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先声药业奔跑开始减速 是谁改变了飞奔的身姿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在这一过程中,创新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近年来,全球制药企业都在重新思考药物创新的路径、模式和价值。在我国,“仿制-仿创结合-创新”这一路径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共识。实现中国医药产业的强国梦,必须培植一批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药企。...

点击显示 收起

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近年来,全球制药企业都在重新思考药物创新的路径、模式和价值。在我国,“仿制-仿创结合-创新”这一路径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共识。

 

  实现中国医药产业的强国梦,必须培植一批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药企。在由传统制药企业向研发型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它们各显神通,展示出创新的多彩多姿。有的已经享受到创新带来的巨大效益,有的还在创新路途中辛苦耕耘,有的历经挫折不改初衷,有的稳扎稳打迂回前行……但无论如何,创新的探索和付出值得尊敬。创新之意义,不仅在于成果的价值,更在于精神的提振。为此,本版特推出“研究中国药物创新”专栏,试图通过典型企业案例对比,展示和剖析不同创新型企业之间、传统企业转型之间、内外资企业之间创新战略和模式、产品选择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差异,揭示创新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探寻中国医药行业创新的适宜途径。

 

  处于私有化阶段的先声药业再次爆出新闻。

 

  6月24日,在美上市的先声药业集团宣布,公司于6月17日与Zhuhai Rongding Equity Investment Partnership L.P. 达成了股票转让协定,将以4亿元人民币现金的价格,出售其子公司吉林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近99.99%的股权。一旦股票转让交易完成,先声药业将不再持有博大任何股权。先声药业并未透露此次出售博大股权的原因,但4亿元的套现无疑令希望保持缄默的先声药业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选择美国退市

 

  今年3月11日,先声药业董事会宣布收到不具约束力的收购要约,该收购要约由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任晋生、New Good Management Limited和Assure Ahead Investments Limited及其附属机构(买方集团)发起,将现金收购所有不由买方集团控制的流通股,每ADS收购价格为9.56美元(每普通股4.78美元)。这一出价对先声药业的总估价约为5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New Good Management Limited在维京群岛注册,由任晋生实际控制。

 

  “这是我们第一次考虑私有化。”先声药业副总裁兼先声美国总裁刘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决定完全出于商业考虑,与美国收紧财务审查并无关系。

 

  2007年4月20日,先声药业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化学生物药公司,募集资金2.26亿美元,市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亚洲化学生物药企业在全球最大的一次IPO。

 

  面对先声药业的突然退市,业界均持维护态度。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退市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先声药业是主动退市,而非被动退市。在他看来,企业之所以主动选择退市,重要的原因是其价值被严重低估,且在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意义已经不大。“退市可能会对先声药业国际化进程产生影响,但不会影响公司本身所具有的优秀性;先声药业退市后,依然是行业领先企业。”于明德说。

 

  2010年6月开始,做空机构开始频频出手中国概念股,在导致公司整体估值大幅缩水外,也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Roth Capital Partners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股市中选择退市的中国公司数量剧增,2012年已达27家之多,而2011年和2010年这个数字分别只有16和6。在制药领域,同济堂、康鹏化学和诺康生物先后成功退市,尚华医药、盛泰药业、三生制药等3家药企均已收到私有化要约。

 

  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底先声药业在每股7美元左右,2012年初最高升至10美元左右,但随后又回至七八美元。不过除了被资本做空的因素外,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股价低迷也与先声业绩乏善可陈有关。季报显示,先声药业2012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3.4%,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4.8%,四季度企业更是运营亏损1250万美元,由于非现金的减值费用1560万美元,净亏损330万美元。

 

  奔跑开始减速

 

  先声药业无疑是国内创新型企业中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1995年在药品销售领域长袖善舞的任晋生创办了先声药业,2001年通过资本运作,企业实现了从营销公司到生产公司的转身,并于2003年成立先声药物研究院,引进了一批在制药界颇有声望的研发专家;2005年9月,联想弘毅注资2.1亿元持有先声药业31%的股权。双方联合对外宣布,要在未来5年内,使先声药业跨入中国医药行业“第一梯队”;2006年5月,先声将联想投资的2亿元全部用于收购烟台麦得津80%的股份,成功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一类新药恩度纳入麾下。自此先声被业界视为本土创新制药企业的范本。

 

  熟悉先声药业的人都知道,先声药业的LOGO酷似一个人在跑道上奔跑。掌门人任晋生多次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不愿呼吸领先者扬起的尘土。或许是因为这种紧迫感,先声药业并没有遵循从仿制、仿创结合最后到创新的常规过程,而是创新与仿制同时进行,甚至创新走得更快。

 

  2007年至2009年间,先声药业完成了六次“产品式并购”,先后将吉林博大制药的易达生、南京东捷制药的捷佰舒、安徽中人药业的中人氟安、天津天达药业的瑞舒伐他汀钙片收入囊中;还收购上海塞金医药35.1%的股权,希望以此“加强抗体研发能力”;控股江苏延申生物科技,以便进入疫苗生产领域。

