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发现恐龙时代隐翅虫新物种

来源:金陵晚报
摘要: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黄迪颖研究员和他的团队,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找到了与恐龙同时代的1。65亿年前光滑隐翅虫的新种化石,这是中国找到的最古老的光滑隐翅虫化石之一。南京专家发现1。65亿年前的新物种黄迪颖研究员告诉记者,在道虎沟他们发现了30多种隐翅虫的化石,化石数量还是比较多的。...

点击显示 收起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黄迪颖研究员和他的团队,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找到了与恐龙同时代的1.65亿年前光滑隐翅虫的新种化石,这是中国找到的最古老的光滑隐翅虫化石之一。更为奇特的是,经历了1.65亿年漫长的岁月,这种隐翅虫几乎容颜未改,看不出太多进化的痕迹。该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地学杂志GondwanaResearch上。

南京专家发现1.65亿年前的“新物种”

黄迪颖研究员告诉记者,在道虎沟他们发现了30多种隐翅虫的化石,化石数量还是比较多的。

但是这种光滑隐翅虫还是非常特别和稀少的,在内蒙古找到的近万块化石中,光滑隐翅虫的化石也仅找到了一块,这是因为光滑隐翅虫亚科(Olisthaerinae)是隐翅虫科最小的亚科之一,仅包含2个现生种和1个化石种,侏罗纪隐翅虫大多报道于卡萨克斯坦卡拉套地区的上侏罗统地层中,我国中侏罗世的隐翅虫仅有零星报道。而这一块化石发现的光滑隐翅虫是属于以前从未报道过的化石新属新种,专家为它取名为侏罗原光滑隐翅虫,意思是生活在侏罗纪的最原始的光滑隐翅虫。

漫长演化它“容颜未改”

透过化石上保存下来的完整细节,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令他们感叹和惊讶的事实——经历了1.65亿年的漫长时光,在不断演化过程中的光滑隐翅虫和现在的后代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有非常细微的差异——那就是现生的光滑隐翅虫前胸上有小小的裂缝,而在1.65亿年前它们没有。另外它们的个体稍微变小了些,1.65亿年前的光滑隐翅虫化石大约在1厘米大,而现在的光滑隐翅虫体长在0.6至0.7厘米左右,专家称,这是一种形态演化停滞行为。

黄迪颖分析说,这是因为光滑隐翅虫的生活习性比较特殊,以现生的光滑隐翅虫为例,它生活在松柏类的树皮之下,以吃腐殖质为生。这种隐翅虫的生活习性比较保守,本身也没有什么天敌,它所在的生态圈就是一个保守的生态圈,包括它的寄主植物松柏类植物1.65亿年来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也成为它在形态学上的长期停滞演化现象的可能原因。(原标题:《南京专家发现恐龙时代隐翅虫新物种,1.65亿年,它为何进化停滞容颜不改》)

 

作者: 王君 陈孝政 2014-4-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