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芯片

乐加昌:我的故事就是分子马达的故事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我的生活和故事其实也就是分子马达的故事。1978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乐加昌便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起初在中国农林科学院工作,199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后,便投入了自己的最爱———单分子生物学与纳米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这项课题在当时国际上的研究尚不算多。“做这个工作是酸、苦、辣都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的生活和故事其实也就是分子马达的故事。”当记者面前这位当过农民、下过乡、出国留过学的生物物理学专家乐加昌在被问到他的个人生活时,只是简单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的确,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这个经历丰富的科学家,越发地表现出了他高调为学和低调为人的生活态度。  



  1978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乐加昌便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起初在中国农林科学院工作,199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后,便投入了自己的最爱———单分子生物学与纳米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这项课题在当时国际上的研究尚不算多。  



  “做这个工作是酸、苦、辣都有,惟独尝到的甜头不多,因为搞科研本身就是件艰难的事情。而我们所做的领域又属于交叉学科,更加大了研究的难度。”乐加昌毫不讳言科研进展的艰难程度,“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太多了,我是个韧性很好的人,但多少次我都不想做了。只因为这个项目对国家、对人民有好处,我有把握做出成绩;而且我对分子马达也很感兴趣,现在我已经迷上分子马达了,这个东西太有意思了。”说到这里,乐加昌的脸上浮出了笑意。  



  乐加昌爱上分子马达最初源于一个小故事。  



  1999年,乐加昌去韩国开会期间,受到许多来自发达国家的与会专家的轻视和排挤。“日本早在1997年就开始研究分子马达了,他们的分子马达技术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而我国当时这方面的技术还很薄弱。”被“刺激”了的乐加昌当时便暗暗下定决心,他说:“回国后我便确立了自己的这个研究方向。”  



  2003年的“非典”让整个北京几乎成了一座空城,那些悲惨的情景使他至今记忆犹新。“‘非典’发现了人们目前对于非破环病毒测定技术的不足,便诱发了用旋转分子马达原理快速测定病毒的技术与装置的研究方向。从那以后,我潜心钻研分子马达的决心更加坚定。”  



  机遇总是偏爱有心人,用旋转分子马达原理的一种可应用于非破坏性病毒快速测定技术的方法与机理在乐加昌的实验室终于获得了成功。  



  时刻关注自己科研工作的乐加昌,对于科研成果关心更多的并不是在国内国际有什么重大影响或是能获得什么奖项。  



  “我想让它尽快地转化成产业,对中国老百姓有好处,这个比什么都重要。科学跟技术的结合才是生产力,我希望科研成果快速地被推广出去,在推广中进一步反馈和改进,让它真正符合农民的需求。”  



  这位怀有深重的平民情结的科学家在学术界腐败风气日盛的当下显得尤为高大。  



  提到863项目,乐加昌说他有话要说。  



  “对863的宣传不要造成一种今天的863就一定是明天的成果的错觉,科研项目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能‘空手套白狼’,也不可操之过急。”  



  乐加昌说:“我们做这个小型化的仪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农民同志们能够买得起,操作方便。以后资金允许的话,我还要把仪器做得更小,进到平民家庭。”  



  记者注意到,当乐加昌的目光触碰到他的科研仪器时,亲切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的光芒。这位钟爱分子马达研究在采访结束时对记者说:“我热爱分子马达,因为它是一个既美丽又神秘的分子机器,我希望使更多的人感受到分子马达的魅力;希望一步步扩大研究方向,让生物传感器这项技术能够充分应用于医学、军事等很多领域,造福国家和人民。”
作者: 2007-6-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