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卡塔尔欲变沙漠为农场

来源:新闻晚报
摘要:8月2日,全球唯一的沙漠论坛将在我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举行。尽管中国并非一个沙漠国家,但确实是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面积已经占国土面积的27。在中东,沙漠带来的问题就更加严峻。虽然这里石油储量丰富,但粮食产量却很低,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

点击显示 收起

  8月2日,全球唯一的沙漠论坛将在我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举行。尽管中国并非一个沙漠国家,但确实是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面积已经占国土面积的27.4%,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经济产出和人民安全。

  在中东,沙漠带来的问题就更加严峻。虽然这里石油储量丰富,但粮食产量却很低,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其中最夸张的是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国,虽然国民生活富足,但全国超过90%的食物需要进口。目前,卡塔尔政府意识到,缺乏粮食自主性可能给未来的国家安全带来隐患。他们决心在沙漠里种地,并在未来逐渐实现粮食自给。

  送冰山给中东国家解渴?

  波斯湾旁边的中东阿拉伯国家不缺石油,也不缺钱,唯一缺的就是水。差不多每过几年,就会有胆大包天的人跳出来,提出各种方案,想将冰山运往阿拉伯半岛,以解水荒。这个想法最早出现在1977年,是由一名沙特阿拉伯王子在美国艾奥瓦州埃姆斯市参加一个冰川利用会议时提出的。当时的设想是,通过直升机和卡车,将美国阿拉斯加州一座超小型冰山运往沙特阿拉伯。

  这三十多年来,一直不停有人提出更加高效更加经济的运送冰山法。但是,客观来说,一座冰山最多只是临时急救,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使沙漠变绿洲,不能永久性解决中东水资源匮乏。而且,此举相当于人为加速冰川融化,对地球气候和环境将产生深远的破坏影响,遭到了环保组织的批评。

  因此,中东的科学家们最终还是从各自国内入手,寻找使沙漠变绿色之法。一方面,通过植树建立起 “树墙”,阻止撒哈拉沙漠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在现有水资源条件下,寻找种植农作物、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目前,全球荒漠面积已经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41%,约有20亿人口生活在这种干旱、荒芜的地区。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担心荒漠的扩张将给全球人口带来严峻的粮食危机。如果中东科学家能研究出在沙漠里种地的法子,也许人类未来的日子就将好过一点。

  很富有,却买不到米?

  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也是整个中东地区粮食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卡塔尔国土面积仅1.1437万平方公里,比北京还小。境内可耕土地面积极少,且产量低下。农牧产品无法自给,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几乎全靠进口,国内粮食产量仅占全部粮食需求量的7%。卡塔尔境内没有完整的河流、没有永久性湖泊、年均降水量仅7.4厘米。可以说,水资源是制约卡塔尔农业的最重要因素。

  在卡塔尔国家粮食安全计划署执行主席法哈德·本·穆罕默德·阿提亚看来,为了实现卡塔尔的粮食独立自主,就算花费巨额资金运来一座大冰山,也是根本不够的。以目前的用水量为标准,哪怕1亿吨的冰川融水也仅仅够卡塔尔使用60天,法哈德·阿提亚问:“(用完了)以后呢?”

  为了改变卡塔尔超九成粮食需要进口的现状,在未来12年内实现一半粮食自产自给,卡塔尔国家粮食安全计划署的任务非常艰巨,就算跟“重置卡塔尔全国环境”相比,也不算简单。法哈德·阿提亚不仅需要研究培育新的脱盐抗旱农作物品种,还在谋求使用太阳能作为全国主要能源之一,更是设法通过社会改革来提升农民积极性。整个粮食安全计划预计将耗资300亿美元,但卡塔尔国家政府只出资20%,其余80%来自私人捐赠。

  在2007年至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不少国家减少粮食出口量,同时还大肆提价,给卡塔尔人敲响了警钟。去年秋天,卡塔尔的主要粮食进口国之一沙特阿拉伯境内家禽、土豆和洋葱的价格大涨,因此拒绝向卡塔尔出口这些食物。这更加加深了卡塔尔人的观念粮食独立自主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阿提亚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我们却连米都买不到。”

  在外国租地种粮还是国内种?

  为了应对粮食危机,不少海湾国家选择在境外租地种粮,在泰国、埃及、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农业投资,卡塔尔也曾于2008年与柬埔寨签了30亿美元的合同,租用柬埔寨的土地。

  受限于现有的技术和地球环境的恶化,卡塔尔也许永远无法完全实现食物自给自足,必须要向外国进口,并且在外国投资农业。但阿提亚还是认为,这只能作为粮食来源的补充途径,解决卡塔尔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需要在国内大力发展农业,尽量提高粮食自产量。

  法哈德·阿提亚说:“毋庸置疑,我们需要更多的农田、更多的温室,当然还有水。目前,我们主要通过海水脱盐来获取淡水,那淡化海水的能源怎么办?我们也不希望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我们不能靠石油和天然气,剩下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太阳能。”

  根据卡塔尔农业部数据,卡塔尔180万人口目前每天需要消耗98亿升经过淡化的海水,而若是想完成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则每天还需要3440亿升淡水。要从海水中净化得到这些淡水,需要提供735兆瓦的能源。如果全部使用太阳能供电的话,仅太阳能板就能铺满2000个足球场 (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7140平方米)。

  原本卡塔尔计划到2030年实现国内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给20%的目标,但去年11月底,卡塔尔前能源部长表示,受计划扩建规模以及沙漠沙尘等问题影响,卡塔尔光伏项目扩建计划将推迟进行。

  昂贵的海水净化真的环保吗?

