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科学家发现机体衰老调控新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8月5日,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李晓涛课题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揭示了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缺失后通过信号通路促进机体早衰的形成,首次证实了REGγ-蛋白酶体系统在生物体衰老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在前期研究中,李晓涛发现REGγ缺失后小鼠体内的P53蛋白基因水平明显增加。他大胆设想,如果能进......

点击显示 收起

8月5日,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李晓涛课题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揭示了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缺失后通过信号通路促进机体早衰的形成,首次证实了REGγ-蛋白酶体系统在生物体衰老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相关论文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据介绍,2007年11月,时任美国贝勒医学院助理教授的李晓涛决定回国,与他一同回国的还有3对REGγ基因敲除鼠。此次新成果使用的实验小鼠,都是这3对基因敲除鼠繁衍的后代。但那时,李晓涛并不确定这些REGγ基因敲除鼠会出现多个系统的早衰症状。

 

在前期研究中,李晓涛发现REGγ缺失后小鼠体内的P53蛋白基因水平明显增加。他大胆设想,如果能进一步发现衰老小鼠体内P53蛋白基因在细胞中的变化,不仅能验证前人互相矛盾的研究结论,还能揭示癌症与衰老之间的微妙关系。

 

2008年,李晓涛将这一假设告知了硕士生李磊,并鼓励他和同学们将这个研究坚持做下去。

 

在之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李晓涛课题组成员李磊、赵登攀等对近40只REGγ基因敲除鼠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解剖实验研究,试图找到现象背后的分子作用机制。

 

“REGγ基因敲除鼠在1岁时,出现了脊椎弯曲、失明、毛发变黄、骨质疏松、体重减轻等老化现象。”该论文第一作者之一李磊说。

 

这项研究陪伴李磊度过了硕博连读近5年的时光。“衰老研究有些特殊,等待小鼠‘衰老’就需要12个月至20个月的时间,才能做一次实验。”5年中,课题组只有完成3次以上的实验,才有可能得出可靠结论,为此李磊和同学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李晓涛表示:“虽然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过程,但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解决与衰老相关的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甚至各种癌症。发现其中的分子机制,对于疾病的预防将有重要贡献,这也是我们要坚持做下去的原因。”

作者: 2013-9-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