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四川农大Nature子刊发表基因组测序新成果

来源:生物通
摘要: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绘制出了水稻纹枯病菌R。solaniAG1IA的基因组序列草图,揭示了这一病菌的进化及致病机制。四川农业大学的李平(PingLi)教授和郑爱萍(AipingZheng)博士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李平教授研究团队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水稻分子生物学及水稻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绘制出了水稻纹枯病菌R. solani AG1 IA的基因组序列草图,揭示了这一病菌的进化及致病机制。研究成果发布在1月29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四川农业大学的李平(Ping Li)教授和郑爱萍(Aiping Zheng)博士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李平教授研究团队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水稻分子生物学及水稻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十分广泛,但是每年因病害、虫害所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稻瘟病、纹枯病及白叶枯病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主要病害,被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特别是纹枯病(sheath blight),在高温、高湿天气时,该病往往会大面积扩散蔓延,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纹枯病造成了世界上多达50%的水稻减产。在东亚,它累及1500-2000万公顷灌溉水稻,每年导致600百万吨稻米产量损失。

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感染而来。立枯丝核菌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的一个种。该菌分布广、寄主范围大,不产生无性孢子,常以菌核形态习居土壤,是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黄瓜等植物纹枯病的致病菌。水稻纹枯病的的主要致病菌为菌丝融合群AG1 IA,占95%以上,其次是AG1 IC和AG Bb(双核线核菌)。 了解这一病菌的致病机理和分子生物学,掌握相应的抗病基因,对于纹枯病生物防治,及发掘抗性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Illumina公司的新一代Genome Analyser测序技术,组装出了水稻纹枯菌AG1 IA的基因组序列草图。证实该基因组编码了大量不同的分泌蛋白、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酶、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和转运蛋白,这有可能反映了其具有一种独特的腐植营养生活方式。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与担子菌纲中伞菌亚门关系密切的一些重复元件,以及一些扩增蛋白质结构域及家族。根据功能性以及进化对25个候选病菌效应器进行鉴别,研究人员确定其中的3个触发了作物防御反应,由此揭示了宿主感染过程中致病性决定因子的独特表达模式。

尽管存在一些数量抗性,目前尚没有高度抗性水稻和玉米品种用于育种。直到现在,人们采用的控制的策略还主要依赖于杀虫剂。新研究阐明了水稻纹枯菌AG1 IA的致病机制及宿主-病菌互作的潜在分子基础,有可能为提高农业粮食作物产量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生物通:何嫱)

作者: 2013-1-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