  海水脱盐淡化技术已经在海湾国家普遍使用。但通过这种技术制造淡水,既不便宜,也未必如想象的那样环保。

  在海水脱盐过程中,仅卡塔尔一国每天就可生产175吨盐,再加上全球120多个使用海水淡化技术的国家,每天可产生的盐量巨大。这些盐最终还是会被倒回海中,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都是这么做的。目前尚不清楚这样做有何长期影响,但已经有学者提出质疑和警告。卡塔尔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法迪勒·萨都尼说:“由于自然原因,波斯湾的海水盐度已经高于全球海水平均盐度了,每天还被抽走那么多海水进行淡化,析出的盐又倒回海里,我不认为波斯湾能长期承受这种污染。”

  目前,卡塔尔境内仅存的一些农田使用的还是传统井水灌溉方式。由于井水是免费的,农民至今仍对节水没什么概念。法哈德·阿提亚在参观一处传统农田后感叹:“在卡塔尔这样的国家,我们农民的种植方式却仿佛他们是生活在尼罗河边。”

  未来,阿提亚设想,要用净化过的海水来灌溉的话,虽然仍然会是免费的,但将受到监控,保证充分利用每一滴来之不易的淡水。农民将接受最新种植技术的培训。如果有人敢使用错误的方式来种西红柿,那他农田里的水龙头将被封闭。

  缺人才,未来的粮食谁来种?

  卡塔尔缺的不仅是水,还缺地。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数据,卡塔尔国土中仅有1%是可耕地。卡塔尔官方则稍微乐观点,号称有6%的国土(7万公顷)属于耕地。就算卡塔尔把对自产自给粮食的需求量减少60%,每年只产100万吨粮食,这点地也远远不够。

  卡塔尔要实现粮食和食品自给,面临的困难除了上面提到的缺少耕地和水资源、气候炎热以外,还缺乏人才和劳力。当地大学毕业生选择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的极少,从事耕种农作物的人就更少。于是,卡塔尔政府便从国外引进农业人才和劳务人员,并用高工资和增加休息时间等措施吸引他们。目前,卡塔尔境内已有94%的劳动力来自境外。

  阿提亚表示担忧,等将来卡塔尔建设起了现代化的农场,“谁会来工作呢?”他认为,农业的改革势必需要社会改革同步进行,“我们需要的太多了,农学院、农业教育、市场营销、废物处理、循环利用、产业供应链、经济管理等,卡塔尔需要各方各面的人才。”

  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卡塔尔有的是钱。不过,这财富也建立在国际油价、天然气价格稳定的前提条件下。一旦国际油价、气价发生暴跌,卡塔尔雄心勃勃的粮食安全计划就将被全盘推翻,重新再安排。

  很显然,阿提亚没有理会这种担忧。整个粮食安全计划的资金已经都到位了,“如果这笔钱没用在粮食安全项目上,那肯定也是用在粮食进口上。至少,在我这边,这笔钱是可以得到回报的。”

  未来20年内,全球人口还将增长三分之一,对于食物和能源的需求将增长二分之一。鉴于此,美国华盛顿国际粮食策略研究所的克莱门·博瑞辛格表示,哪怕在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方面投下天文数字,也不算是豪赌,未来势必得到收益。

  “不过,与在沙漠里种地相比,也许有更好的办法。”博瑞辛格指出,如果每年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投入10亿美元,其农业产出量可以达到300万吨,是卡塔尔年产量的15倍。

  盐沼地上成功种出食物?

  目前,全球共有68个国家属于干旱国家,随着全球变暖,这一数字还将增加。阿提亚说,卡塔尔现在的种种研究其实也是为其它国家积累经验教训。

  例如,在卡塔尔中部,就有一块神奇的实验田。

  三年前,卡塔尔环境部生物技术中心开始在那里做实验,将培育的噬盐微生物混入比海水盐度还高一倍的沙漠盐沼土中,同时在上面种植柠檬、西瓜和西红柿,就连灌溉用水都是直接用海水,根本不用淡水。

  至于结出来的果实,外表看起来跟正常的无异,但目前仍然不能上市。生物技术中心负责人马苏德·阿尔-马里称,这是因为果实尚未经过人体试验,不清楚它们对人体有何影响。不过,当参观者随手摘下一穗玉米并放进口中品尝时,马苏德并未加以阻止。

  “吃起来好甜啊。”参观者惊呼。

  马苏德微笑着说:“如果我们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能够成功种出粮食,一切都将发生变化。”

作者: 2013-8-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