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福岛辐射致蝴蝶基因突变

来源:新华社
摘要:日本一个研究小组14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蝴蝶在辐射物质泄漏事故后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蝴蝶中,12%基因突变,包括翅膀变小、眼睛受损。尽管第三代蝴蝶的“父母”中有一个本没有受到事故影响,畸形的比例仍为34%。丈二说,研究人员去年9月、即事故发生6个月后在福岛收集另外240只......

点击显示 收起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14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蝴蝶在辐射物质泄漏事故后基因突变。

冲绳县琉球大学副教授丈二大泷(音译)告诉法新社记者,泄漏发生后,一些酢浆灰蝶在幼虫阶段即暴露在放射性尘埃环境中,随后被放在放射性尘埃区外的实验室内培育。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蝴蝶中,12%基因突变,包括翅膀变小、眼睛受损。它们的下一代中,18%出现类似状况。尽管第三代蝴蝶的“父母”中有一个本没有受到事故影响,畸形的比例仍为34%。

丈二说,研究人员去年9月、即事故发生6个月后在福岛收集另外240只蝴蝶。结果显示,这组蝴蝶的畸形比例为52%。

丈二随后在冲绳完成一组比对试验,把没有受到影响的蝴蝶暴露在低辐射环境下,结果显示,蝴蝶出现畸形的比例与先前试验结果相似。

他说:“我们得出肯定结论,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损伤蝴蝶基因。”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广播公司8月13日报道,日本琉球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爆发核危机的日本福岛县蝴蝶出现严重基因突变,他们发现很多蝴蝶的腿、触须以及翅膀形状发生变化。在实验室试验显示,这些异变与放射性物质有关。

福岛核危机爆发2个月后,琉球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日本10个地方,包括福岛地区,收集了144只成年草酢浆灰蝶。核危机发生时,这些成年蝴蝶应该处于正在过冬的幼虫状态。通过对比不同地区蝴蝶出现的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发现在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的地区,蝴蝶翅膀更小,眼睛发育不规则。6个月后,研究人员再次从上述10个地方收集蝴蝶,发现来自福岛的蝴蝶基因突变率几乎是此前2倍。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称,这些基因突变率更高的蝴蝶是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此外上一代蝴蝶将已经发生突变的基因传给后代,虽然这些特征在前一代成年蝴蝶身上的表现并不明显。

早在福岛核危机爆发前,日本研究人员就用蝴蝶作为“环境指示物”,它们对环境变幻非常敏感。

专门研究切尔诺贝利核辐射对动植物影响的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学家蒂姆·穆苏(Tim Mousseau)说:“日本的研究非常重要,这些基因突变和形态异常现象只能用暴露在放射污染环境下可以解释。” (李金良)

作者: 2012-8-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