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科技创新放异彩 医学研究齐争鸣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因为是特色研究项目,申请比较快捷,因而也就加快了我们的研究进度,对我们帮助很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黄明华主任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承担的北京市科委《铍针治疗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专项特色课题,在开展铍针疗法治疗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以下简称“首......

点击显示 收起

“因为是特色研究项目,申请比较快捷,因而也就加快了我们的研究进度,对我们帮助很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黄明华主任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承担的北京市科委《铍针治疗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专项特色课题,在开展铍针疗法治疗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以下简称“首都特色”专项)是北京市科委于2010年在医疗卫生领域启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就是为提高首都地区医疗机构的创新意识,鼓励和支持具有科研思想的医务人员开展临床创新性研究,以保持和巩固京区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领域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目前该专项已实施五年,其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逐渐扩大,不仅诞生了一批具有国内甚至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还制定了多项诊疗标准和规范,极大提高了北京医学研究水平。

以科技为突破点解决百姓实际临床问题

随着北京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工作之一,首都市民的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北京市科委秉承科技惠民的理念,在影响市民健康的问题上多次调研和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并结合目前国家和北京市现有的科技计划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的现状,最终将解决百姓实际临床问题作为切入点,将支持临床研究作为北京医学科技工作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2010年,北京市科委启动了两项重要工作,即“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和“首都特色”专项。“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聚焦十类重点疾病,以临床应用研究为主,惠及首都市民的面广;“首都特色”专项呈“点状”布局特色方向,以临床创新性研究为主。可以说,这两项工作是相互补充、点面结合,形成了从创新到应用比较完整的临床研究格局。

根据临床研究的共性规律分析,临床诊疗技术研究的整个过程从临床问题的提出到技术形成推广应用可分为五个阶段:即临床前期、小样本临床期、大样本临床期、应用转化期、推广期。其中,前三期主要是医生提出临床问题、验证临床问题能否解决、技术是否有效的阶段,属于创新性研究。而后两期是将新技术更大范围内应用于临床,属于应用性研究。

“首都特色”专项定位在支持临床前三期的研究,主要资助在首都地区或国内外具有一定优势或特色的研究方向开展临床创新性研究,或是培养潜在的优势领域发展强大。主要目的是支持和鼓励医生进行创新研究,以解决临床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巩固和提升首都优势学科的地位和水平,培养学术性的骨干人才。

“首都特色”专项建立“政府引导、医院推荐、限项申报”的组织方式,确保遴选出高质量的项目。北京市科委每年发布专项指南,并对医疗机构进行宣讲和培训。专项下设课题,且课题分为两类进行不同经费额度的支持,一类是重点课题,属于临床研究中的大样本临床期;一类是特色课题,属于临床研究中的临床前期和小样本临床期。课题由医院结合本身的发展需求,组织院内医生进行申报并遴选,最后由医院统一进行推荐。

此外,北京市科委为保证优秀的课题能够脱颖而出,从专项启动之初,制定了严格透明的评审制度,专家选取实行专家随机遴选、专人通知等制度,并对专家的态度和工作水平进行信誉记录。评审时,按照形式审查、同行评审、会议答辩、专家打分与实名制投票相结合等严格程序对课题进行评审,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与公正。搭建了一系列评审技术平台,包括建立评审专家库、课题网上申报和评审系统等等,尤其是2014年,首次采用了盲评的做法,进一步提高了评审的客观公正性。

多项诊疗技术取得突破

该专项实施五年以来,专项资助总经费已达1.4亿元,立项课题总计726项,申报机构由68家增加至90家,涵盖了北京地区各级各类、不同主办主体的医疗机构,充分调动了京区医疗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临床研究的积极性。尤其是支持和鼓励了一批青年骨干人员在面对临床实际问题时要有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到目前为止,青年科研人员承担课题的比例已达到40%以上、首次承担临床研究课题的科研人员占比已超过50%。

