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国成功绘制濒危动物朱鹮全基因组序列谱

来源:新华网
摘要:被称为“东方宝石”的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随着15日中国科学家宣布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这一谜题将得到解答。15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朱鹮基因组碱基数量约为13.7亿个,大约是人类基因组序列碱基数目的一半。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是通过从一只两岁大的朱......

点击显示 收起

被称为“东方宝石”的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随着15日中国科学家宣布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这一谜题将得到解答。



15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朱鹮基因组碱基数量约为13.7亿个,大约是人类基因组序列碱基数目的一半。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项目由西安交通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是通过从一只两岁大的朱鹮提取的1.5毫升血液中分离出DNA,并进行DNA测序,再对DNA小片断拼接组装和注释,最终完成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这是继鸡基因组、珍珠鸟基因组、火鸡基因组之后,中国完成的第四个鸟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西安交通大学基因组与法科学研究所所长李生斌是这一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说:“基因组测序就像是要将一团纷乱的毛线球织成一件毛衣一样,我们需要对朱鹮基因组全部的核苷酸完成繁琐而细致的排序工作。”



朱鹮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但在飞翔时翅膀及尾羽却会闪耀出朱红色的光辉,淡雅而美丽。中国民间把朱鹮称为“吉祥鸟”,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



朱鹮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东部。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朱鹮种群急剧下降,并在许多地区先后灭绝。这一物种在中国也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中国科研人员在陕西省洋县野外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立即开始进行拯救及保护措施。



据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介绍,这次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达到精细图的国际标准。这个图谱是进行朱鹮基因组研究的基础,通过测序及相关研究掌握朱鹮基因组信息,并探索与生物进化相关的重要基因,将破解朱鹮繁殖能力低下、朱鹮幼鸟的高死亡率等疑问。



朱鹮基因研究项目是“千种动植物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2010年,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起这一计划,预计到2012年破译千种具有重要经济和科研价值的动植物物种基因组,此计划旨在构建一个全球最大的基因组数据库,为各物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和依据。



这次同时解开“生命密码”的,还有与朱鹮共生的白鹭。李生斌说:“白鹭是野外常见的飞鸟,遗传多样性很好,我们要通过两种鸟类的比较,寻求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的答案。”



不仅如此,对于朱鹮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来说,解密朱鹮生命密码还有更实际的效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上朱鹮最集中地区,这里以洋县朱鹮种源地为核心,发展了野生种群达700多只,并在国内外建立8个朱鹮人工种群。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丁海华说:“即使很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野外靠人工的办法也很难判断朱鹮的性别。这个项目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中国的野生朱鹮数量持续增加,人工繁育朱鹮研究也取得成功。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数字,朱鹮种群从1981年重新发现的7只增长到2010年的1617只,其中野外种群997只,人工饲养种群620只。加上日本和韩国繁育的数量,现在全世界朱鹮已经达到1814只。



数量持续增加已经使朱鹮受威胁等级从极危降为濒危。但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由于朱鹮多代近亲繁殖,导致这一物种出现卵壳易碎、雏鸟畸形、受精率低等多重繁殖适合度降低现象。朱鹮仍是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中最濒危的物种。



汪建认为,朱鹮基因组序列图谱的完成对于挽救和保护朱鹮灭绝和注释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保护珍稀鸟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寻找濒危物种相关的分子标记和对物种步入濒危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研人员还将再采集多只朱鹮的DNA,随后将进行生态学、遗传学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步扩大到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基因研究,这将有助于解释动物灭绝这一生命现象。
作者: 2011-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