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水生实验室赢得国际“话语权”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摘要:科技攻关8月12日,对深圳检验检疫局水生动物检验检疫实验室(简称水生实验室)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全国质检系统第一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参考实验室、中国大陆第一个鱼类疫病的OIE参考实验室、中国第一个OIE鲤春病毒血症参考实验室落户深圳检验检疫局。这一成绩,让OIE水生动物健康委员会主席希尔......

点击显示 收起

        科技攻关



        8月12日,对深圳检验检疫局水生动物检验检疫实验室(简称水生实验室)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全国质检系统第一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参考实验室、中国大陆第一个鱼类疫病的OIE参考实验室、中国第一个OIE鲤春病毒血症参考实验室落户深圳检验检疫局。



        这一成绩,让OIE水生动物健康委员会主席希尔教授赞赏不已,让深圳检验检疫人欢欣鼓舞,让全国质检系统引以为豪。



        链  接>>



        水生实验室主要承担进出深圳口岸水生动物疫病检测工作,同时也接受来自全国各口岸局送来的各种委托样品,以及农业部年度疫病监测送检的鱼类等,样品来源广泛,检测项目繁多,任务繁重。



        在检测中,实验室技术人员在缺乏阳性毒种、菌种及阳性样品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国外有关参考实验室沟通,加班加点,建立疫病的检测方法,在防止外来水生动物疫病的传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目前,该实验室是农业部推荐的国内水生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下的NACA资源中心之一,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水生动物病害检测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圳检验检疫局水生实验室始建于1996年,当时隶属于原深圳动植物检疫局,曾是系统内唯一的水生动物疫病检疫的专业实验室,它的建立开了我国水生动物疫病检测技术研究先河。



        建立之初,水生实验室只有4名工作人员,实验室面积不到3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只有几十万元。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水生实验室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逐渐建立起一支技术能力强、检测水平高、综合素质硬的团队,并在国内外逐步享有较高的声誉。现在的水生实验室,拥有1000平方米的实验及办公场地,设有专门的毒种库、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摇床及细胞储存设备等细胞培养系统,还拥有超速离心机、PCR仪、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种质资源是实验室开展检测的前提和基础。水生实验室从零开始不断收集与鱼病有关的细胞、病毒、菌种,建立自己的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了细胞系20株,标准菌株10株,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种质资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几乎涵盖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水生动物疫病名录,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下属亚太地区水产养殖网络中心(NACA)水生动物疫病名录,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水生动物疫病检疫协议所列出的疫病检测项目,是全系统内水生动物疫病检测项目最为齐全的实验室。



        夯实基础  带出一流专家队伍



        多年以来,深圳检验检疫局党组在全力支持水生实验室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年轻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实验室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高水平的实验室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水生实验室建立了30余项规章制度,仪器设备有严格的管理和维护规程,每台仪器均有专人负责,每年校准和计量检定,大型仪器使用需有培训上岗证书,确保了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此外,实验室不断探索完善管理体系,加大精细化管理的力度,整理完成了135个水生动物疫病相关的国家标准、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和水产行业标准,对疫病病原保藏方面的制度和表格进行更新,对细胞、毒株、菌株、基因、抗体等生物资源进行建档、更新和细化,为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目前,水生实验室已形成了一支由优秀中青年专家组成、专业门类齐全的专家团队,刘荭、史秀杰等一批优秀的年轻专家逐渐脱颖而出,引领着水生实验室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科研硕果累累,并填补了多项水生动物疫病检测方法的国内外空白;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公益性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等7项;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项目达50项。



        敢于创新  创出一流检测业绩



        2004年以来,水生实验室还承担了农业部鲤春病毒血症(SVC)的疫病监测任务,接收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SVC检测样品,共计25万尾,占全国SVC监测任务的70%以上,为农业部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水生动物疫病区域划分和疾病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首次从法国进口的大菱鲆中检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首次从进口的南美白对虾中检出桃拉综合症病毒(TSV)、首次从石斑鱼中检出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首次从进口鲈鱼苗中检出真鲷虹彩病毒(RSIV)、首次确认北京地区存在鲤春病毒血症(SVC)、首次确认在广东地区的锦鲤中存在锦鲤疱疹病毒(KHV)……一个个“首次”,是水生实验室近年来取得成果的最好诠释。



        在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水生实验室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厦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检、学、研合作机制,并为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提供水生疫病检测技术援建;在系统内举办了数十次水生动物检疫技术培训班,为农业部系统举办了50多期水生动物检疫员培训班,培养了5200多名技术人员。



        另外,水生实验室大力推广健康管理和生态养殖,帮助企业用科学方法养殖水生动物,先后为广西北海、广东惠州、江苏海安等地的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出口养殖动物产品过程监控技术的问题,创出一条以健康养殖为理念的科学养殖道路。



        走向世界  赢得国际话语权



        凭借坚实的基础以及不断创新的技术,水生实验室逐步在国际同行中获得话语权,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重与喝彩。



        2003年,由于航空公司的失误,我国出口到法国的观赏鱼被错送到澳大利亚,按照国际惯例,没有附指定出口到澳大利亚的检疫证书,这批鱼要被退回或销毁,但由于附有深圳检验检疫局水生实验室出具的检疫合格的证书后,澳方检疫当局同意进口。



        参加我国与英国农业部观赏鱼出口事宜的谈判,取消了北京的“监测区”和英国对我国的进口许可证制度。



        协助国家质检总局打通对澳大利亚出口观赏鱼的渠道;打通受“沙门氏菌事件”影响而封闭的观赏鱼出口意大利的大门。



        韩国检疫部门指定,中国的鲈鱼苗须经深圳检验检疫局水生实验室检疫合格后方能出口到韩国。



        如今,OIE参考实验室的建立,对深圳检验检疫局水生实验室来说,是一个完美的句号,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他们来说,既是前行的鞭策,更有着奋斗的动力。
作者: 2011-8-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