专项的研究领域呈多样化,不仅涵盖了严重威胁市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包括许多疑难病症的诊治,进一步提高了首都优势特色领域的研究水平。在肿瘤、心脑血管、呼吸和消化等17类疾病领域形成130多项研究成果;30项研究成果达到或接近国内外领先水平;建立29个临床研究数据库,获得专利20项;制定行业指南5项、行业技术操作规范13项;培养科研骨干人才500多名,发表SCI论文117篇。

其中,“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资助的、由北京人民医院开展的骨盆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和功能重建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在国际范围内首先提出了骨盆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规范化切除和肢体神经功能重建策略,并对半骨盆术后使用的假体进行了优化设计,对提高骨盆肿瘤患者术后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骨盆环是由骨盆和骶骨组成,该部位是原发恶性骨肿瘤和转移癌的好发部位。骨盆肿瘤由于病变隐匿,不易发现,一般出现症状时肿瘤体积较大,由于周围紧邻重要的血管神经,手术切除难度大,往往无法保留肢体。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骨盆环肿瘤曾一度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患者忍受着身体和心理上巨大的痛苦。

该课题组在开展了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后,在骨盆不同部位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切除方法和术后患者肢体神经功能的重建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对3000余例骨盆、骶骨肿瘤规范化切除和功能重建手术,使70%的骨盆肿瘤患者在手术中获得了广泛切除边界,同时设计应用了组配式人工半骨盆。该骨盆的优点是可根据病灶切除后的缺损大小进行现场组装,安装起来非常方便,并可使伤口感染率大大下降。对提高半骨盆假体5年生存率和保留患者术后坐立、站立和行走功能非常重要。

同时,课题组将该技术推广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大中型医院,极大提升了国内骨盆环肿瘤的诊疗水平。规范化切除使得骨盆环恶性肿瘤由不治之症变为了可治之症,部分患者得以康复。半骨盆假体的应用,不仅挽留了患者肢体,还极大的改善了术后肢体功能,避免了患者承受巨大心理和生理打击,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此外,针对中国人基因特点的黑色素瘤靶向治疗取得突破进展。黑色素瘤是由异常黑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常见皮肤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目前,我国的黑色素瘤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人数均超过两万人,晚期患者常规化疗的有效率只有8%。近年来,晚期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研究在国际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相关研究针对人群都是白种人,黄种人黑色素瘤与白种人不仅在发病类型上,同时在基因遗传背景上都存在巨大差异。

基于此,北京市科委支持北京肿瘤医院进行相关研究,对中国黑色素瘤患者遗传学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C-KIT基因和BRAF基因的突变是我国黑色素瘤主要独立预后因素,并对C-KIT基因变异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进行靶向治疗,取得突破进展,其有效率较标准化疗提高了近4倍,且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此项研究成果已被《美国NCCN黑色素瘤指南(2013版)》采纳。初步建立了中国黑色素瘤特有的治疗模式,首次报道了黄种人(中国)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首次探讨并证实了适合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辅助治疗模式,深入探索了中国人黑色素瘤基因变异谱,并根据我们国人特有的发病类型和变异谱初步探索了适合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策略,且研究成果被《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3版)》采用。

颧骨是一个人整体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颧骨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美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进行颧骨整形的患者越来越多。目前颧骨整形手术主要是采取从口腔中切口进行截骨或植骨(“L”型截骨术),来矫正高颧骨或双侧颧骨不对称。

为提高手术的精确性、更好的预防面部下垂,在“首都特色”专项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于2010年开展《运用数字化技术对颧骨“L”型截骨术的探索性研究》研究,利用目前先进的二维与三维数字化影像学技术,对患者颧部骨性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总结高颧骨畸形患者、半侧颜面短小患者颧部的骨性特征及规律,研究颧骨“L”型截骨术术中的截骨或植骨与术后骨性结构改变间的规律,为术前设计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从而确保了手术操作的精确性,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课题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自主研制的头影测量定位摄影椅,在放射科的实际拍摄过程中,明显减轻了患者既往拍摄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配合度。影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不同患者实施个性化、规范化的手术,使患者面型得到了更好的改善,为进一步开展颧面部个体化和精细化整形手术奠定了基础。

