鼓励人们排队六小时来看英国馆,”昨日,英国驻上海副总领事雅克·布克女士告诉记者。



  我们不鼓励排队六小时



  号称世博园最酷建筑的英国馆,在开园首日最高等待时间为六小时。昨日下午两点多,有两三千人排队等候进入,平均等候时间为三小时。



  等候三小时,进去看20分钟,不少游客觉得不值。



  “我们可以理解游客在大热天里等候数小时的痛苦,”布克说,“我们正在与世博局协调,想办法控制人潮,并尽量使排队的人们感觉好一些,”布克说,英国馆在队伍的不同位置都放置了标识牌,写明需要等候的时间。“如果不想等候,也可以透过我们的透明墙壁往里拍照。”



  布克鼓励人们上英国馆的官方网站,上面有展馆的各种图片(“可能比你自己拍的还好,”她说),还有完整视频。



  种子来自昆明植物研究所



  名为“种子圣殿”的英国馆,仅高20米,由约6万余根纤细、透明的亚克力“触须”组成,向外伸展,随风摇曳,每根“触须”顶端都嵌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



  “种子,代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的潜能,”英国人说,这是给中国的厚礼,所以它躺在高低不平的“包装纸”上。



  不过,这些种子其实来自中国———  昨日,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在英国馆内说,由于英国种子入境难,最后使用的全是中国种子———英国馆“触须”里藏有超过900种、6万颗种子,全部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



  昆明植物研究所与英国“千年种子银行”是合作伙伴。这所有250年历史的千年种子银行,有个野心勃勃的计划:2020年收集和保存世界上25%的野生花木物种,目前已达到10%。



  李德铢说,“种子圣殿”里的种子,包括小麦、玉米等较为常见的,还有茶、梅等有“中国特色”的,更有银杏这种与恐龙同时代、被称为“活化石”、仅在中国出现的。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20万种种子,我们生活中用到的只有几百种,数万种我们除了知道名字以外一无所知,希望通过‘种子圣殿’,提醒人们我们还有许多可能性需要挖掘。”



  李德铢表示,这些种子放到亚克力“触须”中后,大部分将不再存活。世博结束后,其中一万根“触须”将被送回昆明植物研究所展览,其余会送给中国的各高校。



  “这是我们送给中国的礼物,希望在中国生根发芽,”布克女士说。



        英国馆开馆的第一天,游客就如同步入了英国赠与中国的礼物之中。种子圣殿与其周边区域将整个礼物呈现于一种打开包装的状态,包装纸的褶皱形成了走廊上方的顶棚,而游客将在那些走廊上踏上游览的旅程。不过,针对很多游客从网上看到的英国馆赠送种子作为礼物的活动,记者了解到,目前英国馆尚无赠送种子的相关计划。



  梦幻“天空之城”



  在英国馆的第一走廊中存在着一个神奇的天空之城,你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一个“倒垂”着的缩小版的典型英国城市。建筑物按典型的城区结构分组排列,包括郊区、闹市区商业街、城区、工业区和商务区。其中,“光雨”启动装置以“云”的形式将光线投射在地上,于是光线洒落,便形成雨滴般的动画效果。看到这些代表性建筑物,包括百货公司、闹市区门店、公寓大楼、工厂、街区和独立洋房等,就如同英国电影中所展示的一样,把你带入那些充满英伦风情的意境之中。



  神奇“种子圣殿”



  英国馆的“种子圣殿”本身由约6万只纤细的透明亚克力“触须”组成,向外伸展,随风摇曳。白天的时候,每根长达7.5米的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从而营造出敞亮肃穆的空间感。到了晚上,“触须”内含的光源会使整个展馆散发出璀璨迷人的光影。



  英国馆展馆的内部将为参观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觉效果展示,人们进入展馆就可以看到一根根“触须”插入展馆内部,而每根“触须”顶端都嵌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有多达6000多种种子。成千上万颗种子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选取的种子储量充足,便于采用。



