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华农教授研发出最具前景发明 可惜待字闺中

来源:武汉晨报
摘要:一吨虾壳可制成近一吨生物柴油催化剂,按我省年产虾壳7。可惜华中农业大学郑新生教授这项轰动全球的成果仍在实验室“睡大觉”。10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的“2010年大学生低碳论坛”上,该校化学系主任、教授郑新生称,他和助手经过近5年研发的“虾壳催化剂”技术,去年11月16日被美国化学学会评选为2010年十大最具前景的......

点击显示 收起

一吨虾壳可制成近一吨生物柴油催化剂,按我省年产虾壳7.5万吨来算,一旦投产可实现3亿元的年产值。可惜华中农业大学郑新生教授这项轰动全球的成果仍在实验室“睡大觉”。

10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的“2010年大学生低碳论坛”上,该校化学系主任、教授郑新生称,他和助手经过近5年研发的“虾壳催化剂”技术,去年11月16日被美国化学学会评选为2010年十大最具前景的发明之一,也是我国唯一入选的发明。

据了解,生物柴油是从植物油、地沟油转化而成,是—种优质清洁能源,和太阳能、风能一起被称为21世纪最清洁能源之一。在传统生产技术中,生物柴油催化剂多是酸碱类催化剂,不但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而且成本非常高。“其实,用乌龟壳、螃蟹壳甚至我们平时吃剩下的小龙虾壳,都可以合成这种催化剂,而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郑教授说,虾壳催化剂还可循环利用5-10次,成本大大降低。

郑新生在论坛上介绍,我省每年虾的产量达50万吨,可产生7.5万吨的虾壳,而这些虾壳通常被当成垃圾处理,这为“虾壳催化剂”提供了优质价廉的原料。1吨虾壳能生产近1吨催化剂,而催化剂销售价格约3500-5000元/吨,总产值可达3亿元左右。

郑教授说,目前,已有两三家企业找他联合开办公司,但由于对方资金有限,且不愿进行后期研发,最终未能谈妥。

郑教授希望有实力的企业联合开发。他估算,这样的企业,除投入千万元建厂、建生产线外,还需为后期的科研提供上百万的资金,比如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使用率等科学研究。

对此,武汉市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汉武建议,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多参与政府组织的环保项目推广会,“不能坐等企业上门”。他还说,武汉市还专门针对节能环保产品的应用生产成立新兴产业处,符合条件的项目,政府会提供2%的资金支持,并且提供贴息贷款等。



美国化学学会评选的2010年十大最具前景发明之一——虾壳生物柴油催化剂技术,有望产业化。昨日不少企业致电晨报,表示愿和郑教授洽谈,共同投资研发,早日把这一低碳节能技术投入生产中。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郑新生和其助手经5年潜心研发“世界级”发明,由于缺少宣传和资金支持一直“待字闺中”。昨日晨报A02版报道此事后,引起企业和相关部门广泛关注。

武汉逸法化学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伟来电称,他的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加工贸易等业务,目前正想投资建厂,创办新能源方面的产业,迟迟未找到合适的“下家”。昨日他已和郑教授取得联系,择日洽谈相关事宜。

湖北昊林能源科技开发公司对该项发明也极大关注,并希望达成合作意向,希望政府能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扶持,争取早日把发明从实验室搬到工厂。

武汉经信委新兴产业处处长明文龙说,去年我市已把新能源开发利用列为武汉15个新兴产业之一,并作为武汉未来10年的支柱产业培育,他对生物柴油方面的开发非常有信心。

武汉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董丹红说,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化,可以聘请专家评审,达到一定的技术前景,政府部门可提供一定的创新基金。

郑新生教授高兴地说,该发明实验室的部分已完成,接下来还要做大型试验,提高虾壳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即可投入生产,“如果有人愿意投资,相信很快可以工业化,真正让生物柴油造福人类。”



编后:

上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上,获百万大奖的是武汉科技学院教授徐卫林,他的一项发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成就他的梦想的却是山东一家企业,事件经披露,被本地各界引为憾事。

郑教授的发明如能变成生产力,也堪称造福人类,可喜的是经晨报报道后,已有数家企业作出了积极反应。我们衷心希望,少出现一些“XX企业家成就武汉科学家”的新闻。
作者: 2010-4-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