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玉米乙醇产业开启降温通路

来源:生意社
摘要:目前全国各地正在酝酿的生物燃料乙醇产能超过千万吨,而国家“十一五”计划预计的乙醇产能为500万吨。乙醇燃料项目超常规发展将过度消耗玉米、小麦等粮食,因而遭到国家“严控”。其实,在国家发改委叫停之前,寻找理想的替代原料已经成为生物能源企业的战略焦点。中粮、河南天冠等纷纷加大投入,抢先拉开一场原料产地争......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酝酿的生物燃料乙醇产能超过千万吨,而国家“十一五”计划预计的乙醇产能为500万吨。乙醇燃料项目超常规发展将过度消耗玉米、小麦等粮食,因而遭到国家“严控”。  

  其实,在国家发改委叫停之前,寻找理想的替代原料已经成为生物能源企业的战略焦点。中粮、河南天冠等纷纷加大投入,抢先拉开一场原料产地争夺战,原材料之争日渐白热化。目前,国内燃料乙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国家指定的4家定点企业:吉林燃料乙醇、河南天冠、黑龙江华润酒精与安徽丰原。据了解,这4家定点企业都在加大力度提高“非粮”原料所占的产能比例。



  有关资料表明,中粮在广西、河北、内蒙古三地已有共计80万吨乙醇项目进入前期准备阶段,这些项目都将避免直接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



  中粮进入广西开拓原料基地后,把首个生物质能源项目放在北海合浦民营工业园区。如果按年产燃料乙醇20万吨计算,该项目每年消耗干木薯约61万吨,可在北海及周边地区带动种植木薯近140万吨。



  中粮对于未来5年的乙醇产能作了具体规划,其中玉米乙醇160万吨、薯类乙醇130万吨、其他多种原料乙醇10万吨,总计310万吨。



  这表明,在中粮的发展计划中,以薯类为原料的乙醇产量将接近于玉米乙醇。



  中粮的原料布局主要分为两大领域:一类集中在玉米、红薯、木薯、进口木薯、甜高粱等方面;另一类是纤维素乙醇。中粮在接连并购华润酒精、安徽丰原之后,在第一类原料的乙醇竞争方面已表现出较大的竞争优势;下一步,中粮未来的核心战略将转移到纤维素乙醇上。专家表示,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将成为四家企业新一轮竞争的重点。



  在我国,纤维素乙醇具备很大的资源潜力。据统计数据,可利用农林、农作物等废弃物资源量为6亿吨,具备3亿吨燃料乙醇的生产潜力。



  2006年8月,河南天冠集团开始建设年产3000吨的纤维素乙醇项目,这是国内首条纤维乙醇产业化生产线。这一生产线的建设与投入使用,将使得利用农作物秸秆类纤维质原料生产乙醇成为现实,其意义非常深远。



  在纤维素乙醇方面,中粮生化能源事业部同样做出了具体规划,正在建设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年产燃料酒精5000吨的中间试验厂,预算总投资4500万元。



  发展纤维素乙醇,尤其是秸秆乙醇,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因而上述定点生产企业都在积极进行纤维素乙醇技术的研发,中粮集团已经与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丹麦诺维信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于2~3年内实现纤维素乙醇的规模化生产。



  业界人士指出,由于中粮离纤维素乙醇规模化生产还有3年时间,这几年的技术转化将成为一场严峻的考验。



  就世界范围而言,由于生产液体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粮、油资源十分有限,目前人们已把目光转向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植物生物质。美国总统布什去年年初提出,6年内通过技术创新使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生产成为现实并具有经济竞争性,并决定投资2.5亿美元建设两个以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生物燃料研发中心。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