  现场,一些游客在参观完毕后讨要英国馆的种子,并称是在网上看到的。志愿者提醒说,这纯粹是网上的误传,英国馆目前还没有赠送种子的计划。



  在欣赏“种子圣殿”的神奇之外,游客还能不经意间体验纯粹的英国文化。游客们或可以在这里邂逅一场规模或大或小的精彩舞台表演,也或者可以遭遇赏心悦目的惊鸿一瞥。这些节目主要是一系列原创喜剧演出,远可追溯至莎士比亚,借鉴了英国伟大的戏剧传统;近则加入了现今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和表演家广受欢迎的原创作品元素。世博会的六个月间不仅将展现英国表演艺术传承的优秀传统的一面,也将展现最为前沿和现代的英国当代表演艺术。



  “上海世博会上有200多个展馆争奇斗艳,英国馆无疑将出类拔萃。”英国贸易投资总署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凯恩十分自豪地表示,那朵“美丽的蒲公英”,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英国馆的创新设计有助于改变它过去传统充满迷雾、鹅卵石铺地的国家形象。”



  据英国外交部官员介绍,为了建好英国馆,英政府有关部门和赞助企业在设计、建筑、布展、运作等方面都作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英国馆的展示主题是“传承经典、铸就未来”,内容分为“现状”、“机遇”、“活力城市”、“城市景观”、“推广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5个部分。



  创新设计是英国馆的最大看点。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当时英国人设计建造了一座令世人惊叹的水晶宫。159年后,迄今规模最大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英国人看准了这一良机,以不凡的手法、震撼的视觉效果,充分诠释英国创意和创新的超凡魅力。



  “种子圣殿”是英国馆的主体建筑。英国著名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大展神来之笔,创造出一个既节约能源、又赏心悦目,还充满动感的建筑。“种子殿堂”高20米,由6万根纤细的、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白天,每根7.5  米长的亚克力杆会导引阳光进入内部,让参观者享受到自然光的温暖。夜晚,亚克力杆内含的光源会将展馆内外照个透亮,播洒出一团团迷人的光影。尤其是轻风吹来时,“触须”一样的亚克力杆会随风摇曳,整个建筑好似在轻轻飘动,活脱脱一朵绽放的蒲公英在轻风中吟唱。



  绿色环保是英国馆宣扬的一大理念。“绿色城市”、“户外城市”、“活力城市”将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拥抱自然。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大激发了赫斯维克的创作灵感。英国馆的设计绝不是一个围拢或屋顶封闭的足球场大小的场馆,而更像是在世界上最繁忙的都市中,开辟出了一个让人放松、尽情休闲的天然公园。在为期6个月的展示期间,英国馆不仅要举行1000多场商务会议和活动,还要举行众多文化、教育活动。英国馆既是一个展示现代英国风貌的窗口,也是一个吸引游人参与的“街头派对”之地。



  面向未来,是英国馆激发世人思索发展机遇的主题。在“种子圣殿”内,人们可以看到一根根“触须”插入展馆内部,而每根“触须”顶端都嵌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这些种子对于全世界的合作项目贡献卓著。成千上万颗种子来自于英国皇家植物园基尤千年种子银行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既体现了中英合作的重要性,也彰显了创新和发现的无限潜能。一个个生动、富有说明性的故事会向人们讲述:植物和大自然是如何为人类的卫生和福利谋利?植物和大自热又是怎样为我们构筑一个更加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在这里,从新药品和原材料,到建筑技术、通信系统和可持续能源,数不清的新技术、新发明、新规划在警示世人:爱护种子,开发想象,加强合作,一切皆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精明的英国人看到了上海世博会预计吸引7000万参观者的大好机会,专门辟出展区推广2012年伦敦奥运会。虽说伦敦的奥运设施目前还处于初建阶段,但英国在方方面面开动了宣传机器,为2012年做着准备。



  英国展团内容与项目主管吉布森对记者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空前的盛会,英国馆将在这一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英国的创意和发明能力。英国展团将在英国馆、世博园、上海、中国以及网络世界,全面展现英国在艺术、商务、文化、体育、科学和教育等多方面的优势与多样性。”
作者: 2010-5-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