制定多种疾病治疗标准和指南

“首都特色”专项不仅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还建立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指南。发作性睡病以难以抑制的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瘫、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特点,是一种终身性睡眠障碍疾患,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患病率为0.03%—0.16%。尽管发作性睡病并非少见病,但目前在国内对该病认识尚少,误诊和漏诊极为常见。

为进一步提高发作性睡病的诊断率,特别是对于诊断困难者及儿童发作性睡病患者,北京市科委支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相关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测定诊断发作性睡病的方法,是国际上继美国、日本后第三个掌握此方法的国家,并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发作性睡病病例库。同时,课题组还应邀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由呼吸领域最著名的学术组织—美国胸科学会(ATS)组织的《嗜睡、呼吸暂停和交通事故指南》的制定,并作为共同作者发表在《美国呼吸和危重病杂志》。

据推算,中国现有超过1000万老年痴呆患者,而当前我国社会服务资源不足,大部分痴呆患者接受居家照护,家属在照顾患者生活方面耗时长,成本高。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生活功能,节约居家照料成本,建立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痴呆患者干预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2011年承担《老年期痴呆患者医院—社区—家庭综合干预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组在现有国内外痴呆防治技术基础上,开发适合我国的“痴呆患者医院—社区—家庭综合干预”新技术,并利用多种量表,系统地评价了该技术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疗效,初步验证了该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照料者照料技能、维持痴呆患者生活技能、缓解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严重程度、减少照料者的社交负担、情感负担和基本日常照料与安全监护时间。

课题组编写了《老年期痴呆医院—社区—家庭干预技术:教练员手册》和《老年期痴呆医院—社区—家庭干预技术:家庭照护者学习手册》等关键技术手册,并将陆续出版。该技术获得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报道,并在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中进行相关的成果展示,得到了参会市民和代表的一致好评,为痴呆照护技术成果在社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此外,专项还支持制定了先天性胆道畸形诊断标准并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微创腔镜技术具有微创性和精确性的特点,然而我国小儿微创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手术适应症标准不一,手术方法不规范。规范小儿腔镜手术的标准方法和扩大手术的应用范围等问题亟待解决。消化道、泌尿道畸形占小儿外科疾病的首位,以微创腔镜技术治疗该领域的重大畸形为突破口,能够提高小儿消化道、泌尿道畸形的整体治疗水平,从而带动我国小儿外科的迅速发展。

首都儿科研究所通过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发病机制及临床分型进行研究,制定了“先天性胆道畸形诊断”标准,被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所采用。创新了多项技术并推广国内外单位150余家,使胆总管囊肿的治疗在我国由高风险手术变为普及安全和常规有效的微创技术,研究成果学术地位得到了国际认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小儿微创外科的发展。同时,该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研究出多种创新治疗方案

制定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防治新方案,解决烧伤后治疗难题。脓毒症及其相关并发症一直是烧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首要死亡原因,病死率高达30%—70%,且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严重影响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烧伤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而现有治疗手段对于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尚不能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限制了脓毒症的防治效果。

北京市科委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附属医院开展以提高烧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烧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为目标的研究。对临床治疗常用的乌司他丁、丙泊酚和胸腺28肽三种药物进行评价,观察单个和联合应用效果,筛选出有效的免疫功能障碍防治方案。该方案经过临床验证,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较正常组改善50%以上,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烧伤延迟复苏患者脓毒症发病率,脓毒症发病率较前降低30%以上。目前,该治疗方案已在京区主要医疗机构等进行推广,治疗效果显著。该方案的推广应用对进一步巩固北京地区烧伤救治水平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和扩大我国烧伤救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首都特色”专项支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开展的《自体黑素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则填补了首都白癜风外科治疗领域的空白,为临床上大量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大面积静止期白癜风患者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率约为2%—5%且近年有增加趋势。该病的特点是易诊断,难治愈。临床上治疗方法有药物、光疗、表皮移植等,这些对于早期小面积白癜风有一定疗效,但对于经药物和光疗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大面积静止期白癜风患者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针对此项难题,通过使用患者的正常皮肤表皮,提取黑素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移植到白癜风患者的白斑区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显示,1个月后白斑区开始复色,6个月即可达到与正常皮肤颜色相同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仅一次少量取皮即可完成大面积白斑的多次移植治疗。不仅减轻病人痛苦,而且治疗安全、效果好。

