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让百姓吃放心药、“绿色”药

来源:新华网
摘要:今年5月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自主研发多项药物绿色制造特色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内数百家药企。其中,有毒有害绿色替代技术已在一定范围实现产业化,累计创作产值20余亿元。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制药产业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等诸多问题,......

点击显示 收起

    今年5月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自主研发多项药物绿色制造特色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内数百家药企。其中,有毒有害绿色替代技术已在一定范围实现产业化,累计创作产值20余亿元。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制药产业存在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等诸多问题,这在国内原料药第一大出口省份、通过国际认证和上市的制药公司数全国第一的浙江,这些问题尤为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建设,多家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体“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执行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苏为科表示,我们的使命是汇聚各类创新要素,重点突破一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药物品种进行绿色化改造,在解决区域制药产业安全、环保隐患的同时,降低药品生产成本,解决用药难、用药贵问题,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绿色”药。

  据介绍,目前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已研发了有毒有害物质绿色替代技术、不对称生物催化技术、化学与生物耦合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料药生产关键和共性技术。浙江现有400多家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制药企业,其中300多家企业都与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由该中心研发的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制药技术,从工艺源头上消除或大幅度减少了安全和环境隐患,并在国内十多家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实现了产业化,2004年至今累计产值20余亿元,利税4亿余元。

  又如针对目前抗重症感染和不明原因感染的首选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该中心研发了一种化学-酶法合成新工艺,打破了国外医药巨头的长期垄断。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郑裕国介绍,2007年之前,该药物合成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需要依赖进口,因此价格居高不下,0.5克大约需要1400元,比黄金还贵。目前,浙江已有制药企业应用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药物价格大大降低。

  2013年5月,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名片”。作为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的组成部分,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近又被列入2013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计划。

  “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各个击破的办法,我们有信心让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继续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使绿色制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为科说。

  据悉,2014年该中心还将建成符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要求的亚洲首家药学独立检测实验室,开展药品在国际上市前进行独立、权威、公正的分析测试和质量评价与认证等工作,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药品质量控制和药物研发服务体系,开发假药、伪药、劣药识别系统,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