 

  先声药业在自身研发上也不惜血本。2007年4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先声药业将IPO募集资金2.62亿美元中的5200万美元作为未来2~3年内的研发专项资金;在全行业平均研发投入仅为1.05%的情况下,先声药业每年将销售额的6%~8%投入研发,2011年该比例增至9.7%,2012年达到了主营业务收入的11%。

为了追赶先行者,先声药业还积极探索多种国际合作模式。自2007年始,先声通过专利许可、共享权益、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引入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国际化研发能力。

 

  2011年,先声药业一类新药艾拉莫德(商品名:艾得辛)正式在全球上市。先声药业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2010年至今,公司有8个国家一类新药陆续获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是什么迟滞了这家拒绝平庸的企业奔跑的速度?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先声药业虽然建立了研究院、招来了大批人才,但一是起步较晚,二是掌门人可能更擅长营销,对药物创新的机制、用人、方向等理解并没有使先声药业在上市后达到理想状态。当研发没有明显进展时,先声药业就会重新换一班人马,研发战略就得重新调整——今年5月底,先声药业宣布公司首席科学官Dr. Peng Wang由于个人原因辞任。

 

  一位资深人士也强调,先声药业产品涉及抗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等多个品类,但整个产品线仍显单薄,且近两年先声药业可上市的新品明显没跟上。恩度是先声药业投入最多的产品,由于临床效果不如预期,市场回报并不大;最新上市的艾得辛也并非是大品种;至于再林等抗感染药物,在国内严苛的限抗令下,销售也很难实现突破。

 

  但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是先声药业市场销售出现问题。一位知情人士这样分析,先声药业内部出现几次管理人员变动,直接导致销售业绩波动;此外,由于是美国上市公司,先声药业受到严格的财务调查和审计。为了合规,先声药业将最有优势的营销公司剥离出去,变成合作公司。“尤其是近两年,先声药业全力推行营销转型,拒绝带金销售,实打实进行学术推广。但在中国现有的市场环境下,此举恐怕很难提升销售业绩。”

 

  同为创新样本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名分析人士不自觉地将同属江苏省的先声与恒瑞进行比较。恒瑞成立于1970年、2000年在A股上市,是国内第一批系统地开展药物研发的企业。与先声“跨越式”的研发策略不同,恒瑞坚持仿制为主,积累充分的技术和资金之后,再仿创结合,现在也逐步走向自主创新。

 

  申国万银研究报告指出,恒瑞创新药研发已经形成梯队化,今后每年都将申报2~3个创新药临床,取得1~2个创新药批文,创新药逐步进入收获季。此外,2012年恒瑞医药申报临床或上市仿制药29个,多数是具有首仿机会或者是针对临床需要开发的新剂型。申万分析师罗鶄认为,2013年恒瑞将迎来新产品密集上市潮。“公司在营销与产能上均做足准备,新产品上市将推动业绩加速增长。现有产品维持3年增长无忧。”

 

  曼哈顿资本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进认为,恒瑞的骄人成绩首先得益于掌门人孙飘扬的专业素养和独到眼光。孙飘扬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上个世纪90年代上任伊始,孙飘扬就确定了创新研发的方向,并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完备的研发体系;在研发产品的选择上更是精准。

 

  于明德则表示,恒瑞在创新研发上突出了“集中优势、专注专一”。恒瑞主要产品集中在抗肿瘤药物和手术用药等大领域,其中抗肿瘤药物的销售在国内排名第一。以抗肿瘤领域为例,恒瑞专注于此,做深做透,实现了多层次、多产品的研发和储备,在产品上既有最为传统的抗癌药,也有最新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除上述原因外,恒瑞还实现了产品线与市场销售的相辅相成。业内资深人士姜广策表示,恒瑞通过自建销售队伍进行产品销售,销售队伍规模较大,其销售能力足以支撑不断出现的新品。中金公司也评价恒瑞是“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药研发和推广之路”。而新药的推广、销售目前恰是先声药业的软肋。

 

  恒瑞医药2012年的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77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9.44%、22.90%。在面临降价、招标等各种压力下,一线肿瘤品种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同时手术麻醉药及造影剂收入增长超过40%,电解质收入增长超过100%。

 

  不过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指出,企业研发战略方向不同,源于公司的实际资源和核心力量的不同。医药研发投入大、见效慢、风险大,耗费巨大资金也未必能保证实现巨大效益,而且新药研发并没有捷径可循,需要大胆尝试。

 

  “不同的研发模式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而制定的,本身并不存在孰优孰劣。比如说内生增长存在与国际相脱节的风险,而合作则可能会由于研发周期长而导致企业之间出现断裂,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研发模式多样能够促进新药的产生,有利于医药行业整体的发展。”郭凡礼说。

 

  分析人士也指出,虽然先声药业奔跑的速度目前有所减缓,但是多年研发耕耘已给先声药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学术推广也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不难预见,假以时日,先声药业也会享受到创新带来的更多收益。”

作者: 2013-7-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