同时,课题组撰写了自体黑素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的各项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的建立填补了首都白癜风外科治疗领域的空白,为临床上大量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大面积静止期白癜风患者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我们大概十多年前就开始这项研究,但中间中断了,直到申请到科委的这个项目才开始继续研究,突破了在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这个难题,并且制定了治疗标准和方案。”课题负责人刘成刚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已经建立移植中心,相信该方法不久将能大范围应用于临床。

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尤其是染色体异常和结构异常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和实现早期孕期干预的重要步骤。孕早期胎儿超声软标记检查能够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能力,使患者获得个体化的风险评估。然而该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的标准化技术操作流程以及适合中国人群的与染色体异常相关的胎儿超声软标记。

为解决以上难题,北京市科委支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开展超声软标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联性研究。研究获得早期胎儿超声软标记和早期胎儿畸形超声声像特征和部分软标记测值,建立了适合中国人群的早期胎儿异常产前筛查诊断一体化模式。通过检测NT等染色体异常超声软标记及胎儿颅脑异常、骨骼异常、腹部畸形等,使胎儿畸形筛查从原来的妊娠5个月提前到妊娠3个月,与国际筛查时间接轨。目前该技术利用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平台在全市进行理论课程培训和超声操作技术观摩,进一步提升首都孕早期超声诊断胎儿异常的水平。

中医药研究项目结硕果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每年发病率为12%—34%。根据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冯氏捏积疗法对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显著疗效,它在传统的捏积手法即推、捏、捻、放、提的基础上,结合冯氏捏积特有的揉、按手法,总结出安全、无创伤、有效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特色疗法。但是由于该方法多是临床上口传心授,操作中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对操作手法、强度、频率和疗程的统一标准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这些都不利于该项传统诊疗技术的保护和传承。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科委支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通过对冯氏捏积疗法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和凝练,开展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规范化临床研究,制定了“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技术操作规范”和“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诊疗规范”,拍摄了冯泉福老中医学术思想录像。目前,这种具有“简、便、验、廉”的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在全国尤其是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中医儿科外治法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疼痛是人类医学的永恒课题,中西医在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在临床方面,中医对疼痛的治疗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目前,疼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病因较复杂,以往采用的物理治疗、手法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段在治疗时间及治疗周期上较长,且由于治疗不能达到有效深度因而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发挥了中医对疼痛治疗的特色和优势,设计了铍针疗法,探究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对机体损伤小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传统的疼痛治疗方法,满足诊疗需求。

铍针源于《灵枢·九针》,“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已证实铍针治疗疼痛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简便,易于操作及推广,可以降低局部软组织张力,使筋膜的表面张力随之降低,避免或降低通过其间的感觉神经末梢承受的张力,恢复其电生理传导,进而抑制机体释放降低痛阈的物质,从而缓解疼痛。以铍针技术治疗张力性疼痛,为疼痛的治疗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黄明华主任于2011年承担市科委《铍针治疗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专项特色课题。研究以总结出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治疗疼痛的方法为研究切入点,以通过对铍针疗法进行总结、提高和凝练,开展铍针疗法治疗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本课题以2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低频治疗仪治疗,对疼痛、压痛及软组织张力三项指标进行定量检测、统计、分析,明确铍针治疗张力性疼痛的安全性、有效性,完善技术操作。研究证明了铍针治疗张力性疼痛方法的有效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上张力性疼痛提供了一种新的、易于推广实行的治疗方法。

课题组申报了北京市百人百项,并在广东省中医院及延庆县中医院推广应用。目前,这种具有“简、便、验、廉”的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在全国尤其是农村和社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已逐步有效地向鼓楼中医医院、顺义中医医院、房山中医院、昌平中医医院等基层单位及社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农村地区推广,为铍针疗法的规范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作者: 2014-7-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